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股票,已经跟包钰刚完成了交易。
甚至有可能双方针对和记黄埔的交易,都谈妥了。
李长河在时间上,终究是慢了一步。
但是没办法,他接下来的计划,需要包钰刚的帮助。
所以即便是慢了一步,李长河也必须尽可能的寻求包钰刚的认可,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亲自见面谈一下。
这年头,先不提私下接触外宾的正直后果。
只说私下里偷偷见包钰刚,即便是双方谈了,李长河估计包钰刚也不会特别放在心上,因为偷偷地见面,李长河只代表了李长河,充其量就是个比较优秀的年轻人。
但是通过北大经外事部门申请,跟包钰刚的正式会面就不一样了。
李长河那时候代表的是北大经济系,乃至大陆年轻学子的代表,这里面的意义是绝对不同的。
哪怕官方没有这个意思,但是包钰刚恐怕自己都得认真的斟酌一下。
古往今来,凡是借势,皆是如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