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向罗斯福求救。】
【于是一份数量惊人的军火清单,被交到了罗斯福手中,而罗斯福身边的所有人,都反对这个计划。】
【他们担心英吉利人,拿了援助也逃不过,亡国的命运,最后只会把这些军火,白白送给德意志人,更何况美利坚也在重振军备,正是急需之时。】
【我感到非常遗憾,我想我们没有能力向英吉利提供任何帮助,马歇尔的话,反映了当时的普遍观点。】
【但他惊讶的发现:罗斯福不仅不听,还执意要把最先进的武器,也卖给英吉利,其中包括12架b17轰炸机。】
【这是美利坚当时最顶尖的战略轰炸机,一共也只有52架,罗斯福竟然要卖出去接近1/4。】
【这会严重削弱我们的防御能力,马歇尔警告道。】
【和他持同样观点的人还有很多,包括罗斯福的军事顾问、国会议员,以及陆军部部长他们都坚决反对,出售任何军需物资。】
【沃尔特将军就更不客气了,他说,每个参与这笔武器交易的人,都该被吊在电线杆上示众。】
【但罗斯福对这些反对声置若罔闻,因为他明白,英吉利实在太重要了。】
【只要英吉利尚在,美利坚就能以英吉利为跳板,对欧洲战场发起攻势,4年后的诺曼底登陆,就正是如此。】
【但如果英吉利也沦陷了,美利坚在欧洲,便再无立足之处。】
【面对德意志和日苯,日益收缩的包围圈,只能困死于美洲孤地上。】
【罗斯福在自己的半年局势分析中写道,如果美利坚能向英吉利提供军火,英吉利就能坚持到1941年初,法国也会在北非抵抗,而日苯也不会轻举妄动。】
【所以在援助英吉利这件事上,罗斯福力排众议,乾纲独断。】
【他动用了他的一切权威,逼迫军方将领保持沉默,按照规定,只要武器被认为是多余的,就可以卖出去。】
【罗斯福逼着马歇尔承认,即将运往英吉利的那50万支步枪、76000挺机枪、895门大炮、93架轰炸机、还有1亿发子弹,统统都是多余的。】
【马歇尔愤愤不平的说:在我的一生中,这样的言不由衷,口是心非还是第一次。】
当看到这,无数人顿感好笑。
一场世界大战正在进行,美利坚既然已经准备参战,那又何来武器多余?
不过,他们也深知,对外军售是极为重要的一步。
正如天幕所说的一样,保住英吉利,这就让美利坚保留了,登临欧洲战场的窗口。
反之,则会让美利坚被困死在美洲大陆。
到那时候,孤立主义,怕是要真变成,物理意义上的孤立了。
“如此大手笔的出售武器,无异于参战,希特嘞不会放过他。”
“这下,美利坚是真的不能置身事外了。”
看着天幕,古人更加好奇接下来的发展。
【虽然搞定了马歇尔,但是到了最后发货的时候,陆军部长伍德林,拒绝签字,试图做最后一搏。】
【罗斯福听说后,以总统的身份,向他下达了,最直接的命令,伍德林只好照做。】
【就这样,手无寸铁的英军,拿到了来自美利坚的武器。】
【丘吉尔的几乎所有需求,都得到了满足,只有一个东西例外,驱逐舰。】
【在英吉利海峡上,驱逐舰很适合用来防范德军。】
【但英吉利此前已经损失了超过一半的驱逐舰,而新的驱逐舰,又要等到1940年底才能下水,那个时候希特嘞,早就打过来了。】
【丘吉尔只好向罗斯福求援,一开口就是50艘,装备差点无所谓,数量得管够。】
【罗斯福也不会做亏本的买卖,他让丘吉尔拿8个海外军事基地来换,租期99年。】
【丘吉尔根本没得选。】
【德意志的威胁迫在眉睫,除了美利坚,谁又能一口气,拿出50艘驱逐舰呢?】
卖了步枪大炮还不算,美利坚紧接着,还拿军舰,换到了美利坚的军事基地!
“人才!这是个人才啊!”
“罗斯福太有眼界了!人家英吉利在欧洲大陆上,打的如火如荼,他在一旁卖军需,赚的盆满钵满!居然连人家的海外基地,都买来了!”
“这无异于开疆拓土啊!”
“美利坚孤悬海外,虽然远离了战场,免遭殃及,但是同样的,因为离得太远,也缺少机会插足进去。”
“可是现在好了,有了海外的基地,那就等于多了一块跳板,这笔生意太赚了!”
“没有辜负美利坚百姓,打破祖宗之法,第三次将他送上总统宝座!”
众人看的惊叹连连。
站在旁观者的视角来看,美利坚拥有罗斯福可谓是太幸运了。
就只是付出了一些军事物资而已,没有填进哪怕一条人命,就这么轻飘飘的,隔岸观火,发着战争财!
简直不要太爽!
打仗是为了什么?
为的不就是利益吗?
可是现在,他找到了一条,不用打仗,就能获取利益的渠道。
并且还为美利坚将来亲自参战,争取到了机会,以及最重要的海外基地。
如此一通交易下来,罗斯福的声望恐怕更高了吧?
众人如此想到。
【但就是这么一笔,对美利坚非常划算的交易,却在美利坚国内,遭到了大量反对。】
【孤立主义者警告说,向交战国出售海军战舰,就是战争行为。】
【海军上将斯塔克,也向国会作证,这些驱逐舰,对美利坚国防是必要的。】
【罗斯福无法说服国会批准这场交易,他只好挺而走险,让司法部长在法律条款中,寻找证据。】
【证明他作为美利坚总统、陆海军总司令,可以直接达成这场交易,而无需经过国会同意。】
什么?
这样大赚的买卖,他们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