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人在大秦,奉旨领死!> 第1章 赐死诏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 赐死诏书(1 / 2)

公元前210年八月。

大秦,九原郡。

阴山南麓的草原上,旌旗招展,人声鼎沸,号角连天。

赶着牛羊马群的数万牧民和修筑长城的黔首们或火堆起舞,或饮酒高歌。

更有人仰头往望着秦转筑起长城大墙,不断品评。

这道自西起陇西的西长城和东起辽东的东长城,要在此合拢了。

如此巍然屏障,可拒匈奴长驱直入。

边地牧民百姓,多了一层安全保障。

牧民黔首们高兴,负责抵御匈奴和督修长城的九原侯蒙恬和长公子扶苏更为高兴。

蒙恬满含热泪,对身边身侧的扶苏一拱手手道, “长公子,万里长城,终于合拢了,我等不负皇帝所望,不负秦人所望!”

扶苏拱手还礼,“大将军,此乃我等幸事,秦人幸事,乃千古华夏幸事,当快马飞报父皇,得此喜讯,父皇的病兴许就好了。”

“长公子所言极是,老臣已拟好上书,稍后就会发出。”

“少公子,脸色不太好?”

“是昨夜宿醉,身体不适?”

“亦或是担心皇帝的病体?”

蒙恬说话间,余光看到了站在旁边烽火台上,一脸忧郁的少公子秦正。

秦正是扶苏的弟弟,排行十三。

在九原,只有扶苏和秦正两位皇子,故而也被称为少公子。

但此刻他根本没听到蒙恬的话。

依旧在陷入纷乱的思绪中。

他本是后世刚退伍的一名高原骑

兵,昨夜和一众好友相聚,一斤白酒下去,昏昏沉沉睡去了。

等他再次醒来,已经在九原大军的公子行辕的塌上。

而这眼下这具身体的主人,正是始皇帝的十三子秦正。

好巧不巧的是,年仅十八岁的秦正挥霍完从草原带来的一名胡女,然后乘兴喝酒,尽把自己喝过去了。

及至太医发现,已经被穿了。

今日长城合拢大典,作为皇子的他,还没搞清楚状况,就被人送到这烽火台了。

一开始听手下人称呼他为“公子”,他心底还颇为高兴。

这辈子,大体不用为生计去社畜996了。

可大脑中接踵而来涌出的信息,让他本来喜悦的心情,瞬间沉到了谷底。

本一路北上打算前来九原册封太子的始皇帝,已在七月二十二日夜薨于沙丘宫,中车府令赵高和丞相李斯合谋秘不发丧,推皇子胡亥上位。

要让胡亥上位,就必须杀人望过盛的扶苏。

能阻碍此次密谋的,唯有掌控三十万大军的九原侯蒙恬。

他们要矫诏杀之。

而他,不过是赵高、李斯顺带解决的小角色。

若是他没记错,就在今日,就会有特使来宣诏。

继而,愚忠的扶苏自裁,蒙恬也随之而去。

大秦帝国轰然倒下,继而被六国复辟势力、被不堪重负、揭竿而起的农民所蚕食。

以至于在后史的砖家嘴里,就一句话,“奋六世余威,历二世而亡。

他这刚穿过来,难道就要被砍?

不,绝对不能。

他要力挽狂澜,拯救大秦,立万世不拔之基业。

“少公子?”

蒙恬又喊了一声。

“哦,大将军,合拢长城,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当大贺。”

“但…… ”

秦正的思绪被打断了,不过这话,他只是说了一半,就顿住了。

现在说出来,就是大煞风景。

“少公子有话,不妨直说。”

蒙恬何等老辣,看的出来秦正有话。

“大将军,旬日前得报,父皇行营已经到了上郡,走直道来九原也不过两天路程。”

“长城合拢这等举国大事,早早已经上书,依父皇的性格,肯定要来。”

“即便是病体不便,也不会不召见大将军。”

“这不合情理。”

秦正稍一思忖说道。

蒙恬的眼神中,闪过了一抹精光,这等蕴含庙堂危机之事,这个少公子怎么会有察觉?

这等明锐,非朝堂老臣不可预。

这还是那个只知道饮酒作乐,时不时想跑出找女人的皇子?

这还是那个因为在咸阳嚯嚯宫女,被始皇帝赶到九原来的浪荡皇子吗?

“少公子所虑极是,日前老臣已经让裨将王离前去探查过,皇帝甚好。”

蒙恬微微一笑道。

秦正能想到的事情,他自然早就想到了。

“可我总是心里不踏实,还是去再去看看的好。”

秦正知道王离前

去探查,是赵高让胡亥仿始皇帝的声音,给糊弄了。

之所以不明说,是因为他知道,蒙恬和扶苏绝不相信赵高有这么大的胆子。

秦法严苛,人尽皆知。这等欺天大事,从未发生过。

若非他穿过来,也绝对不相信。

“少弟,无须多言。”

“父皇一生雄才大略,我们都能想到的,他定然能想到。”

“你不要再生事,别给大将军添麻烦。”

一旁的扶苏对秦正十分不满。

这个向来不谙军政的小老弟今天怎么多话?

这是长城合拢盛典,切莫煞了风景。

话里话外也是在提醒秦正,这里没你说话的份。

“大哥说的是!”

秦正见状,不再多言。

扶苏果然是扶苏,忠直,迂腐,甚至带着一点自我。

大祸临头不自知。

他心底开始飞速酝酿,如何应对接下来的杀生之祸。

“大将军,咸阳特使到了。”

“是否要迎接?”

就在此时,斥候飞马来报。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