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选的都是嫩尖尖晒干,我送些给你吃。”
“那感情好,多谢了。”
张大娘拉着渔娘的手靠近些,压低声音道:“说到今年卖粮是怎么回事?头天晚上村里来了衙役说新粮最低三十文一斗,隔天有个穿绸衣的管事来咱们村里收粮,张口就说二十文一斗,还说是罗知县说的。”
“什么?他们提了罗知县的名字?”
“可不是,我爹娘都气坏了,说当官的没一个好东西,还说我家的新粮就算自己吃也不贱卖。下午时又来了个管事,说三十文一斗收稻谷,我们全村赶紧着都卖了。”
郑家的事渔娘不好跟张大娘细说,只道:“外头有人知道咱们这儿丰收,想压价买粮食,咱们罗县令得罪不起,又怕百姓吃亏,于是找了家更有权有势的来收粮。”
张大娘子惊呼:“这般说,我们错怪罗县令了,罗县令才是好官?”
“罗县令确实不错。”
渔娘说话实事求是,在今年卖秋粮这件事上,罗县令无愧于父母官的职责。
“哎哟,等回村了我要跟大家说说,可不能叫大伙儿错怪了罗县令。”
渔娘笑道:“你家今年卖了多少粮食?”
“卖了一半吧。往年我们家秋收的新稻都是全卖了的,再去换便宜的陈谷吃。今年我家两个弟弟有进项,家里不那么缺钱使,弟弟们劝爹娘把新稻留下一半,咱们家今年也吃吃新稻。”
张大娘子满脸笑意:“我娘说了,今年卖了粮,加上我弟弟们交到家里的银钱,家里富裕了些,等到冬至后,我家要买些猪肉晒腊肉吃。老鸭子也杀几只做腊鸭。”
“你家舍得杀鸭子了?”
“不舍得也没办法,我娘说最老的那几只鸭子不怎么生蛋了,冬日里养着也白养。”
“你们家卖不卖老鸭子?若是卖,我家买几只老鸭子炖来吃。”
“卖,你买我就卖。”
茶喝了两盏,话说了一箩筐,时辰不早了,渔娘留张大娘子在家用午食,张大娘子也不扭捏,点头答应了。
怕张大娘子不自在,渔娘留张大娘子在自己院子里用午食,也只准备了三菜一汤,足够两人吃了。
正要用饭时,林妈妈亲自提来一道菜,笑着道:“听说小姐这儿来客了,夫人特地吩咐老奴送道菜来。”
送的是一道红烧五花肉,油水多。
渔娘笑眯眯道:“劳烦林妈妈跑一趟。”
张大娘子也忙道:“多谢夫人款待,一会儿我去给夫人请安。”
梅家住在清溪村时张大娘子常去梅家,渔娘的娘亲也熟悉。
渔娘叫屋里伺候的丫头都出去,她和张大娘子一边用饭一边说些村里的琐事。
用了午食后小歇了会儿,渔娘带着张大娘子去正院请安。从正院出来,渔娘带着张大娘子去周家。
张大娘子认识周淼也是因渔娘之故,两人都是渔娘的闺中密友,常来常往的,也就熟悉了。
周家人忙,周家只有周淼和她娘在家,两人先去周家夫人那儿请安,然后才跟着周淼去她房间里。
“听渔娘说还有一个多月你就要成亲了,那会儿天冷,我估计来不了,所以先把添妆的礼给你,你可别怪我怠慢了你。”
淼娘笑道:“好姐姐,你心里记挂我,我自然也体谅你。你今日肯来我都心怀感谢了,怪罪的话从何说起?”
张大娘子用包袱皮包着一对枕巾:“我绣花的手艺还是跟你和渔娘学的,绣的不好,是个心意,你就收下了吧。”
淼娘还在看枕巾上的颇有乡趣的绣花,渔娘咬了口酥饼,咽下去就道:“可别带上我,我一个勉强会缝补丁的人当不起你的吹捧。以后也千万别说我会绣花,我怕哪日露馅儿,丢了我梅家的人。”
淼娘和张大娘子放声大笑,淼娘笑出眼泪来,一边拿帕子擦眼角一边笑道:“我的亲娘哎,认识你这么多年,我竟不知你还是个实诚人。”
“有一说一,要论书画我还有几分本事,这绣花嘛,还是交给我身边的丫头们吧。”
张大娘子笑够了,这才道:“你爹娘心疼你,以后定会给你找户好人家,你不会做衣裳绣花也不要紧。”
渔娘也不害羞,笑道:“那肯定不能嫌弃我,我虽不会绣花,总不会叫他缺衣裳穿。”
张大娘子和淼娘闻言又大笑了一回。淼娘捂住肚皮,边笑边道:“笑的我肚皮疼,等你定亲那日,我定要上门瞧瞧你的夫婿是哪家人。”
这个嘛,那就不知道了。
三个小姐妹笑闹了一回,又说了好一会儿话,茶水喝了两壶,点心上了两回,直到末时初刻,因张大娘子要赶回家去,三人才散了。
周家的点心好吃,渔娘和张大娘子走时,淼娘送她们一人一盒新烤的酥饼。
提着一盒酥饼回家,二郎高兴坏了,喊姐姐的语气都甜甜的。
渔娘捏捏他的小肉脸,笑着问她爹:“谁写的信?”
梅长湖一边看信一边说:“还能哪儿来的信,淮安送来的。”
之前写信送去淮安打听京城的事,这事儿有结果了。
梅长湖看完信后,把信递给夫人。
渔娘凑到娘亲身边一起看,信上说大皇子确实生了场大病,御医久治不好,宫里还请了外面的大夫进宫问诊,闹得满城皆知。
折腾了许多日子,大皇子的命救回来了,身子却坏了。
“人还活着,以后只怕是个药罐子,担当不了重任。”
“大皇子不行了,那不是二皇子要出头了?”
“那不一定,大皇子是嫡长子,大皇子身子骨垮了,可大皇子的嫡子也十岁出头了,那是嫡长孙。”
二皇子母族出自世家,皇上为了稳定朝堂,扶持二皇子的可能性不大,扶持嫡长孙的可能性倒是不小。
“不管怎么说,人还活着就行。”
人活着,朝堂格局暂时就不会被打破,寒门世家的争斗也在可控范围内,波及不到南溪县。
渔娘听她爹吩咐,把信送去给先生看。
一脚踏进孙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