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周一龙的介绍后,朱由检又问道:“如果朕没有记错的话,三宝太监当年下西洋,船队的主战舰船乃是大宝船吧?清江督造船厂也能建造吗?”
听到朱由检这么问,周一龙和徐光启两人皆是有些尴尬起来。
最后还是徐光启答道:“陛下,宪宗时期,当时的兵部尚书刘大夏将宝船的图纸, 以及三宝太监下西洋的海图,全部付之一炬,自那以后,大明就没有再建造过大宝船。”
“荒唐!”
“他为什么要烧掉舰船的图纸和海图?”
朱由检对这些事儿,还真不是很清楚。
前身一根绳儿,原本就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
而他前世呢?一直以为是海禁,以及满清的原因,以至于宝船的制造工艺失传。
没想到最后竟然是这个原因。
徐光启有些惋惜的说道:“当时刘尚书是因为下西洋花费巨大,而宪宗皇帝又有下西洋的想法,这才烧毁了舰船的图纸和海图。”
“胡扯!”
朱由检闻言,顿时大怒。
狗屁的花费巨大。
大明在太祖时期禁海,是因为海盗和倭寇的原因。
但在拥有了郑和船队之后,还有哪个不长眼的海盗敢招惹大明?
后来之所以禁海,完全就因为仁宗和宣宗向文官妥协造成的。
朱由检脸色不善的看着两人,语气有些冰冷的说道:“什么花费巨大?不过就是成祖皇帝吃了独食,海贸的巨大利润全部入了皇家,但又严令民间片帆不得下海,让有些人眼红了,是不是?”
朱由检此话一出,徐光启和周一龙尽皆色变。
这其中的关窍,其实不只是朱由检,英宗、宪宗都很清楚,这也是他们为什么想要下西洋的原因。
但最后,这两个皇帝,一个成了瓦剌留学生,一个成了大龄妇女爱好者,谁也没得了好。
徐光启不想让朱由检接着说下去,赶紧岔开话题道:“陛下,朝廷如果想要再次建造海船,可以从福建抽调工匠,重新启用南京的龙江造船厂。”
“当年三宝太监下西洋的舰队,大部分顶尖海船都是在那里制造的。”
朱由检有些烦躁的摆了摆手道:“朕知道了,你们可以离开了。”
徐光启和周一龙两人闻言,如蒙大赦,躬身施礼后, 缓缓退出了暖阁。
朱由检起身,在暖阁中来回踱步,心里默默盘算起来。
半晌后,朱由检对一脸担忧的王承恩吩咐道:“大伴,传旨俞咨皋,命其火速进京。”
在朱由检的印象中,眼下大明可是不止一个郑芝龙,还有许心素、李魁奇等人。
这些人也都是海上讨生活的强人,虽然实力和郑芝龙有些差距,但也相差不大,如果朝廷能够将这些人全部剿灭 ,那他们的舰船不就是大明的了吗?
至于说招安这些人?
还是算了吧,历史上这些人不是没有接受过招安,但最后又都复叛。
人家郑芝龙好歹是在一根绳儿驾崩后,在南明看不到希望,才投靠了满清,这些人是什么?
所以朱由检从一开始,就没想着要招安这些人,
之所以招募郑芝龙,一是大明现在没有实力剿灭对方 ,另一方面也是看在未来的国姓爷面子上。
等郑成功长起来后,朱由检就打算让郑芝龙在京养老了。
想了想,朱由检又对黄永申吩咐道:“传旨熊文灿,命其在福建招募一批造船工匠,将之送到南京。”
“奴婢遵旨!”
黄永申答应一声,也是走出了暖阁。
朱由检为了以防万一,也是做了两手准备。
与此同时。
尚在宁波的俞咨皋,正在和福建另一位海商许心素,商议着宁波水师的事情。
“总兵,小人愿意追随大人,从福建迁到就宁波,小人麾下的人手,舰船也都可以划拨到宁波水师之下。”
同样是海商,还都是主要经营大明和扶桑的走私贸易,许心素和郑芝龙自然是天生的对头。
俞咨皋闻言,看了他一眼道:“郑芝龙已经是大明的镇海伯,福建水师提督,就连福建总兵的人选,陛下也许其举荐。”
“这样的情况下,你和你的船队,确实不适合再留在福建。”
“不过,你能不能加入宁波水师,还需要 得到陛下的首肯。”
俞咨皋说完后,就继续沿着海滩向前走去。
许心素忙是追上去,言辞恳切道:“总兵,现在只有您能够救我了!”
“而且宁波的情况您也看到了,就算是加上您从福建带过来的人手,以及舰船,和郑芝龙比起来,也是相去甚远。”
“如果总兵能够接纳小人,小人愿意帮助总兵招安海上各方势力。”
俞咨皋闻言,明显心动了。
不过,他也知道,这种事不是自己一个小小总兵可以决定的。
他有些为难的说道:“许心素,本官只能保证将你的想法,秉奏圣上,至于最后结果如何,本官做不了主。”
“小人多谢总兵大人。”
……
让我们将目光转向遥远的辽东。
辽东经略王之臣,也接到了朱由检的旨意。
在场的还有辽东巡抚毕自肃。
两人将宣旨太监送去休息后,这才开始商议起,关于牵制建奴的事。
“王督师,这件事你怎么看?”
毕自肃神情有些凝重的对王之臣问道。
后者捋须道:“如果是按本官的意思,自然是紧守锦州,以及周围几座城池,但如果这样一来,又不能起到牵制建奴的作用,本官现在也有些为难。”
毕自肃点头道:“督师说的不错,眼下最稳妥的就是紧守宁锦防线,但朝廷的旨意却是不能不听。”
王之臣越想越是烦躁,最后更是愤愤的说道:“也不知是谁给陛下出的主意,竟然要联合蒙古诸部,共同讨伐察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