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卿,若是来年朕让你停发各地藩王宗亲的俸禄。
你能不能现在就给朕拿出来五十万两白银充当军饷?”
崇祯的要求并不高,他相信掐断了宗亲的俸禄,军饷就有着落了。
历来经济改革,无非就是“开源节流”四个字。
开源暂时来不及了,那就逮住宗亲使劲节流。
做这事情有什么后果?
崇祯刚才也想过了,无非招来一些骂名。
再厉害点,就是几个老不死的写折子要进京骂他,苛待宗亲,妄改祖制。
对于现在没皮没脸的崇祯来说,基本上无伤大雅。
要是把他骂急了,他也不介意让这几个老不死的半路上,就薨了。
毕自严一阵激动,自己这一剂猛药见效了。
皇上要六亲不认了。
好家伙,少年天子就是好魄力。
毕自严的原意只是稍微限制一下宗亲,缩减各地王府的赏赐。
没想到皇上更狠,一下子一文钱都不给
毕自严赶紧拱手道。
“回陛下的话。
若是能停发来年的宗亲藩王俸禄。
慢说是五十万两白银,就是八十万两足额军饷。
只要陛下能够让微臣拖到来年开春,臣一定给陛下凑齐。”
“好,事情就这样定了。
朕就欣赏毕卿有这样勇于任事的魄力,朕许了你便利,你就要做出实事给朕看。
如此君臣相得,有什么大事不能解决?
毕卿下去以后只管停发宗室俸禄。
其他事情都可以推给朕,朕会找人去和宗人府协商。
关于各地宗亲藩王,不能再养猪了,朕的祖宗们能养得起,朕养不起。
从今后宗亲必须为朝廷贡献一份力量,有钱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宗亲必须改制,这是另一个问题了。
朕再想想怎么改,比较合适。
这里就不多说了。
好了,八十万两军饷已经有了五十万两的着落。
毕爱卿回去就能给朕置办好。
还有剩下的三十万两白银,诸位爱卿有何高见?”
“养猪。”“有钱捧个钱场,没钱捧个人场。”
所有人都被崇祯的这两句话雷的不轻,天子是真敢说啊,也不知道避讳,自己家可是姓朱啊。
说供养宗室是养猪,皇上是将自己置于何地?
群臣没人敢接茬,皇上能随心所欲的说话,他们却不能。
毕自严敢于提出宗室的弊端,这已经是极限了。
至于三十万两白银的出处,要不先缓缓。
崇祯环视四周,无人应答。
毕自严眼巴前确实只能凑出五十万两白银,他不会说话。
袁可立是要军饷的人,属于甲方,总不能让他筹集军饷,这说不过去。
王承恩是贴心的大伴,让他想辙拿钱,和自己掏钱没什么区别。
那大殿之上,就只剩下魏崔二人了。
魏崔二人,察觉到皇上的目光落在了他们身上。
魏崔二人有点难受,更有点委屈,心里在想。
“陛下,臣等的家产已经充公九成了,实在是没银子了。
再说您想要银子,也得要哥几个缓缓啊。”
于是崇祯就对上了两双可怜巴巴的眼睛。
也许是崇祯和他俩心有灵犀一点通,也想到了这一点。
崇祯收回了质询的目光,面上多少有点不好意思。
崇祯心里在想,自己这是薅习惯了。
大明绵羊何其多,各个都是皮毛丰厚。自己确实不能逮着一只羊薅羊毛啊。
帝党这些人的羊毛,多少得留点时间让它长长。
“看来诸卿确实是没法子了。
哎,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看来没钱是什么事情也办不成的。
那这三十万两白银,朕先给垫上。
王大伴,吩咐下去。
从内帑再拿出三十万两白银,给袁卿凑足八十万两的军饷。”
崇祯拍板定乾坤,给登莱镇的军饷算是备足了。
此次召见也算是开了花结了果。
袁可立赶紧叩谢皇恩。
谢完皇恩之后,他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八十万两白银押解到登莱镇,登莱镇的市场可接受不了那么多白银的流入,必然导致物价腾贵,通货膨胀。
边镇的物资依旧是供应不足,毕竟那么多白银再珍贵,也当不了饭吃。
不如这批军饷不用从户部调拨,就近从各地藩库拆借,或者折算成米粮军械。
户部后期和地方布政使司平账即可。
这种方法也不是袁可立首创。
关宁防线,辽西走廊更是地狭人少,市场小的可怜,军饷也大多是物资居多,白银送多了,市场消化不了也是白搭。
崇祯点头同意,此法甚妥。
眼看诸事妥当,袁可立已经有急于归去之意。
他二度出仕,有着太多的胸怀抱负,如今形势比之上次出仕可谓大好。
作为臣子的,没有什么比有一个重视自己的君王站在自己身后支持,更重要的了。
袁可立要赶紧赶往登莱,他心里一直有个未了的心愿,建奴那边的刘爱塔还等着自己策反呢。
想想自己天启五年,被阉党和东林党轮番攻讦,心力交瘁之际,只能自辞。
无奈撇下了一大帮子可怜巴巴的手下,留下了蒸蒸日上的登莱局面。
更可怜的是刘爱塔,不,汉文名应该叫刘兴祚。
还在巴巴地等着袁公的回信呢,没想到等来了袁公回家养老的消息。
这位辽东汉子心里是多么绝望啊。
自己的爱将张盘,更是因为缺乏情报和全面的调度,深陷重围,力竭战死。
袁可立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