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言在家中后院挖了一个地道,连通辟谷之地,李言打算在灵力稀薄、暗无天日的地方辟谷,以此磨炼自身。
他跟徐婉琳说自已会在地下洞穴内渡辟谷大关,让她前三个月给他送点水果充饥,半年内就送一些水给他,半年后什么都不要给,连水都不要送,最好不要来找他,一切等三年之后再说。
徐婉琳有些担忧的问道:“三年时间不吃不喝,那岂不是要饿死?不行,我不能让你冒险,若是你出了什么意外,我也不想活了。”
李言笑着摆摆手,“不必担心,咱们夫妻俩相伴这么多年了,我是什么人难道你不清楚吗?我从不会做没准备的事。”
“可是……”
没等徐婉琳说完,李言便打断了她,他一把将婉琳搂入怀中,轻声说道:
“你可知人和仙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吗?”
徐婉琳摇摇头,李言继续说道:
“人类只有以五谷为食才不会饿死,五谷粮食就像毒品一样,一旦染上毒瘾,若不采取强制措施,这辈子都很难戒掉,没了粮食人就会死,吃了人类寿命也没增长,反观天上那些神仙,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不仅不会死,寿命个个都比凡人长,你说这可不可气?凭什么我们不吃饭就会死,而他们不吃饭,活得比我们天天吃饭还长?”
徐婉琳欲言又止,再看李言那坚毅的目光,知道自已说再多也没用,没办法,谁叫她太爱李言了。
李言进入了地下洞穴,开始了他长达三年的辟谷之旅。
前三个月一切良好,渴的受不了就喝口水,饿的难受时吃点水果,虽不太舒服,但修行哪有舒服的时候。
可过了前三月,只能强忍着饥肠辘辘的肚子,努力克制自已不去想吃饭的事,连过一星期实在忍不住了就喝点水,忍着忍着也就不那么饿了。
在过了半年,李言就有点受不了了,不吃不喝的辟谷日子太难熬了,忍个十天半个月李言还能勉强接受,可时间再长一点他真忍不住了。
李言试着转移自已的注意力,但饿的前胸贴后背,这注意力又岂是那么好转,无奈之下李言开始在心里默门所有的道藏心经,并将所有典籍中有关修行的都默念了一遍。
总之,现在还不是他释放储存在内丹能量的时候,他一直逼着自已,不能吃饭不能喝水,是自已决定辟谷,那就要做好辟谷后的一切准备。
又过了两个月,李言临近饿晕之际,连忙释放内丹中储存的一小部分灵力,灵力如甘甜的清流流向四肢百骸,五脏六腑,李言那饥饿之感渐渐消失,反而全身都获得了能量,李言觉得自已又行了,他现在至少还能再撑两至三个月。
而自已也可以尝试用精神力沟通外界,使精神世界连通现实与虚幻,达到辟谷之时神游太虚之境。
就这样,李言靠着这种方式辟谷,内部有内丹释放灵能,外部,李言则陷入神游太虚的幻觉,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
期间,李铭瑞带着他两个孩子回家看望父母,玄澈玄玫两个孩子则一个趴在李铭瑞怀里,一个骑在李铭瑞脖子上,肉嘟嘟的小脸蛋上满是笑容。
李铭瑞没找到自已老爸,就问自已老妈老爸去哪了,徐婉琳说李言正在渡三年辟谷大关,让他三年内别去打搅他。
李铭瑞识趣的点点头,他也明白辟谷大关的重要性,辟谷是飞升成仙的必经之路,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这时,小孙女李玄玫指着玄关柜的方向奶声奶气的说道:
“爸爸,爷爷站在那里干什么?”
李铭瑞和徐婉琳相继一愣,李言此时在辟谷,怎么可能会出现在家里?这会儿也没过三年啊?
母子二人朝玄关的方向看去,那边空无一人,这时母子二人突然反应过来,据说三岁以下的孩童天眼未合,能看见常人所看不见的事物。
徐婉琳瞬间疯了,她以为李言没了,孙女看到的是李言死后的鬼魂,吓得她夺门而出,想冲到地下洞穴将李言救出。
可刚到门口,她就被一股能量反弹了回来,门口处,无数精神游丝相互交织,一个人形显化出来,一道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的虚影没入精神游丝交织形成的人体。
“婉琳,你要去哪儿?不要冲动!”熟悉的声音在徐婉琳耳畔响起,她抬起头,晶莹的泪花的在眼角涌出。
人形正是李言,李言迈步走向李铭瑞面前,拍了拍肩膀,说道:
“不错,有了孩子后明显稳重了不少,也没想以前那样羞涩,修为应该也快入内丹了吧!”
“爸,您这是?”
“哦!为父可不是死了,而是处在辟谷阶段神游太虚,为父踏足现实虚幻之间,以此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现在辟谷的只是为父那具空荡荡的肉身,等三年期限一过,为父就成了。”
“吓死我了,老妈刚刚一惊一乍的,我还以为老爸您没了。”李铭瑞松了口气,拍拍胸脯说道。
李言一拍脑门,“小兔崽子,皮痒了是吧!这么期盼为父死,咋滴?为父死了你就能继承家产了是吧!”
“爸,我不是这个意思,爸,您听我解释啊!”李铭瑞连忙抱着头躲开求饶。
李言又来到孙子孙女面前,把两个孩子肉嘟嘟的小脸蛋揉了又揉捏了又捏,随后转身说道:
“好了,我该走了,这具假身在人世撑不了大久,若日后你们听到地下有各种奇怪的动静,不要惊讶,那可能是我的肉身失了一魂一魄陷入癫狂的状态,等再过两年多我就恢复了。”
说完,李言身形瞬间崩溃,化作点点星光消散,只留下原地一脸懵圈的母子二人,以及两个被捏脸捏疼哇哇大哭的孙儿。
李言继续进行神游太虚,所谓太虚,太就是大,虚指得就是空间,太虚就是广阔的空间,也就是世界本源,也可以意为浩瀚无垠的宇宙。
庄子曾在南华真经也写过:“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黄帝内经中也有关于太虚的描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就是最好的证明。
神游太虚其实就是出现了幻觉,精神游走于现实与虚幻之间,探寻世界之秘,而在李言眼里,原本外界矗立的一座又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