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都市言情>欺神女> 26、同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6、同乘(2 / 2)

香气浸绕。

戚兰一臂被他捉住,手指勾着他的衣袖,另一手不稳地扶在车壁上,关节冻得微红,只由指尖抵着用些力气。

齐瞻又牵引着她与他并肩坐下,手下松了力气,停了一息才收回手。

戚兰鼻息微颤,自觉自己此刻颇有些狼狈,将手臂朝身侧收了收。

还热麻麻地痛。

这倒是果真不能拒绝,只愣了片刻,便被半拉了上来。戚兰启唇欲言,齐瞻却在她开口前说:“神女,行动太慢,朕最见不得如此。”

戚兰便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上下车马相扶算是极寻常的礼仪,他方才最多也只是多拉了她一把,的确也算不得冒犯。只是力气太重了些。只是如此而已。戚兰竭力将自己的注意力从方才的事上转开。

齐瞻瞧她将眼睫垂下,便知她又自己把自己说服了。即使是在天禄阁之事后,只要他给出说得过去的理由,她都愿意按压下她自己的情绪。即使本能地想要躲避他,她也没有记仇怨恨的想法。齐瞻想要嗤笑,勾了唇角又失了心情一般放下。

御驾缓慢行进,齐瞻抬眼,目光落在戚兰耳下的明珠之上,洁白润泽的明珠坠在细腻肌肤下,随着车驾晃动,与水色下颌要触不触,看得人不耐烦。她总是戴这些琐碎之物。

“神女的耳饰晃得朕眼睛疼。”

戚兰本来不想在彼此距离咫尺时与他说话,但他这样说,她又不能沉默无为以对。

不过珍珠而已,晃眼实在不知从何说起。

戚兰蹙眉,侧头对上齐瞻的双目。

长睫下的眼睛血丝断错,一眨不眨地盯着她耳下:“摘了。”

戚兰无法细究他的用意,只依言转过脸去避开他的视线,分别抬起两手摘下耳铛。

她的手露在夜风里久了,白皙的关节泛红不褪,算不上熟练地摸索着耳垂,片刻后才摘下。

帕子不在身上,便将两颗明珠握在手心。

只不过她与齐瞻坐得实在近,衣带相覆,呼吸可闻,有意转开脸,还是能清晰能察觉到他的目光。

既然晃眼睛,又为何要盯着看她取下。

戚兰一边想,一边心口鼓动,掌心发热,与明珠相触,沁出细微的湿润。

浓沉的龙涎香萦绕在鼻尖,齐瞻再未说话,耳边只余车壁灯铃声、夜风吹拂声与马蹄哒哒声,还有轻微的,不知是谁的呼吸声。

灯烛的暖色也沉沉,一切都绵长无尽一般,将她拥在昏惑的纷乱思绪中间。

璧月宫和宣室本离得近,路途却仿佛极漫长,御驾停稳后,戚兰尚自恍惚,齐瞻已经先她下了车驾。掌心的明珠握得湿热,戚兰起身想要唤历春取帕子来包好。

探出半个身子,就见齐瞻站在车驾之下,抬起一臂,松弛着五指掌心朝下,是个最简单不过的借她相扶的动作。

历春从车驾后绕行而来,见识过方才齐瞻强硬拉神女上去,下意识道:“让奴婢扶神女吧。”齐瞻未发一语,倨傲的眸子甚至没有看她一眼,只望向戚兰。"历春,"戚兰紧接着她的话开口,“替我将耳铛收好。”历春才稍稍反应过来,侧身避让齐瞻,取出帕子接过戚兰掌心的珍珠耳铛。

齐瞻的眼眸随着戚兰递物的动作望去。

宫道之上的夜烛幽幽,映照在两颗明珠上,却不显得莹亮干净,而是水迹点点。

莫名地,那点透明水色中仿佛能透出柔软温热,或是包裹着的馨香。齐瞻眼眸沉沉,松弛着的手掌绷了绷。

戚兰顾不上瞧他的面色,眼见着历春将耳铛收起,便抬手搭上他的手臂。早些下地心中才能安歇些。

她并未实实扶在他臂上,只将手腕轻搭在他腕上,隔着厚重的衣料触到他的热度,腕心微缩,脚下一落地,便收回手。齐瞻倒也没有什么多余的动作,撤了手走向宣室门前。

戚兰却停在阶下。

“陛下,恕兰不能……”

齐瞻步子迈得大,几步已经走上了青玉长阶,听闻她的话,转过身来,居高临下地看着她。

戚兰看不清他的表情,仰头坚持道:“兰身为国师,夜半无召入未央宫,知禁犯禁,愿在此自罚,站思至天明。”

"还请陛下,不要怪罪旁人,若兰送来的宫人有不周到之处,兰也替她一并站过。"

齐瞻面无表情地看向她,眼底浓沉,唇角绷垂。

宁愿在冷风里站一夜,也不想进宣室,不愿与他待在一处。

良久,他才松泛轻笑:“朕有召令,神女算不得犯禁。”

“神女今夜,不就是要履行白日对朕的诺言,来宣室伴驾吗?”

她轻渺渺的声音遥遥传来:"白日所言之事,兰另遣了宫人来,兰自己,确是犯禁。"

隔了数十阶石阶,戚兰依然感觉到齐瞻身周的气息都冷郁了许多。

戚兰默然垂眸。她已做好了准备,即使齐瞻因为恼火再多罚她,她也受得。

宣室的门沉重关上,透出的明光弱下。

戚兰肩膀松沉,心中反而舒了一口气,她不在意站一夜或是其他惩罚,她只是,不能再与齐瞻回到从前的状态。一口气吐至一半,吕喜走到她身边,低声道:“神女,陛下吩咐,让您去宣室后的闲余殿中歇息。”

戚兰低垂的双眼蓦然抬起。

吕喜更贴心地添了一句:“神女送来的那个宫人,陛下也已经遣人把她送回建章宫去了。”

“陛下还说,”吕喜将话传得清楚,“神女只管安心歇下,明日也且不要回建章宫去。”

戚兰忍不住问:“明日不回,该何时回?”

吕喜道:“陛下的意思是,日后之事,且待日后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