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返回夹皮沟的列车一声长叫,车头上冒着浓浓的黑烟,在寒风中缓缓离开了武昌纸坊车站。学员们三三两两,分散到各车厢里找到了自己的座位。
原定一年的培训学习时间,因工厂已经初步建成开始投入生产,急需一线工人,因此工厂决定提前召回在外培训的学员。
上车后的第二天就是七一年的元宵节,大家第一次,也是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在火车上过元宵节。
每到吃饭时间,列车广播喇叭总是不厌其烦的介绍餐车供应的内容:红烧肉、卤鸡、卤鸭、卤猪脚、白菜粉丝、红萝卜炒肉丝……
学员们的工资刚从二十一元涨到二十七元,那能随便胡吃海喝?只能像来时一样,随便买一份普通便宜的饭菜填饱肚子,即使这样,在两天多的乘车途中也要花费一个月四分之一的工资。
大家似乎忘记了今天是元宵节,坐在木制的座椅上与邻座聊天,坐累了就站起来走动走动。他们讲得最多的是这半年多的见闻,尤其是自己师傅的故事。
学钳工的陈光文说:“我师傅好厉害的,随便什么手枪,他拿在手上摆弄几下就能找到问题在哪儿,很快就修好了。他没什么文化,不会计算准星(照门)的高低和方向调整量,也没有校枪器,要把弹膛和准星照门校正到同一平面,只靠两只眼睛仔细观察,反复试枪进行判断和调整。”
陈光文典型的国字脸上露出得意的微笑,他为有一个厉害的师傅而自豪。
他自来卷的头发显得零乱无序,两手比比划划,学着师傅的样子,将食指和拇指当着手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瞄准自己设定的目标,分析和判断手枪准星是否正确,然后上下、左右进行反复的调整。
“你师傅没我师傅厉害,”坐在陈光文对面的田民富不服气的打断了陈光文:“我师傅是个七级修枪钳工,在朝鲜战场上修了多少只枪,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他可以不用机器加工,只凭一把锉刀,就能将一块四四方方的圆钢锉成方的,误差不超过五微米,他车、钳、铣、刨、磨、焊样样都会,他常说,一个好的钳工应该什么都会一点。”
田民富粗矿的头发下是一张圆圆的脸,脸庞的丰满让他的双眼眯成了一条线,这张有点像现在歌星刘欢的脸上,似乎张不大的嘴唇上下移动着,用广西柳州的口音慢条斯理的继续说道:“我跟师傅学习练锉刀,手都练成这样了,还不能完全把一块方形的铁锉成圆的。”他一边说一边伸出两只手给大家看,手掌上已有了一层老茧。
学其它专业的学员们听得入了神,也纷纷参与进来,说他们师傅的故事,这些故事都反映了老汉阳兵工厂师傅们的风采。
这时有一个人,单独坐在离大家有四、五排座位的地方,一言不发,他的师傅是一个刚当上师傅不久的钳工,没有以上学员说的那么厉害,可他师傅的师傅也是赫赫有名的修枪、修炮能手。他也想参与进来,讲讲他师傅的师傅的故事。
可他因为自己在培训学习期间犯了被大家瞧不起的错误,学员们都不怎么搭理他,只好不做声,闭着眼睛听大家的故事。
到武汉培训大概不到三个月的时候,他就跟师傅学会了配钥匙,试验了好几次,终于在一天大家都不在宿舍的时候,用他配的钥匙打开了牛兴国的小木箱,取走了箱子里的菜饭票,初步尝到了学习技术的“甜头”。当他猛吃猛喝一个多星期以后,经过同宿舍学员们的集体“审讯”,不得不交代了他的作案过程,为此他的脖子还被人狠狠地踢了一脚,发出一声惨叫,从此,只要有人提起在武汉培训的事,他就会伸手摸摸自己的脖子,好像脖子的疼痛永远也不会消失,至今仍让他记忆犹新。
他就是牛兴国的那位还有点亲戚关系的老乡,进厂时同住在大坡寨老乡罗广昌家的宋安财。
这件事让他在工厂里几十年都抬不起头。
他听师傅说过,师傅的师傅,人称锉刀手,当年在朝鲜一个火炮阵地搞维修。有时候炮弹没打出去,出现炮弹留膛故障,他就冒着生命危险去排除。他只要简单观察退弹口后,展开一连串行云流水般的动作:退弹、取弹夹、开闩、勾出哑弹,不到一分半钟,卡槽炮弹就被顺利排除了。由于常年搞火炮维修,他的双手变得像锉刀一样粗糙,因此得了锉刀手的雅号,在朝鲜战场上,经他拆除的留膛炮弹就有二十几枚。
宋安财也想走过去说说他师傅的师傅的故事,但又怕大家不理他,嘴唇动了几下,终究没勇气走过去,这个故事只能以后讲给家人听了。
学员们听师傅说的这些故事,在老一辈军工人中只是其中的一点点,鲜为人知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半年的学习时间虽然不长,却有两对男女学员有了自己的初恋,此时正在一起说着悄悄话。听说学徒期间不准谈恋爱,如果被发现,就不能转正甚至被开除送回老家。因此他们决定回厂后立即转入地下。
当大家说累了、困了的时候,就靠着座椅闭上眼睛眯一会,或者轮流在座椅上睡一觉,夜深人静的时候,只听到车厢内&34;呼噜----呼噜&34;的打鼾和铁轨上车轮“咣当----咣当”的声音。
那时湘黔铁路还没有通车,只能从广西绕道走。第三天早上,火车过了广西进入贵州的麻尾,大家睡眼朦胧的洗脸吃完早餐,渐渐的又有了精神。
火车不断的钻隧道,在一座座大山之中穿行。有人问:“不知道现在建成什么样了,我们回去还住在大坡寨吗?”
有人担心自己不能独立干活:“回到夹皮沟,不知是否还有师傅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