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真麻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是一个现代人能写出来的东西吗?
在他看来,这几句词充满了古人的韵味和意境,仿佛是从千年前的时光中穿越而来。
“还好,还好,没有被打脸!” 音痴暗自庆幸着。
自从被《夜曲》的前奏打脸后,他现在在音乐点评方面都变得小心翼翼,不敢再轻易下结论了。
网上,之前有某大 v 发起过这么一则讨论:如何评价孙云浩的音乐创作水平?
音痴当时也参与了点评,在他看来,孙云浩在音乐上的才华,在如今乐坛能排前三。
他当时以《青花瓷》作为例子。
着重说到了《青花瓷》歌词中的精华部分——“三惹”。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这几句词在音痴看来简直是神来之笔。
这其中的 “惹” 字用得极为巧妙,每一个 “惹” 字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一幅充满诗意与画面感的江南画卷。
音痴觉得,像这样能把一个字运用得如此出神入化的词作者,在乐坛是非常少见的。
这也是他在评价孙云浩的音乐创作水平时,拿《青花瓷》举例的重要原因。
察一叶,可知春秋!
孙云浩的强,属于强的离谱那种。
就像现在正在演唱的《明月几时有》,开头这几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就已经展现出了极高的水准。
这几句词以一种独特的 “问” 的方式,不仅描写出了中秋月明之景,更抒发了对当空皓月的惊艳赞美之情,实在是神来之笔。
那一瞬间,他仿佛能感受到中秋月夜的浩渺之气,和孙云浩通过歌声传达出的举杯问天的不凡气魄。
音痴深知,这样高水准的开头只是一个开始,后面的歌词肯定也不会逊色。
他的眼睛紧紧盯着屏幕,耳朵全神贯注地捕捉着每一个音符,心中满是期待。
此时屏幕前,观众们也和音痴有着相似的感受。
一些文化学者模样的观众微微点头,他们对古典诗词的理解更为深刻,深知这几句词背后的文化底蕴。
在他们眼中,孙云浩能够选择这样的经典词句作为歌曲的开头,并且能够用如此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演唱出来,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年轻的观众们则更多地是被这种独特的演唱风格所吸引,他们在孙云浩的歌声中感受到了一种跨越时空的魅力。
舞台上,孙云浩继续吟唱着情感也在逐步递进。
当唱到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时,他的声音略微提高了一些。
眼神中夹杂着一丝迷茫,仿佛他真的在疑惑天上的仙境在此时此刻是何种模样。
他手中的折扇也随着节奏轻轻晃动,好似在配合着他脑海中的思绪。
这时,镜头一切。
林瑾颜从画面的另一侧袅袅婷婷地缓缓走出。
她同样是古风造型。
一袭淡蓝色的古风长裙随风飘动,裙摆上绣着的精美荷花图案。
随着她的脚步移动,仿佛那荷花正在风中轻轻摇曳,充满了生机与灵动。
她那秀发被精心挽成一个精致的发髻,几缕发丝垂落在脸颊两侧。
发间插着的那支晶莹剔透的玉簪,在月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此时的弹幕上,不知有多少人齐刷刷打出了“林瑾颜好美”这五个字眼。
就连孙云浩爸妈看到林瑾颜出场的这一幕,也忍不住赞叹。
孙爸笑着对孙妈说:“这姑娘真漂亮。”
孙妈也点头表示赞同,眼神中带着对未来的某种期许。
林瑾颜的步伐十分轻盈,如同在水面上凌波微步。
每走一步,那股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古典气质与这个舞台完美融合。
当她走到孙云浩身旁时,两人的目光交汇,那一瞬间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他们之间流转,像是一种无声的默契与情感的交融。
他们不需要言语,就能够从彼此的眼神中读懂对这首歌的热爱与专注。
音乐的节奏此时变得更加舒缓。
林瑾颜开始唱出她的部分:“【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她的声音清脆婉转,宛如山间跳跃的百灵鸟,灵动而美妙。
与孙云浩之前醇厚的吟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却又和谐地交织在一起。
如果说孙云浩所唱的那几句歌词,已经在向人证明《明月几时有》是一首不一般的歌。
那么林瑾颜的这几句歌词更是将歌曲中的那种空灵与纠结的情绪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此时的音痴,嘴巴张得老大,呆呆地看着屏幕前的林瑾颜。
林瑾颜今天装扮很美,唱的也好听,但都不是他关注的点。
“这是什么神仙作词啊?”音痴内心在狂吼。
这首歌,明明旋律很简单,歌词却给了他一种高级感。
似乎,这并不是歌词,而是……是一首古人写的词!
一首意境极高,文化极强的词!
能写出这样词的,整个乐坛他想不出还有谁!!!
“《青花瓷》华夏风第一,恐位置不保!”音痴恨不得直接给孙云浩跪下。
能打败孙云浩的,只有孙云浩自己。
太强了!
家里,孙爸孙妈一同看向孙云浩,眼里闪烁着光芒。
“儿子,这歌真是你写的?”
孙爸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和满满的骄傲。
孙妈也在一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孙云浩,眼神中满是期待答案的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