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一年。
吴王府。
书房当中,一个丰神俊逸的青年嘴里念念有词,正在奋笔疾书。
“大唐保命守则……决不能争当太子,决不能觊觎皇位,要做个吃喝玩乐逍遥快活的富贵王爷。”
“老爹李世民说我英武像他,所以很喜欢我,得想办法让老爹讨厌我……划重点!”
“大哥李承乾会造反,得离他远点……”
“九弟李治会是皇帝,得多套近乎,培养手足亲情……划重点!”
“武媚娘是个大祸害,决不能让她进宫……”
“……”
青年名叫李荣,本是现代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白领。
结果一觉醒来,莫名穿越到了大唐,成了同名同姓,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吴王李恪。
历史上,吴王李恪是一个令人惋惜的悲情皇子。
身上流淌着隋杨和李唐两个王朝的高贵血脉。
被李世民称赞:英武类我。
只可惜,他是庶子,又是隋炀帝的外孙。
而悲剧的命运,也是源于这层尴尬的身份。
历朝历代,一个优秀的庶出皇子,都是藏祸于身,注定下场悲惨。
最终,李恪被房遗爱诬告谋反,落了个赐死下场,妻儿流放烟瘴苦寒之地。
想到历史上李恪的悲惨结局。
李
荣感到了浓浓的危机感。
作为穿越者,绝不甘于认命。
于是,他搜刮大脑,把古今中外的明哲保身之道都想了一遍,终于有了手中这堪称生存哲学的大唐保命守则。
“成了!”
李荣如释重负的呼了一口气,揉着着酸痛的胳膊,拿起墨迹未干的宣纸,小声的念道:“保命守则第一大事,藏拙于身,自污自弃,效仿满清和亲王弘昼,办一场活出丧,邀请满朝王公大臣来吊唁,让所有人都认为自己疯了!”
随后,露出满意神色:“这样就可以平平安安做个逍遥王爷了吧。”
……
皇宫。
李世民正在批阅奏章,太监总管王德惶急而来。
“陛下,大事不好了,魏征来了……”
李世民拿笔的手一抖,墨汁掉在奏章上,又恼又慌问:“是朕哪里又做错事了嘛,这老犟驴怎么来了……”
王德苦笑:“老奴不知啊。”
魏征常常直言进谏,把李世民骂的狗血淋头。
要说天可汗李世民有怕的人,魏征算是一位。
惹不起、躲不起,杀不得,骂不得。
很快,一脸铁青的魏征气势汹汹而来,“陛下,臣要弹劾吴王李恪!”
李世民一听不是劝谏自己,心中顿松了口气,诧
异道:“爱卿,为何要弹劾吴王啊?”
吴王李恪,是他最宠爱的儿子。
平日里礼贤下士,聪明睿智,历来没做过什么出格的事情。
能惹出什么事,让魏征这么大动肝火。
八成又是魏征拿着鸡毛当令箭,小题大做了!
“陛下,吴王府内大办丧事,遍邀王公大臣,惊动了长安内外……”魏征咬牙切齿道。
李世民心中一惊,难道是恪儿出事了,不由悲从心来。
不过马上就回过神。
不对呀。
恪儿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早就有人来宫中报丧了,魏征也犯不着弹劾。
他忙问道:“到底出了什么事?”
魏征脸色古怪道:“吴王给自己办活丧,他躺在棺材里,让王公大臣祭奠,还强要厚礼,闹得满城风雨,全长安的百姓都聚在吴王府外看热闹,陛下您就不管一下么?”
“逆子啊!”
李世民听了这等荒唐事,一口老气差点没上来,鼻子都快气歪了,雷霆震怒。
“老子还活着,他发哪门子的丧,魏征,朕命你带金吾卫,去把这逆子抓到朕面前!”
……
吴王府内,停着一口大大的棺材。
“都走点心,哭的大声点,本王重重有赏……”
李恪躺在棺材,十分惬
意的享受着侍女喂到嘴的葡萄,不时嬉笑怒骂的指挥着。
府中下人们披麻戴孝,嚎啕大哭,仿佛死了亲爹。
和尚、道士诵经超度,卖足了力气,好不热闹。
此时,府门敞开着,任由百姓出入瞻仰吴王灵奠。
几乎半个长安的百姓都来了,携儿带女,翘首踮脚,人头攒动把整个坊街挤得水泄不通。
王府甲士不断吆喝着:“吴王殿下说了,进门就是客,赐酒食,茶水瓜果敞开了吃……”
门口站着王府官家,拉着前来吊唁的王公大臣讨要丧礼。
登门没备着厚礼?那吴王殿下可要生气了。
劳驾写个欠条,赶明王府会差人去取。
一众匆匆赶来的王公大臣,一个个面面相觑。
吴王疯了不成,哪有这般荒唐敛财的做法。
突然。
冲来一群长安县的衙役,驱散了看热闹的百姓。
就见魏征骑着高头大马,率着一队金吾卫赶来,厉声道:“陛下口谕,召吴王李恪,进攻面圣。”
“金吾卫听令,把吴王府这些腌臜事物给本官去了!”
金吾卫如狼似虎的冲进王府,就要把灵堂装扮一顿打砸。
“呦呵,本王看谁敢动!”
“伤到了我王府的花花草草,你们赔的起嘛!”
李恪一脸玩世不恭的翘着二郎腿坐在棺材上,吓得金吾卫不敢乱动。
魏征可不怕李恪,昂首阔步进了王府,冷笑一声:“吴王,你知不知罪?”
魏征,著名犯颜直谏的代表人物,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是头铁王。
李世民平时都对其敬畏三分,大唐朝中其他人更是敬而远之,不敢稍有得罪。
但此刻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