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和萧娘告辞,相伴离开寝殿,阿秋阿虔二人留下照顾何太后。林景二人刚走出寝殿,萧娘一把拉住林景,道:“蹲下!”
林景一愣,旋即蹲下身,萧娘顺势趴在林景背上,环住他的脖子,道:“你都没有背过我,却来背别的女人!”
“你不是经常背我吗?”林景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萧娘咂么半晌,忽然回过味来,原来林景弦外有音,脸一红,捶了林景胸口一下,道:“教你不正经!”
9月末,王殷和赵殷衡终于告诉林景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李琮要夺取李唐江山。
原来不久前,李琮终于决定实施那个埋藏在心里很久的计划了,那就是篡位称帝。昭宗已死,诸皇子也纷纷被杀,三个月前长安旧臣也悉数被杀光,整座洛阳城只有形同傀儡的何太后和幼主李柷母子,何况洛阳城完全由他控制。就好像一只猫声称保护小鱼干一样,小鱼干最后必然会进入这只猫的肚子。李琮就是那只垂涎小鱼干已久的猫,监守自盗只是时间问题。
李琮先与自己两位最得力的谋士敬翔与李振商议此事,二人全力支持李琮。
“李某两个月内欲取
李唐天下,二位以为如何?”
“宜早不宜晚,”敬翔道,“宣武军之威,天下共睹,李茂贞、高仙芝、王建诸人,力能自保,然欲与庆王争雄天下,皆有所不逮。洛阳城内,皇嗣尽诛,乱臣已除,更无阻碍,庆王践祚,正合时宜。”
李琮听罢非常高兴,敬翔的分析不无道理,藩镇各割据一方,没有任何势力能够统一南北,且诸藩镇中,以李琮势力最为雄厚,天下莫撄其锋。
李振道:“庆王,太府卿所言甚是,臣举双手赞同。然欲践祚,须妨天下悠悠众口,若使舆论纷然,恐有违于人和,贻人窃国之柄,有损庆王声誉。以臣之见,宜让不宜夺,若令李柷让贤,众人纵有怨亦不得语。庆王可使蒋枢密筹划此事,若世人唾骂,必骂安景而非庆王也。”
李琮听罢频频点头,道:“李某能有今日,多赖两位先生大才。他日践祚论功,舍二位其谁乎?哈哈哈哈!”
李琮立即修密信一封,派人送给安景,令安景筹划此事。
安景接到李琮书信后,有些茫然。说实话他一直以为李琮会直接杀掉何太后与皇帝李柷,然后昭告天下改国号称帝,简
单粗暴,他作为枢密使直接附和就行,不用参与具体事务,没想到李琮竟然让他筹划此事。
安景不敢专擅,把好朋友柳璨和张廷范请来商议。
柳璨咂么半晌,觉得筹划此事两头不讨好,甚至三头不讨好。首先支持李唐的官吏肯定不满,忠于李唐的百姓肯定不买账,如果不合李琮之意,还会得罪李琮。更要命的是,无论如何都会留下千古骂名。
柳璨道:“蒋枢密一定要谨慎行事,一旦出现差错,后果难料。”
“蒋某何尝不知个中利害?只是在其位谋其政,不得已耳。”
“不知此事是否有例可循?太常卿想必知之。”柳璨问张廷范。
“张某倒是略有耳闻,自魏晋以来,皆先封大国,加九锡之礼,然后受禅,次第行之,以塞众人之口。例有所循,便无足为惧。”
“不如先擢庆王为诸道兵马元帅,可另开元帅幕府,如何?”安景提出建议。
柳璨和张廷范一致同意。三人敲定后,上奏朝廷。他们找了一个理由,那就是李琮有平定藩镇之功,理应嘉奖。原来不久前李琮攻下荆州和襄阳,驱走了两地的节度使赵匡凝和赵匡明兄弟,小
皇帝李柷明知道这只是藩镇之间相互攻伐而已,根本不是朝廷之意,但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得封李琮为诸道兵马元帅,别开元帅幕府。
朝廷以刑部尚书裴迪为官告使,持诏书见李琮。李琮刚取得重大胜利,满心期待安景筹划的称帝计划,结果等来的是诸道兵马元帅,李琮气得暴跳如雷,怒骂安景办事不力,甚至连无辜的裴迪都受到牵连挨了骂。
“待李某攻取淮南,再找尔等算账!”
王殷和赵殷衡从李圭处得知了这个消息,恰巧林景来访,二人就将该消息告诉林景。三人都隐隐约约感到这是一个良机,李琮正在气头上,只要再加把火,以李琮的脾气什么事都能做出来,杀掉安景也不是没可能。
“庆王现在最痛恨什么?”林景问道。
“复唐!”王殷果断说出这两个字。
“安景如今违背了庆王心意,那最好使庆王怀疑其动机,譬如‘复唐’之心。”林景的大脑在飞速转动,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实在不容出现差错。
赵殷衡摇摇头,道:“安景谨小慎微,不可能有复唐之心,此人弑先帝,诛皇嗣,皆是叛唐之行,庆王恐怕未
必相信。”
王殷站起身,在内堂中把玩着李圭赠送的那柄玉刀来回踱步。良久,望着手中那柄玉刀道:“无论如何不能辜负李将军厚谊,不把安景置于死地,绝不罢休。”王殷说完突然止住脚步,眼前一亮,道:“安景死期至矣!”
林景与赵殷衡抬头望着王殷,看来王殷一定想到一个好主意。林景道:“王宣徽有何良计,不妨说来听听!”
“林君非官宦之身,或许有所不知,数日前,朝廷下诏十一月十九举行郊天礼,这正是安景柳璨张廷范三人的主意。郊天,唯天子为之,安景奏请皇帝郊天,岂非欲延续唐祚乎?”王殷说完,嘴角翘起一个歪斜的弧度。
林景与赵殷衡点头。事不宜迟,王殷和赵殷衡立即修书一封,上奏李琮。
李琮自夺取荆州和襄州后,颇有些志得意满,飘飘然欲鲸吞天下,本来打算回归汴州庆祝,却忽然改变主意要北上攻打高仙芝。倒也不是没有借口,赵匡凝被李琮驱逐后,投奔高仙芝,高仙芝豁然收留,这无疑扎了李琮一刀。
宣武军并非无冷静之人,李琮素来倚重的军师、官拜太府卿的敬翔就立即站出来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