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武侠修真>山君> 冰山高处万里银(2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冰山高处万里银(28)(2 / 3)

了淮山,就住在不远处的道观里,他也有个正好读书识字的妹妹,所以就两个一起教了。”

顿了顿,又道:“臣妇还记得,最开始,苏行舟从铺子里买了两本一样的三字经,苏家小妹一本,臣妇一本。”

“那是臣妇得的第一本书,所以格外珍惜,还带来了洛阳。”

皇帝并不怀疑她跟苏行舟认识,他的手指头敲在龙头椅上,只道:“可你跟苏行舟的字并不一样。”

兰山君:“还是因着师父不让。苏行舟当时刚到淮山,也没有住多久,所以不敢违背师父的话,于是只告诉臣妇书上的字怎么读,却没告诉怎么写。”

她知道皇帝心里疑心多,所以每一件事情都说得很细,“但他临走之前给臣妇留了一些女子可以临摹的字帖,臣妇是偷偷学的。”

她说到这里,做出回忆的模样,道:“臣妇之前也问过师父为什么同为女子,苏莹莹可以读书写字,而臣妇却不可以。师父说,苏家兄妹将来是要去大地方的,但我们却永不会出淮山,所以读书反而是害人害己。”

皇帝听得脸上一怔,叹息道:“他这也算是遵守跟朕的承诺了。”

当时,他就要求段伯颜到了蜀州后不得离开。

兰山君摇摇头,“臣妇不懂这些。后来碰见郁清梧,他跟臣妇说,师父不教读书和写字,是怕臣妇将来知道他的身份和那些官场贵人的事情。毕竟,臣妇若是只跟杀猪为伍,永远都不会知道段伯颜三个字。”

皇后听得捂嘴哭泣,别过头去。皇帝瞧了一眼,叹气侧头继续问:“那你到了洛阳,知道自己的身份后,为什么不直接找皇太孙寻求庇佑?”

兰山君说得十分坦然,“师父从来没有提过故人。”

“且师父离开洛阳的时候,太孙殿下才八九岁,臣妇怎么想,都觉得他们应当没什么深厚的感情——臣妇如今才二十岁,已经记不得八九岁见过哪些人了,就算有亲戚,也不敢去攀附,何况是皇太孙这样的人物?”

皇帝听了,倒是点头,“确实……当年太孙还很小,你们有顾虑也是正常的。”

兰山君给皇帝磕头,“当时骤然知晓此事,臣妇打听到陛下,皇后娘娘和太孙妃都是师父的亲戚,也是想过来求救的。毕竟皇家之人,无论哪一个都比邬庆川厉害,但臣妇久久思量,却不敢。”

皇帝:“为何不敢?”

兰山君:“师父当年‘死而复生’,臣妇猜不准这里面有什么事情,不敢贸然求救。再者,又有郁清梧在,臣妇心中安生,之后邬庆川也一直没有下杀手,臣妇便以为这事情过去了。”

她其实还可以有更好的说辞。

她相信,只要她说出“师父说自己是个罪人,罪人之女,不敢奢求庇佑”一句,便能让皇帝动容。

但她不愿意。

老和尚没有认的罪,即便万死,她也不能说出口。

但这些对于皇帝而言,已经够了。

他算是认可了她对于字迹和皇太孙的说辞,让人带她出去。但在她快要到门口的时候,却突然大喝一声道:“等等——”

兰山君心神一震,赶紧跪下。

皇帝语气冰冷,“你说,邬庆川跟段伯颜一直相交,除去苏行舟之外,可还有其他证据?”

兰山君摇摇头,“没有。苏行舟只来过两次,一次是臣妇五六岁的时候,一次是师父去世的时候。臣妇之前问过师父邬庆川是谁,师父只说是一个不用见面的故人,书信来往,知晓平安就好……那时候臣妇还以为,对方看不起我们,所以不肯来见他。”

她想了想,又道:“臣妇和师父,一直都很穷。后来师父病得厉害,臣妇也提过借那位故人银子,但师父却不准。”

她说到这里,神情黯淡,“当时若是能借来银子,师父还是能活的。”

这些都是可以查到的。

在生死面前,皇帝的疑心终于消散了。

皇后便哭道:“怎么就这样倔!既然跟邬庆川在一个地方,也通了书信,就是借点银子又怎么样!”

兰山君:“师父不让臣妇出淮山,他也不愿意出。当时淮陵的夏河县听闻有位神医可以救他,但他就是不肯去……”

皇帝默然,从头到尾把事情想了一遍,自觉其中细节都对得上,兰山君应该是没有说谎的。但刚要让她离开,就听她道:“——臣妇记起,苏行舟好像说过这么一句话。”

“他说,邬阁老本住在淮陵其他地方,但是走到断苍山的时候,听当地的人说,断曾经是段字,所以就留了下来。”

段苍山。

段伯颜字苍南。

皇帝就信了十分。

再是谎话,这些地名和踪迹是骗不了人的。

他便对皇后道:“这个孩子瞧着是吓怕了,你多多安抚。但她的身份,却也不能宣扬出去。”

皇后点头,“我哪里能不知道这个?树大招风!”

皇帝摆摆手,“夜深了,你也回去睡吧。”

皇后抹泪,“山君今晚就睡在长乐宫吧?”

皇帝笑了笑:“都听你的,这都是小事。”

皇后就带着兰山君出了太和殿。走了一会儿,离大殿远了些,皇后便回头去看兰山君,却见她神色恍惚,她忍不住道:“山君,你在想什么?”

兰山君回神,喃喃道:“断苍山……曾经,邬庆川也是真心实意的吧。”

话虽然是她编的谎言,但仔细想想,为什么就偏偏选择了断苍山住下呢?

她摇摇头,“老和尚曾说,贪图禄位,私欲满盈,就会遗患无穷。”

也不知道,邬庆川是否后悔。

——

元狩五十年八月,邬庆川和宋国公一案震惊朝野。其中,邬庆川杀害苏行舟一案,也令人侧目。

郁清梧无罪释放,出大理寺牢狱的时候,发现除去山君之外,竟还有一些国子监的学生。

他们似乎是不好意思,没有上前来,只朝着他遥遥行了一个礼便走了。

郁清梧虽然并不介意他们的态度,但之前被泼墨水,如今被致以歉意,到底还是不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