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玄幻魔法>我才半岁,逆袭系统什么鬼> 第38章 百官谋身,少年谋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章 百官谋身,少年谋国(2 / 3)

人们都经过严格训练,轻易不敢乱说话。

哪怕刘扶摇的那些亲随侍女,诸如夏荷她们,在说话聊天的时候,也都是非常谨慎,不敢胡言乱语。

但这群孩童们就不一样了。

“我爹曾说,北境每年入冬以后寒潮灾祸,一年比一年严重。若非有大夏剑神管理北疆的战事,只怕咱们京城,都不得安宁……”

“冬天的寒潮是小事,可那些伴随着寒潮而来的北地妖族,才是咱们大夏皇朝的心腹大患啊,但好在有姑父镇守北疆,北境固若金汤。”

“千年来,北境李家世代忠良,现在出了一个大夏剑神,威震天下。往后,等到咱们大哥长大了,北境李家的威势,肯定会更胜从前……”

孩童们思维活跃,非常的跳脱。

刚刚还在说北境李家。

随即就说起别的。

“据我猜测,咱们大哥半岁的时候被下毒,随后又有邪魔外道把地洞挖到北境王府……此事未必只跟那羽化魔教有关,若非朝廷里有人做内应,那些羽化魔教之辈,岂能潜入京城里来?”

“太常衙门早就出了乱子,被那个羽化魔教的净空和尚混了进去,甚至敢在北境王府里,当着剑神的面,要暗算咱们大哥。”

“翰林院不也是一样么?”

“海市蜃楼出现以后,翰林院那群大学士,一个个争先恐后的跳出来,在陛下面前说三道四……”

“文渊阁倒也还好,文渊阁的大学士们都还行吧。翰林院就不一样了,跟那些世家门阀关系匪浅,那些翰林院大学士,基本上都算世家门阀的人。”

“咱们是皇亲国戚,要么是大夏宗亲,要么是陛下的表亲。咱们生来就是站在陛下这一边的,跟那些世家门阀,本来就不是一条道上的人。”

孩童们有啥说啥。

主打一个百无禁忌。

李观澜静静听着,直到孩童们说起了翰林院,说起大夏皇朝的世家门阀,这才有了开口的兴趣。

哦?

李观澜看着刚刚正在说话的刘昌隆,道:“表兄再仔细说说。”

孩童们听到这话,纷纷看向刘昌隆。

刘昌隆想了想道:“我爹曾说,大夏皇朝已有诸多弊病,陛下要想革故鼎新,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把本该属于皇帝的权柄,从那些朝廷大臣的手里拿回来。

然后,陛下才能乾纲独断,让我们大夏的国力蒸蒸日上。

若要拿回权柄,首先要立威。

于是,陛下就让姑父扫平邪魔外道,直接灭掉了那个最是臭名昭著的羽化魔教……”

刘昌隆也不藏着掖着,把他知道的事情直接说了出来。

李观澜默默听着,觉得刘昌隆说的有一定的道理。

皇帝要收回权柄,中央集权,这很正常。

新皇继位,在执掌朝政的初期,收回权柄是必须的。

要立威也是对的。

不过。

为何要舍近求远,去灭掉那羽化魔教?

为何不直接调查朝廷里那些贪官污吏的麻烦?

羽化魔教远在数万里外。

朝廷的衮衮诸公则近在眼前。

这些在朝堂里做高官的,真要查起来,能有几个是干净的?

李观澜这么想着,觉得此事或许没这么简单。

在这其中。

肯定还有更深层面的东西,是刘昌隆暂时还接触不到的。

不过。

刘昌隆接触不到,未必其他的皇亲国戚子弟也跟他一样接触不到。

随即。

李观澜朝其他人问道:“刚刚昌隆表哥说的事情,你们是否也曾听说过?”

刘建文当即站出来说道:“我知道!我爹曾说,朝廷百官,都跟那些门阀世家关系匪浅。而那些门阀世家们,最擅长的就是结党营私。

我爹还说,这千百年来,门阀世家勾结四方书院和诸多学派,一直想着要把皇帝架空,让陛下做他们的提线木偶。”

刘建文说着又补充道:“门阀世家们甚至说过,世间素来只有千年万年的世家,没有千年万年的皇朝……”

这是皇帝跟百官的权柄之争。

皇帝强势,则百官退让。

皇帝软弱,则百官得寸进尺。

此事古来如此。

哪怕这些孩童们年龄还小,也多多少少懂得些这方面的道理。

他们也都明白,作为皇亲国戚子弟,除非有什么大逆不道的想法,否则他们天然就属于皇帝这边的阵营。

刘昌隆当即说道:“若非有姑父在,陛下只怕啥事都干不成,只能在朝堂里跟百官们吵架打嘴炮。”

他说的姑父,指的就是大夏剑神李道玄。

紧接着。

刘建文说道:“若非有大夏剑神,一剑镇国,让朝廷里的百官不敢放肆,否则只怕陛下的圣旨,根本就出不了这座景都城……”

孩童们只听刘建文这么一说,顿时全都是满脸怒容。

李观澜也是心有怒火。

自己就是皇亲国戚。

这大夏皇朝的皇帝刘乾坤,是自己的亲娘舅,平日里最是偏爱自己。

甚至让自己借住在以前只有太子才能居住的东宫当中。

李观澜岂能容得了有人对皇帝舅舅搞事情?

而且。

他记得很清楚。

开蒙礼那天,空中出现海市蜃楼的时候,翰林院的大学士们,那些朝廷里的高官们,甚至敢直接跑到皇帝面前,说什么让皇帝写一个罪己诏,昭告天下说皇帝自己有罪……

李观澜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了此事。

现在。

刘昌隆和刘建文等人说起此事。

李观澜岂能不同仇敌忾?

于是。

李观澜问道:“我大夏皇朝里,都有些什么书院?”

刘昌隆想了想,道:“京城景都里,就有太学,四门学等等。大夏四十州,都有不同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