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李偘皇子谋逆在先,若不严惩,难堵攸攸之口。事到如今,既然孟氏碰不得,总要推出一个人来祭天,以便威吓群臣,防止有人趁机行不轨之事。”
李佶抿着唇想了想,明显有些犹豫:“你说的道理朕都明白,可是朕已经错过一次,伤了大哥的性命,若非万不得已,朕……朕实在是不愿再把刀口架在兄弟们的脖子上……”
“陛下何错之有?!李倚皇子的死并非是你的错!成王败寇,那是他必须付出的代价!”赵篙面色一凛,见李佶微微张着嘴愣怔不语,又继续劝道,“陛下,为君者当有仁慈之心,这话是没错的,可若轻易将仁慈送给自己的敌人,那就是妇人之仁了。
陛下,你本是先帝幼子,若按照长幼秩序,无论如何这皇位是传不到你手上的。皇子们心中不服,窃生怨言,你今日不杀李偘,他日便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李偘冒出来。这些人就潜伏在陛下身边的某个角落中,百密难防一疏,难道陛下还要继续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一席话说得李佶心惊肉跳,这样朝不保夕的日子他已经过够了。他反复搓着手,来回踱着步子:“是,是!
你提醒得是!
朕是先帝幼子,不仅仅是前朝大臣,就连兄弟们向来都没将朕放在眼里。他们对朕面服心不服,谁知道背地里都在勾结什么。正好,趁着这个案子,你派人好好查一查,把朕的那些兄弟们都查个清楚!看看到底有谁和李偘一样,在背地里阴谋反对朕!”
“陛下圣明!臣遵旨!”
“等一下!”李佶想到一事,忙又按住赵篙揖礼的手,“至于林景,朕同意你的建议,还是让他回骊山去吧。你要去查李偘的谋逆案,不知又会牵连出什么人来。林景涉军已经很麻烦,若是再和文臣们勾结上,那就更棘手了!”
赵篙淡淡一笑,示意李佶放宽心:“陛下放心,臣这几日就找个理由打发他回皇陵。至于李偘皇子的案子,你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臣会让李斯出面来压制文官,稳住大局。”
林景对李佶已经彻底失望。这个人本性如此,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被人欺骗、受人蛊惑。或者说,他比赵篙更为冷血无情。
但失望归失望,李音好容易铺下的路,自己绝不能轻言放弃。尽管宛如弃子一般重被赶回骊山,但他依旧暗中让林平寻找着容
夕的下落。既然李佶唯一在意的就是他的母亲,那么只要将证物握在手里,林景坚信一定还有机会东山再起。
然而容夕仿佛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一个大活人就这么凭空销声匿迹了。
林景心忧如焚,在焦灼中又等了十日。十日之后,容夕的消没有回来息,传来的却是来自长安的另一则噩耗。
李佶下了令,赐死先帝所有的子嗣,命他们全部为先帝殉葬。
诏令是由阎乐亲自赶到骊山宣读,他来的目的就是告诉林景,必须要尽快开挖出符合规制的殉葬陵寝。
闻听诏令,林景脸色煞白,后心被冷汗湿透:“李唐早已废除活人殉葬的规定,为何陛下又要让这种恶习死灰复燃?何况皇子、公主皆是陛下同胞骨肉,他怎么能做出如此残酷的决定?”
阎乐收起诏书,搭着眼皮递给他,见他固执不肯接,转身将诏书放在书案上:“你这话说得可就不对了,陛下也不想啊。可皇子公主们日夜追思先帝,恨不能随他而去,陛下只是为了成全他们而已。”
想起当日在长安时赵篙对自己说的话,林景对李佶怀抱的最后一丝希望彻底破灭。如此丧心病
狂,竟然将自己的兄弟姐妹斩尽杀绝,李佶此人简直畜生不如。
林景一时气急,脑中嗡地一声炸开,眼前一黑,脚下踉跄了几步。林平眼疾手快,一步上前将他搀住。
林景仰天长叹,再睁开眼时眼底充满了嗜血的红。阎乐怕他急怒之下拿自己撒气,急忙退了几大步,挥手招呼羽林军上前。这十几名羽林军皆是阎乐的心腹,他们迅速站成一派,将林景死死拦住,以防他做出什么危险的举动。
“皇子、公主们都是先帝子嗣,是先帝的血脉!倘若陛下还念及与先帝的父子之情,怎会做出如此泯灭人性之事?!先帝若泉下有知,定饶不了他!”
有羽林军护卫在前,阎乐大胆了许多,他撇着嘴面露不屑:“唉,林大人怎么也如此愚钝了?人死如灯灭,哪来那么多不着边际、稀奇古怪的想法?
算了算了,事已至此,我也无需瞒你。这件事你怪不得陛下,李偘勾结孟氏谋逆在先,陛下顾全大局放过孟氏,但总不能就这么不了了之吧?一旦说出去,陛下天威何在?
所以他就命人再次彻查了此案,却意外发现除了李偘之外,几乎所有的皇子、公
主都心怀不轨,意欲弑君谋反。你说,这还了得?陛下痛心疾首,又顾忌先帝颜面和皇族尊严,只好以殉葬的名义将他们处死。”
“一派胡言!”林景怒不可遏,若非林平拼死拦着,已经要与阎乐等人刀兵相向,“李偘勾结孟氏的案子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是你们恶意栽赃嫁祸!
说到底,陛下不过是因为无法处治孟氏,担心天威受损,所以才要严惩李偘,以此震慑朝野、彰显天子之威!什么彻查?什么意外发现?这全都是你们设计好的圈套!皇子与公主们幽居深宫,哪里来的能力和机会对抗陛下?
你们这般草菅人命、倒行逆施,就不怕激起民愤?”
“民愤?”阎乐冷笑一声,“林大人多虑了。这个案子是丞相大人亲自查办的,有他坐镇,朝里和长安城里风平浪静,一丁点异样的声音都没有。”
“李斯亲自查办?!”林景几乎要呕出血来,“他这是在助纣为虐!”
阎乐轻轻掂着手里的剑,嘴角溢着嘲讽:“丞相大人在廷尉府任职多年,这审案的功夫果真令人刮目相看,短短三日便将人证物证都查得一清二楚,陛下对他的能力很是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