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4章 封神1(2 / 3)

案。

“杀伐不可起,律法不可修!”

“起杀伐以制恶,恶重之。”

“修律法以循恶,恶隐之,隐而生变,变而难制,则纯朴难归。”纣王好像很头疼。纣王的意思是杀伐不可起,律法也不能修。用杀伐制服恶念,恶念会越来越重。修律法让恶念得到规范,恶念会隐藏起来,隐藏之后就会发生变化,发生变化之后就更难制止了,到时候纯朴的社会就再也回不来了。

“卧槽,好超前,好有深度!”

白轩越听越觉得有意思,仔细一听纣王的话很对啊。

你用杀伐制止罪恶,那肯定是不行,这就等于用罪恶制止罪恶。

你用法律,久而久之就会有人钻空子。犯罪的手段就会越来越高明。

纣王明显意识到,诸侯和民众的私心,其中是有好的部分,但也有恶的部分。他的目的就是要去除恶的部分,留下好的。

所以才有满其私,行其智。

这不就是后世高薪养廉的套路嘛!

果然智慧这东西是一脉相承的。

“太师可有言?”纣王见大祭司和比干不说话,纣王又看向三只眼的闻太师。

“陛下,圣君治世,天下无恶!”

纣王皱眉。

“何为圣君?”

“兵强马壮者为圣君。我有刀兵在手,诸侯不敢行其私,民众不敢逾其矩。”

“富兵穷民,以养圣君,则天下安泰。”

老太师一番发言,让群臣哑口无言。白轩也听得一愣一愣的。

这老家伙真狠啊。

剥夺民众的东西,为圣君添置刀兵,这样天下就国泰民安了。

别说,这还真是一种办法。

“陛下不可啊,私心不减,物质不增,则天下人必憎恨于王上,恐天命有失阿。”比干赶紧禁言。

好家伙,按照老太师的办法。

民众被压迫,但民众的私心不会减少,到时候私心增加,物质又贫乏了,可不就要憎恨于大王,到时候就造反咯!

都有理,但总要有个办法。

“好了,孤乏了。”纣王听不下去了,吵来吵去也不是办法。

纣王觉得这件事还是要好好思考一下。

纣王拎着白轩回宫,白轩的身份就是纣王的宝剑。

内宫,一位美妇人正在等待纣王。

“王上,何事忧心?”

“民生私心,无可制也!”纣王摇头。

“天生其事,必有其制!王上臣妾以为民生私心,乃心变也,当施以教化为好。臣妾早些年听闻西伯侯制礼以御其民,陛下不妨问问西伯候。”

“不可。以王之尊下问诸侯,更助长诸侯之私心。”纣王还有点傲娇。

“以罪问之,再搜刮其智。”

“妲己,真孤之贤内助也。”纣王很明显是心动了。

神特么以罪问之,再搜刮其智。

卧槽,西伯侯不会是因为这件事被问罪的吧?

白轩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

这特么不是弄巧成拙吗?

之后几天,朝哥城依旧是在为这件事而争吵。

以白轩观察,纣王还真不是一个昏君。

至少是在认认真真的治理天下。

这一天,老太师闻重火急火燎的找到了纣王,因为鬼方作乱了。

大军已发,但是闻重好像有很多心思,或者说是有许多疑虑。因为纣王没有采用他的办法来治理天下。

“老太师,不用再说了,其中利弊,难道老太师就真的不明白?”纣王觉得老太师肯定也明白其中的奥妙。

可惜老太师一直在主张自己的理念。

“王无私心耶?”老太师终于说了真心话。

“太师何意?”

“孤乃人皇,何来私心?”纣王震惊。

“陛下,见美人可想得之,见宝兵可想据为己有,见精美之物可想拥之?”

“人皇先人后皇,何来无私心一说。”

“既圣君有私,又怎么可制天下之私也!为刀兵之锋芒,持于圣君之手,则天下可服,如此一来天下有私又何妨。”老太师这人很清醒。

“大河之水,滚滚东去,随他行之便是!若是不服,乱刀砍死,若有动乱,乱刀砍死。”

在白轩看来老太师比所有人都清醒。

你作为皇帝都有私心,怎么可能制得了天下人的私心。只有锋利的刀兵拿在手上,才能让天下人都服。到时候就算有私心又怎么样,不服的乱刀砍死。

我自持刀在手,坐看天下风云。

“牛批~”(破音。)

老太师太对白轩的胃口了,要是现在他能说话,真想好好跟老太师喝一杯。

“老太师,孤且看太师刀兵可利,可能止乱。”纣王直接岔开话题。

意思就是行呐,先让我看看。

等你收拾了鬼方再说。

“臣必不让陛下失望!”老太师拱手。

“哎!”老天师走后,纣王叹气,居然把白轩拿了出来。

“孤自幼天生神力,却被父王不喜。父王说王者当藏其锋,故王者之剑无锋。”

“孤知父王之意,他是让孤装成一个傻子。王无其智,则民无其智,天下顺其而为之,则纯朴不失。”

“但是可能吗?”

“王亦是人,老太师说的不错,孤有私。”纣王自言自语。

可惜小爷不能说话,白轩感觉很难受,他也在思考。

当生产力膨胀,怎么才能抑制私心带来的恶?

白轩终于懂了,所谓智慧之心,大概率是在考验他。是让他也明白要怎么承受文明前进的代价。

或许三千神魔吞噬成熟的道果,还真不一定是坏事。也可能是大道的一种自我清理啊,但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带来比三千神魔更恐怖的东西。

“如果我是纣王,我该怎么做?”

这好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