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知道,本官一直想要驱逐河西走廊的吐蕃人,如今机会来了,本官绝无放弃的可能,明白么?”
“大师请放心,下官定当竭尽全力!”
“好!传令下去,凤翔大军整军备战。姚崇,你随本官一道前往长安面见皇帝!”
“是,崔节帅!”
就这样,崔珙奏带着姚崇等二百余人浩浩荡荡的离开凤翔向长安而去。
三日后,崔珙奏一行来到了长安城,穿过长长的朱雀大街,一行人直接来到了承天门,向守卫的将士亮明了身份之后,崔珙奏便带着随从来到了崇政院。
此时的崇政院早已经不是王守澄的天下,几经权利的变更,如今的崇政院崇政使是跟随光王一路走过来的宦官李忠辅。
对于李忠辅其人,崔珙奏并不是非常熟悉,只是听人说此人与已经死去多年的宦官陈宏庆关系匪浅,由于自幼追随光王李震,吃尽了苦头,因此光王李震甫一继位,便体博心腹李忠辅担任了崇政院崇政使,掌管神策军、参知政事,位同宰相。
由于崇政院的日常工作之一便是负责内外联络,因此,崔珙奏要想面见皇帝,只得通
过神通广大的崇政院方可行得通。无奈之下,崔珙奏带着卫士及姚崇来到崇政院门口,讲明了来意之后,崔珙奏、姚崇等人便被邀请至崇政院议事厅。
厅内,一名三十余岁的太监在一帮年轻太监的簇拥下端坐在厅内的正上方,看到崔珙奏等人走进来之后,此人轻轻地挥动着手中的拂尘,阴沉沉的笑道,
“阁下就是凤翔节度使崔珙奏?真是失敬啊!”
“下官今日有要事求见崇政使,冒昧前来还望恕罪!”
“哦?老奴刚掌管崇政院,崔节帅便有要事,莫非是有备而来?”
“大人说笑了,下官今日前来,实在是有军机大事,还请崇政使大人通融一二,下官实在是感激不尽!”
“哈哈哈,崔节帅不必生气,老奴为皇上执掌崇政院,自当为陛下分忧,今日之事就包在了老奴身上,只是?”
说话间,李忠辅翘起了兰花指对着崔珙奏发出了一阵阴测测的笑声,轻柔的拂尘划过肩膀,身旁的这帮太监也都发出了类似的笑容。对于李忠辅的笑容,崔珙奏当然是明白李忠辅是想要好处费,但是崔珙奏故意做糊涂,
弄得李忠辅哭笑不得。
大中元年秋,崔珙奏在宫城含元殿面见了新皇李震。对于河西走廊的局势,新皇李震又将作何计划呢?
大唐宪宗元和五年,李纯之十三子李怡生于长安城大明宫。
由于李怡的生母郑氏原为镇海节度使李锜的侍妾,李锜谋反失败后,郑氏入宫为郭皇后的侍女,后来被唐宪宗临幸,生下李怡。
在这个子凭母贵的深宫之内,由于没有郭后那样的门阀大族作为靠山,李怡从一出生便意味着与皇位无缘,尽管李怡身为皇子。
宪宗李纯在为之时,对李怡母子多有关照,二人生活总算没有遇到太大的不如意。长庆元年,也就是宪宗皇帝病逝的第二年,穆宗李恒继任皇帝之后,对自己的这位还年幼的皇弟也算关照,李怡被加封光王。
只可惜好景不长,四年之后,雄才大略的穆宗李恒去世,敬宗、文宗、武宗相继在位,对自己这位甚至比自己还小的皇叔愈加的不敬。
为了活命,李怡更名为李震,整日里装疯卖傻,然而李震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虽然无数次被激怒,但是身为皇叔的李震始终没有
在自己的侄儿面前发怒,就这样一直熬到了会昌末年。
会昌六年三月二十一日,武宗李炎病危,在宦官马远等人的策划下,将已经昏傻多年的光王李震立为皇太叔,大宦官利益集团认为光王疯傻易于控制。同年,武宗李炎驾崩,李震以皇太叔的身份登基称帝,是为唐宣宗。
宣宗皇帝即位之后,性情立刻大变,原来的那个疯傻不堪的光王李震似乎已经不复存在,反而变成了精明强干的治世明君。
由于马远等人的疏忽大意,李震甫一即位,便快速笼络了一帮效命于自己的宦官,并加紧控制神策军,三个月的时间不到,曾经的光王如同脱胎换骨一般迅速掌握了禁宫。
大中元年秋,就在李震已经全面控制禁宫的时候,曾经拥立李震为皇太叔的马远感到了深深的危机,随即决定联络朝中的党羽十数人来到禁宫。
宫城含元殿,李震端坐龙椅之上,双眼炯炯有神,龙袍龙冠加身,气质确实不凡,再加上李震掌握了禁宫,内在的底气十分的充足。见到马远等人未经通传便大踏步走了进来,李震不禁没有惊慌,反而是满脸的淡
定。
此时的马远本想着旁敲侧击令李震屈服,然而这个新皇的翅膀似乎已经硬了,再也无需理会马远等人的威胁。为了再次掌握禁军,只见马远挥动着手中的浮尘,尖着嗓子厉声说道,
“陛下,依老奴之间,您只管处理内宫复杂的事物,至于对外则有老奴一力承担,老奴实在是想为陛下您分忧!”
听了这话,与马远一道而来的朝中党羽便趁势而言,
“是啊陛下,马大人掌管崇政院多年,神策军中的大部分将领也都是马大人的门生,不仅如此,京兆一带的数十路节度使也大都是马大人的朋友,处理事情自然不会有失公允,还请陛下三思!”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附和,李震虽然内心怒火冲天,可是数十年以来养成的隐忍蛰伏并没有使得内心的愤怒流露出来,只见李震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走到朝堂中央,望着马远,躬身行了一礼,沉声说道,
“我李唐江山能有今日,马大人居功至伟,朕今日在此替列祖列宗感谢马大人!”
如果马远识时务知进退,见皇帝李震如此服软,趁机走下台阶,兴许李震不会对其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