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大唐咸鱼王爷> 第214章 我很失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4章 我很失望(1 / 2)

让李恪没想到的是,房玄龄杜如晦二人居然没有任何迟疑的支持了他承建大明宫一事。

之前还觉得这二人有点谨小慎微,不过现在一看嘛,倒也相当顺眼。

嘿,管你呢,反正只要你们不阻拦我发财,啥都好说。

耳听两人如此言语,李世民自也没了顾虑,当下就答应了李恪请求承建大明宫之事。

只不过现在问题又来了。

房玄龄道,“陛下,臣虽赞同楚王修建大明宫,但此时可否缓了一两年再办?”

李恪一听,瞬间就把刚才说出去的话收回来了。

p,夸不得,这俩王八蛋肚子里就没好水。

“为何要缓个一两年?朝廷没钱了?”

李恪当然知道朝廷要对高句丽用兵,那花的钱可是不少。

可花的钱再多,国库还能没钱修个宫殿?

这不是开玩笑嘛。

可谁知房玄龄却道,“殿下有所不知。”

“我大唐远征高句丽在即,国库钱粮一应供给都需准备妥当,将是在外,补给绝不可出问题。”

“而国库一旦支持了高句丽之战,只怕也就没有多余的闲钱来修建大明宫了,咱们总要给朝廷留点后路不是?若国库钱粮全都用出去了,万一遇到

大灾大难,却叫朝廷如何赈灾救难?”

“再有”

“打住。”

李恪摆手,打断了房玄龄继续引经据典的讲道理。

“反正就是没钱呗?”

他看着房玄龄问到。

房玄龄倒也实诚,当即应声道,“不是没钱,是要留底。”

高句丽支出太大,国库若变成入不敷出,朝廷危矣。

李恪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在来之前,就想到了这个问题。

此时听得房玄龄此言,随即笑道,“我就知道你们要拿战争来搪塞我。”

“行吧,那我也不藏着掖着了。”

“按照我对朝廷和高句丽的推算,兵部的方案不外乎是以江、淮、岭、硖四道;长安,洛阳两军;起辽东大营;又及兰、河两州归降的胡人,共四路进军平壤对吧?”

李恪话音落下,房玄龄与杜如晦皆是一惊。

甚至连李世民都是忍不住一愣,没反应过来。

他是怎么知道的?

而且还是知道的如此详细?

这可是兵部刚刚才确定的方案啊!

整个朝廷知道此事的,绝对不超过十个人!

李恪怎么会知道?

一时间,三人像是看到了怪物一半,瞠目结舌的看着李恪,半晌没说

出话来。

好一阵之后,李世民才“干咳”一声缓解了一下自己脸上的尴尬,朝着李恪问到,“此事尚未议定,你是从何处得知的?”

兵部乃是朝廷六部之中最重要的部门,他绝对李恪没胆量插手他的兵部。

但李恪到底是如何得知兵部计划的,他却是一定要搞清楚。

可李恪闻声,若无其事的道,“父皇,儿臣刚才已经说了,儿臣猜想。”

这很难猜吗?

这需要猜吗?

历史书上不是早就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你当我九年义务教育白上了?

李恪心里忍不住又给了在场三人一个白眼。

而李世民对这个回答,显然不是很相信。

凭空猜测能猜得这么准?

坟头上撒花椒,你麻鬼呢?

小王八蛋,肯定是从哪儿听到了风声。

想着,李世民倒也没有着急追究此事,毕竟就算李恪当真插手了兵部,他也有的是办法让李恪乖乖退出去。

他现在想的是,李恪说出这个兵部方案到底有何用意。

于是他道,“看来塞北一行,对你很有进益。”

“不过即便如此,那又如何?对高句丽之战绝不能马虎,此事涉及我大唐威严,一战成则千秋功!”

他的意思是,朝廷国库必须全力保证高句丽之战,该当没钱支持李恪修建大明宫。

然而此时的李恪却道,“父皇您可真看得起高句丽,真看不起儿臣。”

此言一出,在场三人又是一愣。

这话怎么说的?

怎么又跟看不起你楚王联系上了?

远征高句丽你也要插一脚?

房玄龄和杜如晦一想到这,顿时神色微变。

他们倒是不介意李恪参与,毕竟李恪塞北一行的功绩摆在那儿。

但问题是此战乃是李世民亲自主持,李恪没得圣意就想参与,是不是也太不把皇帝当回事儿了?

这要是换作其他的帝王,李恪这小脑袋还能在脖子上挂着?这不得直接搬家掩埋了?

这可是打仗啊!

不对!

两人忽的发觉他们的想法好像有点问题。

楚王是那种愿意为国为民搞奉献的人么?

他会主动舍弃长安的锦衣玉食,跑去高句丽刀口舔血?

“你们不用猜了。”

“我说这话的意思是,此次远征高句丽,用不了你们计划的那么多兵。”

“高句丽与新罗,百济共安一隅,地不过方圆百里,人不足百万,再加上这三大势力之间连年征战,此消彼长,彼消此长

,损耗颇多。”

“而我大唐将士,乃是精锐中的精锐,辽东大营的士兵更对高句丽,百济之地知之甚详,我大唐兵锋所向,试问他们如何抵挡?”

“再有,还有我改进的火药。”

“你们真是太看不起我改进的火药了。”

话到这里,李恪一阵摇头,很是失望。

不过想来也是,这三人还想着之前的战法,完全不懂火药加入战争对战争的影响,他们如此大阵仗的远征,倒也说得过去。

只不过李世民听到这话,当即眼中冒光,急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