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重生唐朝当赘婿> 第一千零九十章 危在旦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零九十章 危在旦夕(1 / 1)

一大早,耶律大石已经派人回京通报,龙老大不仅是他爹,也是耶律延禧的亲皇叔,而现在北辽的天锡帝耶律淳只是耶律延禧的堂叔。

龙老大的回归可谓万众期待。之前,耶律淳称帝不知道耶律延禧还活着,得知他没死逃入夹山之后,北辽君臣一直担心会遭到耶律延禧的报复。虽然耶律延禧不过5000残兵败将,论实力比北辽差远了,但毕竟有大义在,他是辽国名正言顺的皇帝。

龙老大回来就不一样了,龙老大的身份、地位和武功,在辽国都是超然的存在,何况龙老大手底下还有耶律延禧的亲兄长、辽国的前太子龙宝,说废掉耶律延禧,扶植龙宝上位,只是一句话的事。

“姐夫,”萧干道,“我的意思是你这样屈尊将贵,有失身份,别人会瞧不上你。”

耶律淳当这个皇帝,萧干、耶律大石和李处温三人出力最大。应该说,耶律大石的目的最纯,因为他姓耶律,是耶律洪基的亲孙子,说到底,辽国是他们家的,他不甘心国破家亡。萧干与李处温的目的则没有那么纯了,特别是萧干。

辽国以耶律与萧姓最为尊崇

,一为皇族,一为后族。

耶律淳当王爷的时候,萧干只是王爷的小舅子,很难出人头地,但耶律淳当了皇帝就不一样了,萧干一下子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权利比李处温这个汉人宰相要大的多。

而且萧干也的确有本事,他不像耶律大石,文武兼修,又是个私生子,比较自卑,他非常傲气,龙老大的事在辽国是个机密,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他压根不知道龙老大是谁,瞧不上龙老大是正常的。

萧干对耶律大石也瞧不上,分了耶律大石一半的军权。北辽现在只有五个州的领土, 燕京(幽州)、顺州、檀州、蓟州和涿州,而且涿州还有三个县被大唐占领了。

以北辽现在这个环境,燕京之外四个州的守将都比李处温的权力要大,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萧干深喑此道,所以他虽贵为宰相,又是领枢密院事,而耶律大石的枢密使,事实上只相当于枢密副使。

耶律大石虽有心跟他争,但为了大局着想,还是忍了。萧干也担心龙老大回来会分他的权。所以他才力阻耶律淳不要跟龙老大过于亲近,更不要给他过大的权力

耶律淳道:“我倒希望把皇位让给他,可是他一定不会同意,你就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国将不国,这个皇帝有什么好当的呢?原来我做个王爷,就是投降金国也不丢人,现在呢,我要是投降金国,估计会生不如死吧?”

萧干心道:“我倒想试试!”

可是只能在心里想想,辽国现在还没灭亡呢,他要造反也不是现在。

萧干问道:“姐夫,他为什么不同意呢?”

耶律淳道:“现在辽国什么情况你不知道?我们已被30万唐金联军重重包围,危在旦夕,这个时候谁愿意接收这个烂摊子?

我之所以当这个皇帝,那是因为当时以为我侄儿已经落入金人手里,完全是被你们赶鸭子上架,现在知道他没死,我这个皇帝就是多余的,我那堂弟会蹚这趟浑水吗?”

萧干道:“你不是已经颁下诏书降耶律延禧为王了吗?”

“他就得听?”耶律淳道:“他如果颁下诏书赐死我们呢?我们听不听?”

他们走在前面,后面的李处温以及其他大臣都不知道他们在讨论什么,要不然,不是气晕,就是吓晕,这样的

皇帝和宰相,也是醉了,辽国不灭才怪?

远远看见耶律大石和龙老大一行风驰电掣而来,到了他们五十米处放缓速度,跳下马来。

耶律淳与龙老大各自向前走了几步,其他人比较有眼力劲,都没动,把全场的焦点留给这对堂兄弟。

两人小时候很亲近,经常在一起摔跤,每次龙老大都把耶律淳摔得鼻青脸肿,三四十年没见,两人都老了,他因为练功身体保养很好,看不出年龄,耶律淳的确老了,一脸病态,别说摔跤了,站的时间长了都不行。

龙老大想抱一抱耶律淳,但人家已经是皇帝,再搂搂抱抱有点不合适。他笑道:“兄长,你廋了,要注意身体啊。”

耶律淳笑道:“如果我说我是当了这个皇帝操心操的,您信吗?”

“信,”龙老大道:“我当一个教主就感觉到特别累,要操各种心,幸亏有我师父和各堂堂主帮衬,要不然,我还真当不好教主,一个教主尚且如此,何况是一个皇帝呢?”

耶律淳回头对身后的文武百官道:“你们都过来拜见楚王吧。”

双方拜见完毕,龙老大与耶律淳勾肩搭背进了燕

京城,沿途有不少百姓在指点和议论,随行的宿卫军并没有上前阻拦与驱赶,林景看了很是奇怪,这些百姓绝大多数都是汉人,不是说,燕云十六州的汉人仇恨契丹人吗,现在看来不是那么回事啊。

这个说法源自李良嗣,在汴京城流行甚广,李良嗣在觐见李佶时说,燕地百姓被契丹贵族剥削百年,苦不堪言,十分渴望我大唐王师解民于倒悬,对于大唐王师,老百姓将倒履相迎。

总之就是一句话:忍泪失声询使,几时真有六军来?

李佶和百官都非常高兴,可以说是激情澎湃,按照李良嗣的说法,大唐已经将燕云十六收入囊中,这可是太祖太宗都没有完成的功业啊。李佶一高兴,对李良嗣又是封官又是赐名,一时荣耀无比。

百官们也都很高兴,李佶朝的文臣自知不能与李佶之前的大唐文臣相比,太祖太宗自不必说,那些都是开国文臣,不仅有文臣还有武将对吧,真正是文武百官。

太宗后期,武将退出朝堂,从此朝堂都是文官的天下。只能称百官,而不能称文武百官,柔里柔气的,从气势上就比其他朝代弱了很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