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地球引力,用化学燃料燃烧,一枚一枚火箭这样的发射方式搞航天,费时费力费钱。
这些问题摆在任何国家面前,那都是巨大的难题。
地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除了阿美莉卡和我们,还有大毛子,这些问题更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光是成本这一块就把它们给卡死了,玩不起。
哪怕强如大毛子,也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都快玩不起了。
至于赵默小时候还多次听过媒体吹嘘的欧空局,2008年奥运会之后逐渐的消失在了视线中,没人提了。读者意林老祖的加强针都没用,因为彻底摆烂了。
对于我们来说,一天一发射,一天几次发射,看着无比的轻松,让全世界其它任何一个国家都破防了,然后彻底麻木了。
但其实,同样成本巨大,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负荷和压力。
现在的能源已经接近无限,非常的廉价,一切的工业品、乃至于生活用品的价格都被打下来了,近乎于白菜价。
但是,白菜价那也是价啊,积少成多之下,依然是一笔巨额的财政支出。
特别是在大规模建设月球基地,下一步还要从月球上大规模挖矿、从其他星球上挖矿回来的当下,这笔支出我们都是咬着牙在弄的。
一两百吨的载荷能力,发射卫星、空间站、搞载人登月还行,大规模运输物资去月球,大规模从月球和其它星球挖矿回来,这就力不从心了。现在搞个月球基地都得一天一次或者一天几次发射,这种频率搞个一两年、甚至三四年还行,一直这样搞怎么受得了?
所以,开辟新的、更高效的运载方式就成了必然。
眼前这台稳定输出7000吨推力的发动机,就是下一阶段我们的新的、更高效的运载方式。
只需要一台这样的发动机,我们就可以制造出可以运输上千吨物资的航天飞船。
上千吨什么概念?
一次飞到月球,相当于我们发射近十次长征五火箭!
付出的成本,不过是些许的折损以及氦三罢了。相比起十枚长征五火箭的造价以及发射过程中的一系列成本投入,那是便宜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优化设计方案,多堆几台发动机,造更大运载能力的航天飞船,运送几千吨甚至上万吨物资的那种超大家伙,一次飞过去,我们都可以建造好几個月球基地了!
望着显示大屏幕上的7000吨推力这个数据,快要退休的航天阮民、科技唐尧,都看得呆怔在了原地,眼睛死死的盯着,好半晌都没有任何反应。
直到江院士流着眼泪说道:“没想到有生之年我还能见到这样的东西,我太幸运了~”
阮民和唐尧两人才回过神来,然后激动的哈哈大笑了起来,难以自已。
哪怕他们两个人的年纪加起来都快130岁了,哪怕两人身居高位,哪怕他们是最早一批知道“核聚变发动机”设计方案的人,此时也是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眼前的这个推力数据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太强了!
强到了不可思议的那种程度!
“有这种推力,我们的火箭都完全没必要存在了~”
等到恢复平静,阮民忽然说了句,脸上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神情,有兴奋、有期待,也有失落和黯然。
他知道,从今天起,航天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他在这种发动机设计之初就想到过,毕竟谁都知道有“航天飞船”这种东西之后,航天火箭肯定是要淘汰的了。但这一天就这么到来了,到来的如此之快,他还是有些意难平的。
想当年他们搞航天的是多么苦啊~
作为航天领域的老人,他是经历过整个航天时代的。从小接受教育说我们航天落后,长大自己干航天了才知道有多落后,然后就是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
他在航天口发光发热的时候,也是我们刚刚有起色,但突然又进入至暗时刻的那些年。爆炸事故都出了好几起,国际上的火箭订单也都丧失殆尽,前途一片茫然。但他和其他人一起,没有退缩,而是比以往时刻更加的拼命,卯足了劲要把我们的航天事业干起来。
终于,2008年之后,我们的航天事业开始了腾飞。
终于,我们的航天事业等来了赵默这个前所未有的牛人,解决了推力的问题,开启了我们的大航天时代、月球时代。
终于,我们的航天完成了载人登月,登顶了世界第一,我们也即将完成月球基地建设,即将进入宇宙大航海时代……
在这个时刻,伴随着我们从弱小到强大,从落后到领先的航天火箭方案,命运突然间戛然而止了,这种感受无疑是非常复杂的。
“是啊,有了这种发动机的航天飞船,搞航天都简单了起来,运输物资去月球变得轻松了,从月球挖矿回地球也轻松了,释放卫星那就更不用说了,飞到外太空释放无人机蜂群一样快速的释放出去,一次性就可以释放几千颗几万颗卫星~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唐尧也是一脸的感慨,不过更多的还是兴奋和期待。
很明显,我们的航天发展将再次提速,而且是指数倍增。
“一个事物不可能永远处于巅峰,盛极而衰是万事万物的运转规则,现在我们航天火箭方案走到了巅峰,航天也是时候进入下一个全新的阶段了,这也是自我突破,破而后立了~”
赵默笑着说了句。
绝不对已有的成绩留恋,不断的突破,推动整个社会的科技发展不断向前,这才是长盛不衰的秘密所在。一直维持在高位不往前走,然后还试图阻止别人也往上走,下场只有下坡路,然后自我崩溃,于是盛极而衰。
古代的王朝发展、现在的阿美莉卡,莫不如是。
晚上,众人举行了一次小型的庆功宴,央视的采访团队记录下了这一幕。
随后,相关的领导们走了,赵默和江院士、李院士以及研究人员没有走,而是继续在这边蹲守测试。
直到一周后,确认并解决了试验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又探讨并优化调整了一下“第一代航天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