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六天(3 / 3)

我们给你买东西去了。“永志赶紧把包袱打开,拿出里面的饭盒,那是个三层饭盒,装的满满当当的,汤水都溢出来了,“哎呦,这别是打翻了吧,闻阿姨,麻烦您给我们拿几个盘子装一下。”向阳手快,立刻拿了几个盘子出来。

永志去餐桌那边把饭菜都倒出来了,“妈,您上回爱吃的油爆大虾、白切鸡跟白菜猪肉饺,我们都给你买回来了。”“是啊,妈,我们不知道今天是闻阿姨生日,想着今天给您提前庆生来着。"永红也跟着说道。

葛大姐嘴巴张了张,明明心里高兴,嘴上还要道:“这又不是我生日。”闻从音撞了葛大姐肩膀,“大姐,这谁生日要紧吗?要紧的是孩子的心意,咱们孩子都是好的,你瞧瞧,你们家两孩子跑得满头大汗的,这来回跑一趟,特地给你买你爱吃的菜,这心意多难得。”葛大姐也瞧见了,她抿了抿唇角,眼尾藏不住笑意。赵团长忙道:“赶紧回家换身衣服回来,咱们今晚索性一起给两位劳苦功高的女同志庆祝生日,两位女同志平日里里外操持,还要照顾孩子,十分不容易,今晚,你们二位就别动,让孩子们孝敬你们。”葛大姐好气又好笑,忍不住又白了赵团长一眼。赵团长指指葛大姐,“诶,葛同志,你这又眼睛进沙子了?”众人听见这话,不由得都笑出声来。

晚上的饭菜格外丰盛。

本来大家还担心心饭菜吃不完,可永志、永红估计是跑了一下午,胃口大开,所有的菜吃得干干净净。

吃饭之前,耿序拿出照相机,拜托了其他邻居过来给两家帮忙拍了照片,既有两家人一起的,也有分开的。

照片洗出来后,葛大姐挑选了几张寄给永刚。远在安徽的永刚收到家信时,就感觉到信里面的分量沉甸甸的。旁边几个在这边认识的新朋友过来问道:“家里给寄什么信来了?”永刚拿着信,不好意思道:“还不知道。”“那拆开来看看吧。"朋友们催促道。

他们这地方偏远,寄信虽然不算贵,但并不是所有人的家里都舍得掏钱写信,就算不缺这钱的,也未必常常能想得起给他们写信。因此,每个知青收到家信,其他人都会很激动,甚至会要求别人把信拿出来念给大家一起听听。

在这个精神极度贫瘠,又远离他们原来家庭的小山村,每个人的家书都不仅仅是她/他自己的,更是所有人的一种精神慰藉。赵永刚在这些人当中是最近收到信最多的。大家也都知道赵永刚家里的情况,甚至连耿家的情况也都一清二楚。赵永刚也没少跟其他人提起岛上其他邻居。赵永刚打开信,信封里面几张照片掉了出来。其中一张正是一张大合照,信是永志写的,永志用自己的话描述了生日那天的事,还说了赵团长回头被罚在客厅睡觉的事,但两孩子因祸得福,葛大姐不但没计较两人偷偷跑去县城,反而还给他们做了两身衣服。永志在信里写道:“妈也要给你做衣服,怕你长高了,做的不合适,哥,你让人给你量下尺寸,妈回头做好了给你寄过去。”所有人安安静静地听着赵永刚念家信,有些人眼眶泛红,有些人沉默不语,不知道是否想起了自己的家人。

晚上睡觉的时候,赵永刚把照片压在自己的枕头底下。他身上盖着的是从老家带来的被子,粗布被面,可却有一股舒心的感觉。从来到这边插队后,永刚越发感觉到人生很多事情,真就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他在岛上的时候,即便父母常常夸他听话懂事,但对比两个机灵的弟弟妹妹,永刚心里不无带着些自卑跟怀疑。

他不如弟弟聪明,不如妹妹讨喜,会看脸色,自然难免觉得父母心里是不是不喜欢他,弟弟妹妹是不是也不尊重他这个大哥。可来到这里后,家里的一封封信,一句句关心,让他心里曾经的那些怀疑、自卑都烟消云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