夜色层层笼罩。
寮房中的陈云却尤为兴奋。
熬制出来了!
筑基汤终于熬制出来了!
他只兴奋了一小会儿便冷静了下来。
“筑基汤是熬制出来了,只是不知能否帮我筑基。”
陈云稳住心神,拿起王仔昔给的《百日筑基功》观看。
他必须了解百日筑基,然后服用筑基汤之后才能知晓有没有成功。
最上面的补漏修补法对自己无用,陈云直接省略。
他看向气机运行。
最上面一行写着:所谓命功,即筑基功。
陈云研读了一下功法,因为是文言文,他需要仔细分析每句话中的含义。
“筑基工的下手功夫一般都由下丹田开始,修炼者首先会感受到练功时腹内肠子蠕动增强,频放矢气,嗯,也就是放屁,然后会出现丹田发热、小腹发热等现象,这称之为得气。”
他大致了解第一步了。
陈云再次看向第二步,“一旦得气,在运功过程中真炁会逐渐积累,随之真炁就会按照自身控制在体内运行,然后,真炁在经过气滞点时会产生各种不同反应,这些气滞点虽然暂时还未形成病变,但若是不处理掉,未来会突变,将经络堵塞住,使得真炁无法正常游走经络,需要依靠更庞大的真炁冲破,这便是全过程。”
他大概心里有点数了。
知道正常气机运行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就行。
陈云没再浪费时间了,将冷却的药汁倒了一小部分在另一个小碗,然后又将小铜炉里沸腾的药汁倒进一些进小碗。
一冷一热,互相调和。
他感受了一下温度,确定不烫这才端起服用。
咕咚,药汁进入嘴里。
一股苦涩的味道传来。
陈云险些一口吐出来,不过为了能筑基成功,他还是强忍着喝下肚。
不多时,一小碗药汁进肚。
他本能地按照功法中记载的法门想入坐。
谁曾想,动作还未起,肚中药力就开始发挥作用。
陈云感受到肠子轻微蠕动起来,然后止不住地“噗”放了个屁。
一股臭味不由弥漫。
他忍不住伸手掩住鼻子。
然而就在此时,陈云察觉到小腹下方的位置,有一股淡淡温煦升腾。
这股温煦和喝下温水、热水时的感觉不一样,不仅没有半点的燥热,还给人极其舒坦之感。
“嗯?这就是得气了?”
陈云第一次尝试,自然不明白是不是得气。
不过他还是主动按照功法上所说的那样入坐。
可入坐之后有些尴尬,书中虽然记载了气机运行的方法,可他不知道所谓的经络到底在哪,自然没办法主动行气。
一时间,陈云蹙起眉。
此时,小腹下方位置的温煦还在不断地增加。
刚开始他还没怎么察觉,但没过多久时间,那股温煦渐渐变得燥热。
当燥热感出现一瞬间,神奇的事情油然而生。
陈云察觉到那股燥热主动从小腹下方开始游走。
人体除了十二正经,还有任督二脉。
只是任督二脉一般归纳到奇经八脉中,并不属十二正经。
当然,也有学术将任督二脉和十二正经归纳到一起,称之为十四正经。
陈云上辈子或多或少了解过这方面,只是不知道十四正经具体在人体哪个位置。
但是在这一刻,他隐约明白了。
因为那股燥热分离出来的温煦感开始朝着身体四肢百骸蔓延,而且正好分为了十四道。
首先是任脉,温煦一上一下朝两個方向蔓延。
陈云死记硬背了功法,隐约知道那两个方向分别是石门和银交(阴)。
可惜的是,温煦气流一途径这两个穴位就停顿了下来,好似遇到了阻碍,它在努力冲击。
督脉也是差不多情况,温煦气流上升到悬枢和下沉到命门两穴停止。
反倒是其他经脉不同。
比如足少阳胆经,陈云便感受到温煦气流上升到带脉和下沉到五枢两穴之后稍加停顿片刻,又一次朝着惊门和维道而去。
还有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等也类似。
“哦,原来十四正经的位置在身体这些部位。”
陈云有些明白了。
这一回他没有着急按照功法上介绍的行功,而是静静感受气机运行。
刚开始除了有一点涨,其他还真没什么感觉。
然而当温煦气流来到足少阳胆经的日月穴时,一股钻心的肉痛生起。
“嘶!像有针扎我!”
只是一下,陈云就疼的额头冒出了密密麻麻细汗。
真炁也随之停顿,似乎在努力攻克什么。
尽管那股钻心疼痛难耐,可陈云却咬牙坚持着。
他知道,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气冲病灶”。
这让陈云感到有些疑惑,“按照功法所述,气冲病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找病,也就是当气机运行受到较强阻力而体内能量尚不足以冲开病灶时,真炁会自动改变运行的路线,当另一运行路线再次受到强烈的阻滞时,便会再次改变路线,如此不断循环,一方面将体内足以冲开的小病灶全部疏通了,另一方面也把由于能量不足而暂时冲不开的病灶一个个地暴露出来了,这个过程就是找病的过程。”
这还只是气冲病灶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叫“翻病”,第一阶段的找病过程使绝大部分经络变的更为畅通,修炼者的能量在不断的练功中得到加强,便会直接冲向已经找到的病灶,并以更大的力度加以冲击,使各种病灶的症状更加突出,各种疾病都被翻了出来,这就是翻病的过程。
最后才是最关键的“退病”,病灶和真气经过一段时间的相持后,随着修炼者不断练功,体内的能量不断得到补充,病灶在真气不断冲击下,逐渐化解、缩小乃至完全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