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良1个上午1共上了两堂课。
早上的长跑之后,他擦干身上的汗水就给教导队上战术课。
然后又给少年班上数学课。
这就是他1个上午要做的事情。
现在他身边有了赵烈文之后,杨瑛瑛主要负责书房内的事情,同时也要主持学部的日常工作。
赵烈文则成了董良的跟班。
1般情况下华族各部有事情都是先找赵烈文接洽,然后再由赵烈文汇总之后转述给董良。
这样,董良在做事情的时候就不会总被打断。
这不禁让董良感慨,女秘书还是放在书房中好用,出来还是要带男秘书。
赵烈文跟着董良从渔山岛回到西表岛,连休息都没有,就跟着他的后面终日忙碌。
这也让他认识了1个不1样的董良。
身为董良的同龄人,赵烈文出身书香门第,从小被称为神童,自带1身傲气,仅仅是带兵打下渔山岛,救了自己的性命,只能让赵烈文感激,并不能让他心服口服。
不过这段时间,他与董良的接触中,不断发现董良的新技能,已经彻底击碎了他心中的骄傲。
在回程船上的时候,董良在写《告华族同胞书》。
赵烈文原本以为这本书是董良找人1起编纂的,没想到竟然是董良自己1个人写出来的。
而且董良的手中几乎没有什么参考资料。
这样1个从来没有出过洋的年轻人,他的脑子中怎么会储存了这么庞杂的知识呢。
等到了岛上,他去听董良给军官和少年班的孩子上课,则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董良知识面的广博。
他从小跟周腾虎1起研究经世致用之学,更是博闻强记。
历史上赵烈文也是以“闳览”著称。
但是他感觉自己在董良的面前就如同小溪之与大海。
更为让赵烈文震惊的是董良进入工厂之后就成了1名熟练的匠师。
当他进了军营之后,他就是成为了1名枪法娴熟的兵王,当他站在军官的讲台上,又成为了1名身经百战的将领。
董良就仿佛不是1个人,而是由无数个人集合而成的。
赵烈文比董良还大两岁,但是他自认为就是从出生开始就不停地学习,也做不到董良这样的程度。
他已经不能用神童或者是大才来形容了,只能算是妖孽。
妖孽1般的董良彻底将赵烈文给驯服,就如同陈得利1开始预料的那样。
最近1段时间,陈得利已经发现了1些沉迷于《告华族同胞书》的读书人。
他还会暗中赠予他们更多卷本,这些会在沿海地区种下华族思想的种子。
孙延平来了之后,直接利用琉球馆原本的暗部力量,结合这些人,在当地成立了复兴会的分支机构。
不过按照董良的指示,复兴会1开始的时候主要做的事情就是暗中传播《告华族同胞书》,发展会员。
这段时间,董良更是将根据原来的引言重新编纂了《复兴会纲领》,又跟孙延平1起起草了复兴会的组织结构以及会规会纪,让华族复兴会的组织结构更加的健全。
……
元首府的餐厅之中,董良利用中饭的时间接见了苏文灿。
为了显得隆重,董良还招来了周腾虎、刘峰良、赵烈文、向英、尚云、杨瑛瑛等人作陪。
长条桌上,众人依然是采用分餐制,米饭加上两荤两素4个菜还有1碗海鲜汤,这就是董良的接风宴。
苏文灿这样的大商人随便在家中吃顿便饭都要比这好上百倍。
但是今天他却没有觉得董良在慢待他。
因为众人都是1个样子。这反而让他感慨华族官府的务实。
“元首,感谢搭救我家苏达。还请受苏某1拜。”苏文灿虽然是个商人,但是他身着布衣长衫,看起来像是1个朴素的文人。
他的脸颊消瘦,目光矍铄,身材修长而优雅,像是1颗典雅的柳树,挺拔而不失柔韧,给人1种飘逸、洒脱的感觉。
“苏先生,请坐,我华族不兴这些虚礼。苏达是个很优秀的孩子,我们来之前,他已经自己在岛上生活了1段时间,算不上我们救了他。”
坐在苏文灿身边的苏达听到先生这么夸赞自己,心中感到万分自豪。
董良很少会在课堂上夸赞自己的学生。
在他看来,自己的学生学的好那是应该的,学的不好才需要批评。
“元首客气了。”
“苏某知道元首是要做大事业的,不知道苏某能够帮元首做点什么事情?”
董良爽直的讲话方式也影响了苏文灿。
他们这些商人最会察言观色,他也改变了自己的说话的方式。
“苏先生主营粮食生意,我想要从先生这里订购5十万担粮食。”
5十万担粮食,可不是1个小数目。
苏文灿听了倒吸1口冷气,小小的琉球可消化不了这么多的粮食。
好在董良说是订购。
“苏某需要3个月的时间。”苏家在南洋有自己收购粮食的渠道。
那里的稻米多产,想要筹集这么多的粮食并不难。
关键是要将这些粮食给运过来,这可需要大量的运力。
“如果是运送到东番岛南部港口,是不是可以快1些。”
“如此可以快上半月。”
“那么要是我华族为先生提供1支船队1起南下,速度还能够更快吗?”
“这是自然,要是有现成的船队,那么两月便可到位。”
“好,成交。”董良端起茶杯敬了1杯茶。
苏达没想到,先生1开始就跟父亲聊起了生意。不过这确实符合先生1贯的做事风格。
“苏先生,听说你是专门在南洋做生意的,与南洋的华族多有接触。不知南洋华族现在情况如何?”
董良听孙延平讲过1些南洋华族的事情。
这些人大部分都对满清不满,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