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斑驳地洒在楚梦柔的脸上,她轻轻揉了揉眼,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
用过早餐后,她漫步于一楼,目光四处游移,像是在探寻这个新环境的每一个角落。
楚梦柔深知,在任何地方,都需要有备无患。
于是,她暗暗下定决心,至少要熟悉两条逃生路线。
这是她对自我安全的负责,也是对未知环境的一种尊重。
与此同时,邱俊生正坐在电脑前,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跳跃,仿佛正在编织一个五彩斑斓的梦。
他的书最近开始受到推荐,日收入已经稳定在了二百三十元以上,这无疑为他在这座纷扰的城市中增添了一份额外的底气。
有了这份收入,邱俊生觉得,自己在这座城市的生活似乎也变得轻松了许多。
他每天都能保持稳定的更新,字数在四千到六千之间,不多也不少,恰到好处。
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对读者的承诺。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楚梦柔和邱俊生各自忙碌着自己的事情,充实而自信。
读者朋友们对他的书籍怀揣着无比的热爱,他们的热情如同繁星点点,纷纷留下真挚的评论,为他加油鼓劲。
夜深人静,仍有一位执着的读者坚守在屏幕前,直至凌晨三点,仍忍不住留言:“作者大大,你是不是有存货呀?
此刻已是凌晨三点,可否现身,将那些未发布的章节分享给我们解解馋?”
此言一出,评论区顿时热闹起来,众多读者纷纷加入调侃的行列:“作者,我们都在这里翘首以盼呢!”
邱俊生见状,连忙在评论区发了一个瑟瑟发抖的表情包,仿佛在回应大家的热情。
如今,他的码字工作已变得得心应手,原本漫长的一天工作,如今三小时便可轻松完成。
余下的时间,他则沉浸在学校的课程研究中,不断汲取新知识,充实自己,以及男模的工作中。
在邱俊生的房间内,摆满了各类与公司管理、文件编制、幻灯片制作以及演讲稿准备相关的书籍。
他沉浸在这些专业的文献中,仿佛走进了一个与日常课堂截然不同的世界。
每一页都记录着商业的智慧,每一句都蕴含着实践的精髓。
而他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理论。他手中还掌握着一些实习公司的真实数据,这些数据是他通过学校的证明,才得以获取的宝贵资源。
这些数据,就像是通往商业奥秘的钥匙,让他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公司运营的实际情况。
每当他准备演讲时,这些真实的数据便成了他最有力的素材。
他可以用它们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也可以用它们来启发听众的思考。
这些数据,仿佛是他的秘密武器,让他在演讲的战场上无往不胜。
此刻,邱俊生正一边翻阅着书籍,一边品尝着杯中的茶。
然而,当他轻轻啜饮时,却发现这茶早已失去了原本的温热,变得冰冷刺骨。
他微微皱眉,却又将口中的茶水咽下,那微微的冷意仿佛也带走了他心中的一丝疲惫。
他放下茶杯,继续沉浸在书海中。
那些关于公司管理的智慧、文件编制的技巧、幻灯片制作的要点以及演讲稿的精髓,都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他心中的知识海洋。
而他,就是这片海洋中的探索者,不断追寻着商业的真理和奥秘。
在厨房的一角,邱俊生轻轻拧开了饮水机的开关,清冽的水流缓缓注入他手中的杯子。
他的目光不经意地扫过一旁的冰箱,冰箱门上的透明玻璃映出里面五彩斑斓的食物,似乎在向他诉说着生活的丰富与多彩。
邱俊生的学校,对于楚梦柔来说,是一段遥远的距离。坐公交车需要半个小时的颠簸,才能从她的学校到达邱俊生的学府。
然而,对于邱俊生而言,这段距离仿佛被缩短了许多。因为他有一个专属的司机——钟量行。
钟量行的驾驶技术娴熟,无论是穿梭在繁忙的街道还是拥堵的十字路口,他都能游刃有余地驾驭着车辆。
因此,邱俊生回到这里,只需要短短的十分钟。
即使是加上等待红绿灯的时间,也不会超过十五分钟。
就在邱俊生悠然自得地品味着杯中水的时候,他的目光无意间捕捉到了楼下的一幕。
楚梦柔正站在一个小摊位前,挑选着鲜花。
那个摊位的主人是一个断了右手的中年妇女,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失去生活的热情。
她用左手熟练地挑选着花朵,仿佛在用手中的鲜花编织着生活的色彩。
邱俊生看着楚梦柔专注而认真的样子,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感。
他仿佛能够感受到她此刻的心情,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楚梦柔在转账的瞬间,手指轻触屏幕,却不慎多扫了一百块给那位卖花的妇女。
那位妇女见状,急忙提醒:“哎呀,姑娘,你似乎多给了一百块呢!”
楚梦柔闻言,回首间露出了一抹温婉的笑容,她轻声道:“哦,那是我预付您三天后鲜花的费用。
三天后,还请继续为我送来那些娇艳的花朵。”
妇女一听,脸上的焦虑瞬间化为了喜悦,她乐道:“哎呀,姑娘你真是体贴。好咧,三天后我准时为你送来新鲜的花束!”
这一切的交谈,都被厨房内的邱俊生听得一清二楚。
他一边品着香茗,一边嘴角微翘,似乎被楚梦柔的这份细心与智慧所打动。
不久后,门外响起了楚梦柔轻轻开门的声音,伴随着她轻盈的步伐渐行渐近,而邱俊生的思绪也随之飘远,沉浸在这份温馨与美好之中。
楚梦柔的眼眸捕捉到邱俊生从厨房的暗影中走出,他的脸庞泛起一抹不自然的绯红,似乎被什么羞涩的情绪所染。
她轻启朱唇,带着一丝调皮的口吻问道:“你,是不是偷偷在看我?”
邱俊生微微一愣,随即反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