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公张之极听了崇祯皇帝的这番话后,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惊涛骇浪,他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之色,仿佛被一道晴天霹雳击中一般。他深知,崇祯皇帝这句话绝非空穴来风,而是带着深深的怒意和不满。
张之极暗自思忖着:难道是我们这些勋贵们最近做错了什么事情,惹得皇上如此动怒?还是说皇上对整个勋贵阶层都产生了质疑和不信任呢?
想到这里,张之极的额头上不禁冒出一层细密的汗珠,心情愈发沉重起来。他明白,如果不能及时弄清楚皇上的真实意图,并采取相应措施化解这场危机,那么他们勋贵们恐怕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甚至灭顶之灾。
他和儿子张世泽赶紧跪下,后面的勋贵们也赶紧跪下。
“臣等有罪,臣等万死不敢。”
“以后宫禁的守卫,就不需要你们勋贵了,由朕亲自指派人手负责。”
崇祯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
“李邦华何在?”
“臣在。”已经在个契机,要把握住。
“即日起你以军机处候补大臣、兵部右侍郎的身份,协理京营戎政。
以后的京营三大营,爱卿要给朕整出一个模样。
十四万人马就是十四万人马,朕不要什么空编,不要什么老弱病残充数的玩意。
趁着朕有钱有人,爱卿你尽管开口。
一直在京营任职的这些勋贵都是超品的爵位,朕很担心爱卿制不住他们。
正好现在英国公也在这里,朕就在这里,告诫这些勋贵们。”
崇祯看着英国公,一字一顿地说道。
“英国公,朕请您告诉那些在京的勋贵,甭管他今天在场不在场的,都要确保听到朕的话,能听懂朕的话。
这次京营必须改革,朕说的,李爱卿去做的。
要是这期间,有谁觉得自己在京营中的利益被侵犯了。
不敢正面对付李爱卿,暗地里给李爱卿使绊子。
或者给朕上折子,诋毁李爱卿拥兵自重,其心叵测之类的诋毁话。
朕不会去查李爱卿是不是有这件事?
而是先把上折子的人,直接下狱干掉。
若是背后的人就是你们勋贵中的任何一人,那也不要怪朕到时候不讲情面,不顾那靖难的功绩,让他一家子都当平头老百姓去。”
英国公张之极赶紧跪下。
“老臣明白,这京营的事情,确实是到了该改革的时候了。
老臣羞愧,宫里的侍卫都是这副草包模样,那京营更是不知道烂成了什么模样?
陛下无论做什么改革,老臣绝对支持,并无二话。”
英国公服软就服到底,皇帝想干啥就干啥,自己就双手支持,支持到皇帝自己撞南墙回头为止。
不正面硬抗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这是他们英国公府两百年荣宠不断的秘诀之一。
“好,老国公赶紧起来。
朕和您说一些事情,不用动不动就跪的。
朕知道,都是
与英国公,还有后面定国公等并无太大的干系。
勋贵还是大明的基石,朕倚之为干城的存在。
要不然,朕也不会把您家的世子张世泽以下的十几位勋贵子弟,都拉到了朕的身边。
让他们去当大内侍卫,去内书堂上课,去给朕当学生,还要参加武举。
朕的初衷都是为了让他们成才,重现祖辈的荣光。
大明到了危急的时刻,勋贵们必须给朕站出来。
不光站出来,还能立起来,撑得住大明的排面。”
张之极听了这话,心里的大石头落下。
朱纯臣干了这么一件狗屁倒灶,大逆不道的事情。
而皇帝陛下对事不对人,还是把勋贵看得很重。
虽然说收回了勋贵们对皇宫护卫的兵权,还让文官李邦华插手了京营的改革。
算是把勋贵们的基本盘给侵蚀干净了。
可时间很长,不要争一朝一夕,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文官就是再能闹腾,也是流官,过了这段风声紧的时间段,只要有皇帝的信重和维护,这京营就还是勋贵的天下。
与国同休的是勋贵,可不是说着玩的。
英国公心里在想,甭管是文臣还是武将,就是再有出息,再有能力,再如何获得天子的信重,也都是湖里的浮萍,长远不了。
那文官如何看不起混吃等死的勋贵,他们这些文官集团所谓的精英,到头来不还是想成为俺们这样代代相传的勋贵吗?
羡慕俺们,鄙视俺们,轻视俺们,最终还是千方百计想成为俺们。
勋贵们无论多么无能平庸,他们天然站在皇帝这边,就值得崇祯现阶段不能打压得太过分。
此时的张之极甭管是真感动还是假感动。
他是直接哽噎出声道。
“老臣感激陛下信重。感激陛下一直眷顾我等勋贵老臣。
老臣愿将府中其余符合条件的子弟,统统送进陛下的内书堂。
早晚聆听陛下教诲,一旦边事起,他们愿为王师前驱,为陛下披荆斩棘,奋勇杀敌。
还望陛下恩准。”
“嗯,此事不急。
朕在武举之后,就会整合内书堂。在南苑建立一个常设的大明军校。
到时候再说这些事情。”
崇祯又转头对李邦华说道。
“李爱卿,既然以后你负责京营了。
那一事不烦二主,朕皇城的保卫工作也交由你调度负责。
这些子现在的大汉将军之类的,实在是中看不中用。
摆在午门口当摆设行,其他竟连个示警的作用都没有。
以后你就在京营、勇卫营、白杆兵中选择精忠勇敢之士,拱卫皇城安全。”
“微臣遵旨。”
处理完勋贵和皇城以后的安保工作之后,崇祯的目光落在了魏忠贤和田尔耕两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