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孩子也死了。不过居伊倒是时来运转,设法得到了老熟人理查的支持。
在科穆宁王朝时期,塞浦路斯是东罗马的地盘。而最后一个强势的皇帝曼努埃尔死后,全国的贵族又开始了紧张刺激的大乱斗。塞浦路斯的总督伊萨克·科穆宁趁机宣布独立,自封为皇帝。他和意大利、东地中海等处的海盗们混在一起,借助塞浦路斯的丰厚财力,招募了一支海上力量,击退了前来讨伐的中央军,维持了独立的地位。
此后,“皇帝”伊萨克就当起了海盗头子,率领一众好汉在塞浦路斯聚义,到处打劫船只,绑架富商,做起了没本钱的买卖。而海上力量弱势的埃及人,和他一拍即合,雇佣他去打劫十字军的舰船,让他实际上成了私掠承包商。
不过很快,伊萨克就碰上了硬钉子。理查这时已经成了英格兰的国王,带着大批军队和随员,包括自己的未婚妻、妹妹等人,正在前往圣地。中途,英格兰船队遇到风暴,几条船失散了,里头正好包括载着十字军贵族家眷的这艘。
而贼性难改的伊萨克发现有富婆可以抢,立刻劫掠了这几条船,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把理查的未婚妻和妹妹也给打劫了。
家里女眷又被人爆金币,让理查非常愤怒,当即转头攻打塞浦路斯。虽然之前能击败中央军,但伊萨克的希腊军队和海盗兄弟,依然远不是“狮心王”手下英格兰正规军的对手,很快被打的大败,自己也被抓住,不久死去。
理查虽然占领了这里,但却发现这地方终究不好管理。几经转手之后,在他的介绍之下,居伊最终取得了塞浦路斯岛,继续在岛上自称耶路撒冷国王。
居伊死后,吕西尼昂一系继续控制着这座岛屿,不但继续保持着耶路撒冷王国的称号,还从神圣罗马帝国那里,得到了塞浦路斯国王的头衔,这二者也一直延续到近二百年之后。
不过,王国的后继者们,只在残暴和卑劣上继承了自己的祖先,却没有他们的狡猾和强大。他们也没有学会岛上希腊人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倒是和希腊人一样,整天内讧不止。
这种情况自然让其他势力趁虚而入。热那亚商人在冲突中获得了许多特权,乃至拥有了独立于塞浦路斯王国的殖民地。岛上的反抗力量不是热那亚的对手,而国王的继承人干脆就长期在热那亚当人质。
这种情况,自然引起了威尼斯的强烈不满。
在巴西尔三世统治后期,意大利和达尔马提亚都陷入战争的时候,威尼斯为了挽救局面,和紫帐汗国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其中,就包括塞浦路斯的问题。
在那个时候,岛上处于统治地位的法国贵族,正在内乱之中。一部分贵族拥立了先王的女儿,另一部分则拥立先王的弟弟。两人一个自称耶律撒冷女王,一个自称塞浦路斯国王,在小小的半个岛屿上,斗的不亦乐乎——岛屿另一半是热那亚的,他俩都不敢惹。
于是巴西尔派刚结婚的儿子约翰等人,率领军队去攻击那里。在威尼斯船队的支援下,联军轻而易举地赶走了热那亚人,击败了两个儿戏般的势力,占领了全岛。两位陛下也都被抓了起来,流放到诺夫哥罗德去了。
打着罗马旗号的约翰,和他的希腊妻子,受到了岛上希腊人的热烈欢迎。一些不喜欢热那亚人的意大利商人,也对此大力支持。有人建议说,耶路撒冷国王这个头衔,象征意义很大,可以考虑保留着。
但巴西尔认为,罗马元首不需要也不应该去兼任任何其他头衔,无论它是某个地方的领主贵族,还是某个族群的首领与国王。因为罗马和天父一样,是兼具唯一性与至高性的。任何一个地方区域,任何一个部落与民族,都是居于罗马之下的概念。因此,其他头衔也没有任何意义。
尹大牧首也专门论述了圣地的问题。他认为,追求耶路撒冷是没有必要的。天兄并不因为身在耶路撒冷而变得神圣,反过来也是一样。作为人,他身份的关键在于罗马人,而非耶路撒冷这个城市;作为神,他的神圣性也是和罗马这个概念相互绑定的,而不是人为确定的某些圣地。
因此,可以说,罗马人和罗马政权在哪里,哪里就是罗马,哪里就是圣地。除此之外,其他的地方,不过是些噱头而已。去敬拜一下,教会也不会管,但教义原则上的问题,还有对高层的礼仪制度要求,是不能松懈的。
而且,这个耶路撒冷的国王,是阿勒曼尼国王和罗马主教,相互勾搭在一起,才给编出来的。而这些,当然没有经过罗马的批准,也没有通过妥善的程序。所以,实际上也是无关紧要的。
所以,紫帐汗廷最后直接宣布,取缔塞浦路斯和耶路撒冷价国王的头衔。不但宗室不能接受这些称呼,大小官吏也必须注意。这个习惯,同样一直保持到了现在。
这座岛屿本身,也很有意义。一方面,这是紫帐汗国更进一步深入地中海东岸的跳板,另一方面,它也十分富庶。虽然面积不大,但这里从古典时代开始,就出产小麦、橄榄、奶酪,岛上还有铜矿可以开采。
由于这个岛屿处在红海——地中海航线的要道上,而这年头,只要关系到东方商品的地方,就没有不富裕的。单靠对转口商品收税,以及转运东方的丝绸香料等等进口物品,就已经能让这里成为整片地区最富庶的地方之一。
到12世纪末,东罗马彻底走向衰落的时候,塞浦路斯和克里特两座岛屿,居然就能提供中央岁入的一半之多,可见这里的财源有多广大。
而现在,又是几经周转,这里的财富也再次集中到了富婆手里,就看这回是怎么发展了。
新月份了,求票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