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总管,万岁爷吩咐,叫魏珠养好了伤,早些回来伺候。”
梁九功自打脸上的伤好了,再没了先前那股子大总管的架势,反倒更用心办差。
这会子正监督太监们,仔细收拾皇上回宫的物什。
闻言他心下一惊,紧紧盯着方荷问:“万岁爷亲口吩咐的?”
这是看重魏珠,还是又敲打他?
可他这些天夹着尾巴做人,连大臣们的银子都不敢收……难道是从外头回来的顾问行说了什么?
梁九功鼻子都要气歪了,他就知道这老匹夫不是个好东西,既担了外头的差事,还瞎掺和御前的事儿,是打算做前朝太监不成?!
好在方荷不敢把锅往顾问行头上扣,太监尤其是大太监,都狠着呢。
她只嗫嚅道:“万岁爷只说乾清宫的奴才,不能浪费朝廷的银子和粮食,叫早早收拾好了,滚回宫好好办差。”
反正她说饶恕奴婢的时候加了个等,以康师傅那么好使的耳朵,肯定听到了。
没反对就是默认嘛!
梁九功:“……”这确实像主子爷说出来的话。
他不敢违拗主子的吩咐,只能捏着鼻子叫人通知魏珠滚回来,收拾收拾准备回宫。
*
可仔细一琢磨吧,梁九功到底心里有些忐忑,生怕自个儿哪儿没做好。
要是真叫万岁爷厌弃,以他在御前多年知道的事儿,绝对没有活路。
及至夜里伺候康熙就寝的时候,他便抢了陪寝宫女的活儿,细心给康熙更衣,伺候着放下幔帐。
趁着主子还没睡着,梁九功小心翼翼试探,“万岁爷,已经听您的吩咐,叫魏珠那小子回来了。”
“他先前的错已经受了罚,想必知道错了,可要叫他跟李德全一样,近前伺候?”
康熙愣了下,“朕——”
只说了一个字,他蓦地顿住。
仔细一回忆先前跟方荷说过的话,康熙喉结上下滚动,尽量咽下嗓子眼的刻薄,平静地否了梁九功的建议。
“不必,等稳当些再近前伺候不迟。”
顿了下,他又吩咐:“乾清宫其他宫人也是,你、瞧、着不稳当的,就先不用进殿伺候了!”
梁九功听出来主子爷加重的三个字儿,顾不得多寻思,心下狂喜应了声嗻。
当然,他不是听不出主子话里的异样。
可只要他还是主子最得用的奴才,即便有什么不妥,他巴不得等合适的时候,替主子‘分忧’呢。
等梁九功出去后,殿内渐渐安静下来,康熙运了运气,还是没忍住被气得无声呵了出来。
好样的,怪不得方荷往常在御前都言简意赅,今儿个一反常态,呜呜渣渣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也秃噜了个干净。
这是打量着叫他听烦了,打马虎眼呢。
他多少年没吃过这种哑巴亏了,可试探却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叫他丝毫升不起杀了方荷泄愤的念头。
这还真是……鼠有鼠道,诚不欺人!
*
等回到乾清宫,还有两天就中秋节了,魏珠才找到机会跟方荷说话。
“阿姐,你先前怎么叫万岁爷同意我回御前的啊?”魏珠格外不解,也有些担忧。
“万岁爷没叫我进殿伺候,你教我的那些一点都没用上,倒是李德全打听过,我说不知道,他天天跟要吃人一样。”
想起这几日李德全故意派给他的杂活儿,还有对方荷的冷言冷语,魏珠压低了声儿叮嘱——
“阿姐你……你要做了什么,可别瞒着我和干爹,回头要是真惹恼了万岁爷,咱们所有人的头都不够砍的。”
方荷还是往常那副安静老实模样,一脸无辜,“叫你回御前是万岁爷吩咐的,你本来也没被撵出去不是?”
“就我这胆子,上进都不敢自己来,要辛苦你奔前程,我能做什么呀?”
她只不过瞧出自己对康熙有用,又不叫玩儿虚的,只能在御前坦白从宽嘛!
在五星酒店做大堂经理,不只要跟酒店大部分的部门打交道,还要直面客户,为保证服务质量,最要紧的不是多能干,而是心细。
康熙问她是否知罪,她就发现了微妙。
虽不知道为什么,可这狗东西在pua她诶!
先不说行为狗不狗,皇帝pua一个宫女,她抖着胆子抬头看的那一眼,也没看出康熙对她有什么想法。
除了她有用,还能图啥?
皇上能用的人那么多,却费劲巴拉威胁她反省,还不许她留、在、行、宫,这用处得她拼命都说不准。
闺蜜耿舒宁跟她说过,所有追捧甲方爸爸的彩虹屁和没脸没皮,都是宰甲方得付出的利息。
还不定能不能出宫,想起来她就怄得慌,提前跟可能宰她的霸霸收点利息怎么了?
她反过来叮嘱魏珠,“不用担心我,秦姑姑说我犯了错怕万岁爷瞧见我不高兴,只叫我继续烧水,我就老老实实待在茶房,哪儿也不去。”
“你好不容易回御前,冒尖儿的事儿缓一缓,就把梁总管和李德全当祖宗伺候,脏活累活别等着吩咐,有眼色点抢着做,能平安留下最重要。”
“我瞧着皇上是个福寿绵长的,日子还长得很,只要你练好了本事,总有爬上去的那一天,万不能再莽撞了。”
魏珠仔细打量方荷一番,见她很平静,也只能乖乖应下来。
“阿姐放心,梁爷爷根本不搭理我,我见了李德全一口一个哥哥叫得可亲热了,他们逮不着机会再害我!”
方荷:“……”这差了辈儿了吧?
*
很快就到中秋这日,天不亮开始,前朝后宫就都热闹起来。
往常妃嫔和阿哥们过生辰,康熙最多就是赏赐些东西,过去陪着吃顿饭打发了。
这还是方荷穿过来以后,第一次碰上大规模的宴会。
后宫如何方荷暂且不得而知,但乾清宫这一日的早朝很快就散了朝。
上书房也没开,还没散朝的时候,大阿哥胤禵和太子胤礽都带着弟弟们等在弘德殿偏殿,等着皇上一起去给老祖宗请安。
再过十日就是太皇太后的寿辰。
过去一直在打仗,国库也紧张,孝庄一直都带头节俭,不是整寿,不叫大办。
去岁从郑氏那里收回来的战利品送上京城之前,太后生辰都没叫大办,只在乾清宫举办了个简单的家宴。
康熙是个孝顺的,觉得今岁还算风调雨顺,国库的紧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