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唐劫,终于脱胎换骨,完成由凡至灵的最后转变。
新生的灵躯如一个初生的婴儿,虽然还保留着成年人的模样,本质上却已与婴儿无异,急需成长。
成长总是比死亡更加困难,因此灵体的成长时间也更甚于凡体的衰老与死亡期。
这段时间也是重塑灵躯最重要的阶段,外部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了灵体未来的纯粹程度,灵体的纯粹程度越高,其实力与未来发展的潜力也就越大。
能够在水月洞天这样的环境中重塑灵躯,无疑是每个修者都向往的。
可惜唐劫的时间不够,这重塑灵躯的时间,也就还剩十天了。
十天的时间,对于灵躯漫长的重塑需要而言,终究是太短了些,对此唐劫也只能苦笑着安慰自己:“有总比没有好,再说领悟了一点生命之道,也算值得了。”
灵体新生时,唐劫对生命之道终于有所领悟,因此心神归体的一刻,也在无形中影响了自身。生命之道是生机之道,因此那一刻,这副灵躯首先便有着远超常人的旺盛生机。
若以实际些的说法,便是寿命大幅度延长。
凡体因为终将死去的缘故,能活多少年并无意义,而修成灵躯后,修者的寿命就有了意义,首先就是生命大幅延长,一般达到千年。
当然,这是无损耗的千年,经年累月的战斗,暗伤,修炼时的走火入魔都可能折损生命力。
除此之外,一些强大的法术也可能和生命力有关。
正因此,修者的生命是不能与境界完全挂钩的,从另一角度讲,他们的生命就是一种可消耗的资本,生命越长,则资本越高。至于说之前的凡体,那是连消耗的资格都没有。
因此修界中不乏境界高寿命长的人比境界低寿命短的人先老死,其原因就在于他们过多消耗了自己的资本。
如罗涵真,他便是将这资本消耗殆尽。
而唐劫,他则刚刚拥有这新的资本。
在重塑灵躯,获得千年之寿的同时,因为悟道生命的缘故,他的寿元更是直接多涨出二百年。这还只是开始,以后再有类似的增长,领悟生命之道的人都能获得更多的生命,这就是悟道生命的好处,简单而直接。
千年的灵躯仅是开始,随着灵躯的成长,寿元还会继续增加。
一般而言,真正完整的灵躯,普通修者可以提升到一千八百年左右的寿元;若是在这水月洞天中成长为完整体,则可提升百分之三十,也就是两千四百年寿元的地步;至于唐劫这类领悟到少许生命之道的则再提百分之二十,即两千九百年左右,再随便来点增加寿命的灵药,也就到三千年寿了。
可惜这终究只能是想想。
三枯劫又有一个称号叫三十年劫难,就是说此劫在正常情况下需要三十年光阴方能度过。
其中由生入死,凡躯死去需要五年时光;由死入生,灵体成长需要二十五年时光。
二十五年,即为二十五岁人生,也就是一个人最年轻最辉煌的时刻,也就是完整的灵体。
唐劫在水月洞天能以六十日时间做到由生入死,还是托了三株灵药的福,如今药已尽,时间无,十日光阴,终只能小做迈步。
不过唐劫对此也已是彻底想开,不再追求极致,大不了就是止步六百米,出去后再修行二十多年嘛。于修者而言,二十余载也不过是弹指光阴,不足为奇。
就这么想着,唐劫继续修炼。
十日时间须臾即过。
这一天,是唐劫来到水月洞天的一百零三天,也是他能够留在洞中的最后一天。
按照规矩,等时间结束后,唐劫将被自动传送离开水月洞天。
唐劫依旧在平台上打坐。
或许是知道临行将至,唐劫虽在修炼,心思却有些不属,其实只是在借此静静等待着传送的到来。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
期待的传送却一直未到。
水月洞天无日月却有天光。
光起而作,光暮而歇。
唐劫看着这天光渐暗,农堂弟子渐渐散去,整个山中又止他一人,却还无人传他离开。
心中诧异,想了想终是对天道:“弟子唐劫,进水月洞天一百零三日,时间已满。不知前辈为何还不传送离开?”
片刻,穹顶天际已传来那猴子的笑声:“嘻嘻嘻嘻,若是时间到了,你眉心印记自会传你离开。既不送你走,自是时间未至,你又如此着急作甚?当然,你若想走,咱家也不留你,是去是留,悉自尊便。”
唐劫呆了呆,心想难道是自己算错了时日?
可是这不可能啊,他自来到此洞,每天时间都清晰记得,他又是领悟智慧道的人,断无可能连这种事都记错。
难道是那猴子忘记扣他那十天?
但是不可能啊,当时他可是亲见那猴子出现,对着自己眉心印记一点说十天已扣的。
等等……
唐劫脑海中灵光一闪。
长吸了一口气,唐劫道:“既如此,敢问弟子还能在这洞中逗留多少时日?”
那猴子先是滞了滞,随后发出一声“哎呀呀”的叹息:“算你小子精明,这次算是问对问题了。你何不自己看看你那印记。”
说着一道天光骤然从空中落下,那光若有实质,出现在唐劫眼前,渐渐竟凝聚出一个镜面。
然后唐劫看到,镜中的自己,眉心处一片闪亮。
他清楚的记得,这闪光代表着自己入洞时的天数。
光芒越盛,则天数越多,并随着滞留时日而渐渐黯淡,当彻底无光之日,便是被送离洞府之时。
就在昨天,唐劫还感觉到自己的眉心印记已黯淡到几无一丝光华,这一刻却是光辉盛放一如正午骄阳,比诸自己当日入洞又不知光亮了多少倍。
“这是……”
“嘿嘿嘿嘿!”那猴子的贱笑声已再度响起:“还能是谁,自然是那罗涵真为你留下的贡献。”
尽管已有猜测,唐劫还是心头剧震:“罗前辈!”
那猴子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