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李恪感到很奇怪的是,李世民并未召见他询问军器监爆炸的事。
像是在刻意给他时间调查清楚到底怎么回事一样。
回到王府,崔促,卫文斌已经从军器监返回,那边有李义府坐镇,倒也不用担心再出什么岔子。
可军器监这一爆炸,李恪身上的担子加重了不少,两人守在李恪身旁,都等着为李恪分担。
“殿下,要全程搜查吗?”
“我们也看了您发现的火药残渣,与我们军器监火药库内的火药相差甚大,制作也十分粗糙,应当属于民间制造,懂得这个技术的人不多,全城搜查,总能找到一些痕迹的。”
崔促知道李恪心烦,所以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看能不能帮李恪分忧。
毕竟这时候,他们跟李恪就是绑在一条船上的蚂蚱,李恪要是出事了,他们也决计讨不了好。
卫文斌也道,“现在只有这个法子了,全城搜查就算找不到蛛丝马迹,也能打草惊蛇,让那炸掉军器监的人手忙脚乱。”
说到底,要想安抚那六百多千牛卫的家属,莫过于给他们一个事实的真相。
不然的话,这股民怨必将沸腾,到时候李世民脸上也不好看。
这六
百多千牛卫,可都是高干子弟啊。
然而李恪闻声,却微微摆手道,“不用查了。”
两人一怔,忙问道,“为何?”
只听李恪道,“昨夜爆炸到现在,已经五个时辰过去,那人要想离开长安,只怕早就离去了。”
“若他不想离开长安,想必是早已找到了应对搜查之法,就算我们全城搜查,恐怕也查不出个所以然,别浪费那力气了。”
昨晚爆炸发生以后,李恪就想过要封闭四门来全城搜查。
可是他转念一想,既然那人胆敢在天子脚下动手,那便不怕被查。
自己本就是这个事件的负责人,长安城百姓因为这件事肯定会对长安的安全防卫感到担忧,而自己在这时候封闭四门,岂不是正好成了百姓谈资?让百姓当真以为朝廷无力护卫这座都城的安全?
他自是不能给长安城百姓这种想法。
再有,那人能把火药带进军器监,其实已经很说明问题。
要么那人就是千牛卫,要么那人跟当值的千牛卫很熟悉,不然的话,他根本不可能进得去,更别提在车间四墙角安放火药了。
而昨晚在军器监内的千牛卫全部被炸死,后面救火的千牛卫都是
在军器监外围值守的,想要从千牛卫身上查到蛛丝马迹,也堪称比登天还难。
这么一来,那人想要逃之夭夭,亦或者隐身于市井,都不是一查就能查出来的。
头疼。
李恪以手支额,又陷入了思索当中。
一旁的崔促与卫文斌听完李恪这些话,顿时也跟着思考起来。
可聪明如李恪也没找到解决之法,更别提他们了。
过了一阵,崔促这才皱眉看向李恪问到,“殿下,咱们现在总不能什么事也不做吧?”
“陛下那边,还等着您给他一个交代呢。”
他这话算是提醒。
提醒李恪不要忘了李世民虽然没有召见他询问军器监爆炸之事,可这件事毕竟已经传到李世民的耳朵里,李世民不问,并不代表他不在意,他只是再给李恪时间。
而李恪若什么也不做,李世民看了会作如何想法?
闻声,李恪深吸一口气道,“这样吧,你们去一趟陈仓,把那边的火药加紧运过来,尽快让军器监开工,争取一个月之内完成陛下的任务。”
“那您呢?”
两人皆是有些担心李恪。
李恪笑着道,“我?害,不用担心,我能出什么事?”
“你们去了陈仓
,我自然也要去宫里请罪,不然的话咱们那位皇帝陛下又得给我脸色看了。”
李世民没召见是一回事,但他去不去请罪又是另外一回事。
这做人呐,特别是生在皇室之中的人,当真难。
两人闻声去了。
而就在两人走后,李恪这才似自言自语的道,“这件事没这么简单啊。”
他的话音落下,身后的侧门内紧跟着传出一道低沉的笑声。
“是啊殿下,这件事摆明了就是针对你,你却拿他没办法。”
接着,只见柴令武出现在李恪身侧。
他的脸上挂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像是在“提点”李恪,又像是在告诫李恪。
“李承乾这一手玩得好啊,既让我在陛下面前失了圣心,又让我找不到任何指证他的证据。”
“估计俾路支现在已经返回波斯的路上了吧?”
李恪目光如炬。
原来,李恪昨晚知道军器监爆炸后,立刻就让崔促去找了柴令武。
而柴令武本来就亲近李承乾,当初俾路支入东宫的消息,其实就是柴令武告诉李义府的。
只不过那日在这王府内,当着杜荷等人,李恪也不好把话说明,所以故意婉拒了柴令武想要投靠李恪,
帮李恪做事的好意。
但后来他说的那句有机会一起合作,却是暗示了柴令武。
这也就有了崔促去找柴令武,柴令武立刻就明白了李恪的用意。
他马上去调查了俾路支的行踪,果然发现俾路支已经离开长安,而送俾路支出城的,正是东宫的人。
得到这些情报,李恪的脑海中马上就还原了整件事的真相。
炸掉军器监的,可以说是李承乾,但也可以说不是。
因为动手的不是李承乾而是俾路支,但俾路支的确又是得到李承乾的授意,这才动的手。
只不过俾路支现在已经离开长安,茫茫人海想要找到他本就不易,更别提找到他之后指望他能供出幕后主使是李承乾。
毕竟当初俾路支进东宫与李承乾达成的协议,多半就是俾路支炸掉军器监,给李承乾一个出兵波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