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母忙碌了半天,饭终于好了。
她端着一大盘热气腾腾的食物,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缓缓走到韩信身旁,轻轻地将盘子放在炕上的小桌上。
“孩子,快尝尝,看看漂母的手艺有没有退步。”漂母笑眯眯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慈爱。
韩信坐在新打的炕上,感受着从炕面传来的阵阵暖意,心里不禁感叹这炕的神奇。
他拿起筷子,先夹起一块煮土豆,放入口中细细咀嚼。
那土豆口感软糯,味道香甜,让他瞬间被这新奇的美味所惊艳。
“哇,这土豆太好吃了!我以前从未尝过如此美味的东西!”
纵使韩信后来“兵仙”之名何其有名,此时的他还只是十九岁的少年。
少年心性,他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不可思议的表情。
他又夹起一块炒土豆丝,放入口中。那土豆丝脆爽可口,搭配着漂母特制的调料,味道更是鲜美无比。
那调料红艳艳的,也让人上瘾不已。
想来也是那仙人提供给大秦的吧。
他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
“漂母,您真是太厉害了!这土豆无论是煮还是炒,都如此美味!”
韩信由衷地赞叹道。
漂母听了,笑得合不拢嘴:“你喜欢就好,喜欢就好。来,再尝尝这豚肉,也是仙人教的新做法,保证让你回味无穷。”
韩信夹起一块豚肉,放入口中。那豚肉经过漂母的精心烹饪,已经变得香嫩多汁,没有丝毫的怪味。
他细细品味着,脸上露出了陶醉的表情。
他一边吃着,一边环顾着四周。这温暖的炕、美味的饭菜、还有漂母那慈祥的笑容,都让他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这还是在父母都去世之后,他吃的第一个饱饭。
以往他来蹭吃蹭喝总是怕漂母没的吃,今天他亲眼看过今年的收成之后,才放心的吃了起来。
吃完饭后,韩信坐在炕上,双手捧着热水,眼神中依然充满了对大秦变化的震惊和思索。
“这大秦的变化真是太大了!仙人的出现,简直太离奇了……”
想到这里,他拿起桌上的信,那是刘邦写来的。
刘邦是他在半年前认识的,当时他们都在被通缉。
一起戏耍过衙役,两人因此相识。
他在信中告诉韩信,他正在龙川县有事一叙,希望韩信能够前来相助。韩信心中一动,
他知道,这或许就是他一直在等待的机会。
然而,想到自己目前的处境,韩信又不禁皱起了眉头。
自从去年开始,他就因为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被通缉。
为了躲避官府的抓捕,他不得不四处躲藏,低调行事。
如今,虽然有了刘邦的邀请,但他又怎能轻易离开这个安全的避风港呢?
夜幕降临,韩信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他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心中充满了矛盾与挣扎。就在这时,他听到了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紧接着,漂母推门走了进来。
“韩信啊,你今晚怎么还没睡?”漂母关切地问道。
韩信坐起身来,苦笑道:“漂母,我……我在想一些事情。”
漂母坐在床边,拉着他的手,温柔地说道:“孩子,我知道你心里苦。但你要相信,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总会有解决的办法。”
“就像你当初来到我这里时,一无所有,连件保暖的衣服都没有,但现在,你不也挺过来了吗?”
韩信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感激的光芒,“漂母,谢谢您。如果不是您,我可能早就死在某个角落里了。”
漂母摇了摇头,“唉,也是我们有缘。”
韩信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说道:“漂母,我想跟您说件事。我收到了一封信,我想去外面走走看看。”
漂母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她拍了拍韩信的手背,说道:“孩子,你去吧,我相信你一定能够闯出一片天地的。”
“对了,张屠夫家的小儿子就去学校读书了,似乎是官府主张的,好像要多读九年。”
“听说束脩全免,而且能当官呢!你不是喜欢看书嘛,不如去学校看看,不过办的最好的就是咸阳的。”
韩信心中一动,他对此也很感兴趣。
半夜,韩信躺在穿上他回忆起儿时读书的场景,那时他虽家境贫寒,却对兵法战策情有独钟。
常常借着微弱的烛光,研读《孙子兵法》、《六韬》等兵书,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指挥千军万马,平定天下。
或许这次,他可以去咸阳看看。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小院的每一个角落时,韩信已经收拾好了行囊,准备启程。
漂母站在门边,手里提着一个包裹,里面是她精心准备的食物和衣物,还有一块她亲手缝制的护身符,寄托着她对韩信的无限祝福与祈愿。
“孩子,这是我连夜为你准备的,路上记得吃好喝好,照顾好自己。”漂母的声音带着几分哽咽,眼中闪烁着泪光。
韩信接过包裹,心中一阵酸楚,他深深地鞠了一躬,感激地说:“漂母,您的恩情,我永生难忘。等我回来,一定让您过上最好的日子。”
虽然漂母不是他的母亲,但是也如同亲生母亲一样。
漂母笑着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泪光,却也满是欣慰。“去吧,孩子,我会在这里等你,一直等你。”
韩信转身,踏上了前往龙川的路途。
没错,他要去咸阳之前打算先去龙川见刘邦。
一路上,他风餐露宿,却从未有过一丝退缩。
经过数日的跋涉,韩信终于来到了龙川县。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与他之前所经历的逃亡生活截然不同。
他按照信中的指引,找到了刘邦所在的西瓯族人的村子。
刘邦见到韩信,显得格外高兴,他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