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城。
在徐允祯西进的同时,广宁的明军,也在袁可立的亲自的率领下,开始东进。
随着皇太极的后撤,建奴在三岔河以西,已经没有任何的抵抗力量,明军这一路,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直抵三岔河。
京里的援军,此时也已经通过登莱水师的舰船,从辽河口登陆。
这一路的兵马,主要是河南和山东两地藩王的护军,领军的不是别人,正是各家的藩王。
袁可立在数百名亲兵的护卫下,连夜赶到三岔河河口附件的娘娘宫。
他虽受皇命,总掌辽地战事,但毕竟是臣子,还是需要去拜见诸位藩王的。
福王的中军大帐内,鲁豫两地的藩王,或者是世子、世孙,此时都聚集在了这里。
“臣兵部尚书、内阁大学士袁可立,拜见诸位殿下!”
袁可立一进入中军大帐,就中气十足的大声喊道。
只是,还不等他弯下身去,福王朱常洵就赶紧将其拖住了。
“袁阁老客气了。”
“快快请坐。”
亲自将袁可立扶到上首的位置, 朱常洵笑道:“袁阁老,我等临行之前,陛下就专门交代过,此战以你为主,我等听吆喝就行。”
袁可立听他这么说,也是松了口气,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些藩王仗着自己的身份,对自己的命令阴奉阳违。
现在诸王之首的福王已经表态,那他心里的大石头总算是可以落地了。
“好,殿下既然这么说,那臣也就不矫情了。”
“敢问殿下,这次诸王共带了多少兵马?”
袁可立也不再绕圈子,直接对帐内的诸王问道。
福王和鲁王对视一眼,前者回道:“鲁豫两地诸藩此次共带了十二万大军,七万民夫。”
“嗯?”
听到朱常洵报出的数字,袁可立当即就皱起眉头。
历代打仗的时候,民夫的数量都要超过战兵,你们怎么是十二万大军,才配了七万民夫呢?
或是看出了袁可立的疑惑,朱常洵开口对其解释道:“好叫阁老知道,在大军出征之前,户部就已经将军械、钱粮运送到了登莱,有登莱水师相助,不用长途跋涉,大军自是用不着这么多的民夫,登陆辽东后,这七万民夫也足够替大军沿途押送粮草。”
袁可立听后,微微颔首,继续对其问道:“不知这十二万大军具体……”
足足用了近一个时辰的时间,袁可立才算是对这次福王他们带来的军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等第二天,袁可立在诸王的陪同下,亲自巡视了一遍军营后,一行人重新回到了朱常洵的大帐。
袁可立当仁不让的站在最前面,背靠巨大的辽东舆图,神情严肃的看着帐内的诸王和勋贵。
“诸位,本官蒙陛下看重,受皇命总掌辽地战事,皇命在身,本官也就不客套了。”
“鲁王殿下。”
不放心让自己弟弟掌兵,不得不亲自来辽东的朱寿鈜,听到袁可立第一个点到自己的名字,先是一愣,旋即反应过来,站出来道:“本……在。”
“娘娘宫距离梁房口只有三十里路,本官命你统领麾下护军,清剿沿线的建奴,拿下梁房口。”
“遵命!”
饶是身份地位要超过袁可立,但朱寿鈜还是按军中的规矩,拱手领命。
袁可立倒是不担心朱寿鈜的军事水平,各藩王护军的中高级将校,都是从上直卫和京营中抽调的。
这些人中不乏家学渊源,或是亲历战阵之辈,两万多精锐大军,在这些人的指挥下,如果连小小的梁房口都拿不下,那这一战也就不用打了。
等朱寿鈜领命而去后,袁可立又对周王世子朱恭枵,和唐王世孙朱聿键命令道:“两位殿下,还请您二位领兵,前往东南方向的盖州。”
“复州那里驻有建奴的两红旗,等辽南那边北上之时,建奴两红旗定会北上,你二人拿下盖州后,务必紧守城池,不可使建奴破城,切断建奴北上的路线。”
“我等遵命!”
两人躬身应道。
朱常洵语气有些急切道:“袁阁老,那我们这些人……?”
“其余人,原地待命!”
辽西的祖大寿和赵率教他们,袁可立倒不是很担心。
辽南方向也有毛文龙在,想来应该不会出什么岔子,只有朱常洵他们这边,没有一位重臣坐镇,袁可立干脆就留在了这里。
让鲁王、周王和唐王的护军征讨梁房口和盖州,也是为了让他们先一步适应。
再说毛文龙这边,秦晋两地诸王护军加起来,那也足足有七万多,加上毛文龙的东江军,双方共计接近十二万大军。
留下三万大军驻守金州卫,毛文龙亲自领兵,前出复州卫。
己方无论是在兵力还是装备上,都占据绝对的优势,用后世的一句话, 毛文龙还从没有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他干脆也没想那么多,就直直的平推过去。
代善也不是傻子,哪里会和他们纠缠,在毛文龙的大军,距离复州卫还有五十多里的时候,两红旗就在代善的命令下,开始了后撤。
当然,这次代善也学精了,将整个复州给烧成了一片白地。
看着面前依旧冒着烟的复州卫城,毛文龙冷笑道:“代善这老小子倒是聪明。”
身后的晋王朱求桂,转头问道:“东江伯这是何意?”
“建奴很清楚,他们这次撤出辽南,是绝对没有机会再回来的,与其将复州留给我大明,不如一把火烧个干净。”
毛文龙低声对朱求桂解释了一句。
紧接着,他又对毛承禄命令道:“毛承禄,率领东江所有马队,追击建奴,不可使其停下祸害沿途的百姓,务必使其疲于奔命。”
毛承禄也不啰嗦,躬身道:“是!大帅!”
代王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