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都市言情>青梅叹> 第28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章(3 / 3)

次日一早,清秋上妆挽发,绿柳取出那件葱白折枝山茶对襟脊子,搭着天青色百褶裙,腰佩玉飞天。

清秋本想和吕氏一道,但她没想到,王恒竟来付宅接她。吕氏不做阻拦,先行一步。

王恒身着天青色圆领长袍,腰悬白玉,犹如林间松竹,皎皎如月。“怎么想着过来了?”清秋笑问。

王恒自然而然地扶她上马车,清秋顺手搭上,王恒定定地看着她,今日的她又漂亮些。

“西大街离这儿不远,我顺路过来了。”王恒一本正经地说着。可西大街和马行街一个在西一个在东,哪顺路了?清秋抿唇偷笑,柔声道:“可不近,我知道的。”王恒讪讪垂头,目光游移,道:“还蛮近,不远。”

马车碾过青石板路,咕噜咕噜作响,途径御街时,清秋闲来无趣撩开帘子,王恒则在一旁温书。清秋对那少年将军本不好奇,亦不想见其真容,可架不住整个汴京都在提他。如今市巷街头,都对这个小将军格外好奇。

进宫后王恒入后宫拜见姑母,清秋寻到吕氏,随同女史去仁明殿请安,能入宫的女子大多是世家贵女,这回凡京官子女皆可入宫。但能见大娘娘却只有五品往上,已婚嫁的妇人也未得见大娘娘,清秋与盛姥相互照应,紧邻而坐。盛婵身子绷得很紧,端坐在一群贵女之中,显得十分骄矜。盛姥懒得瞧她装模做样,只朝清秋笑了笑。她不在汴京的两年发生了许多事,哥哥娶妻,姐姐嫁人,是离她最近的,而张小娘子当上盛家主母则是她后知后觉的一桩事。

其实,这不奇怪。

但清秋明白,盛姥心里肯定不好受,何棋逝世时,盛姥也不过才几岁,盛家后院由张小娘子把持,纵使是嫡女也好不到哪去。慈明殿内清净大气,王朝崇尚清雅节俭之风,宫中民间皆是如此,但到底皇宫,再节俭也藏不住华丽大气的殿宇。上首的大娘娘鬓发斑白,凤冠夺目,岁月不败美人,大娘娘雍容华贵,历经两朝格外平静。

清秋离大娘娘有些距离,她看不太真切。

大娘娘凤眸微抬,目光隐隐含威,大殿外阳光透光窗棂洒进来,殿内女子粉衣罗裙如春日盛开的花朵。

大娘娘不动神色地叹了口气,只觉眼花缭乱。不过多时,大娘娘请画师入殿,将进来的女子都画了下来。

这一画就是一下午,将近酉时才堪堪收尾,清秋在殿外等着盛姥,盛姥出来便有宫女引路。盛姥心觉不对,悄声问清秋,"大娘娘要我们的画像作甚?"清秋蹙眉道:"不知,倒像是要选妃?"

盛姥大惊失色,急道:“你别乱说!要是这样,我就不进宫来了。”

引路的宫女将二人引至集英殿,不少名门贵女已然就坐,按规制盛姥不可与她同席,清秋拍拍她的手,让她安心回张小娘子身边。吕氏已候在席间,清秋坐至她身边,吕氏今日端庄贵气,令不少郎君女子注目,清秋静静坐在一旁。暮色四合,霞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集英殿内,殿中合香安神静气,此刻尚未开席,还空有许多席位。清秋见案前摆着时令果蔬,并一些点心,她被大娘娘留下,今日还未用饭,眼馋地看着碟子里的点心。吕氏无暇顾及她,方才她在仁明殿从娘娘口中得知那少年将军的名姓,正是那夜付远衡同她所说之人。户籍,年岁,相貌,统统的对上了。

这次宴会为师无涯而办,到那时二人相见,吕氏不敢深想。

清秋想动糕点却碍于礼数,只得端着,恰此时,她身后一宫女手托金盘上茶,她道:“这是王郎君托我给姑娘送来的。”宫女从袖中拿出油纸包着的桂花糕,清秋眉间一喜,悄悄藏了下来,趁着一个转身塞了一块小心咀嚼。日暮降临,空席陆陆续续地坐满,官家与娘娘紧随其后,至此时都未见那传言中的少年将军。乐官舞姬纷纷进殿献舞,官家高坐上首,沉稳厚重的声音响彻集英殿。

"小将军初次进宫,听梁都知说,他在宫里迷了路这会才来,诸位不必拘礼。"

言罢,乐官奏起乐曲,大殿正中水袖轻舞,舞姿曼妙齐整与乐声相合。

清秋听不太清官家的话,如今乐声一响,只觉人声遥远,吕氏蹙额颦眉,直担心二人相见。

月华如水,静谧地拢起一层薄纱,集英殿琉璃瓦泛着银光。

清秋吃过一盏茶,目光被那一方临近官家的席位吸引,到底是何方神圣,既然能让官家等着,百官陪衬他。

如此想着,却听乐官所奏之声越来越急,如同玉珠落盘。

清秋顿时收回视线,官家半阖着眼,抬手示意乐官停下,百官见此放下手中杯盏,连同席间的贵女妇人都齐齐望向殿门。

吕氏忽地摁住她的手,清秋心觉诧异,不解其意,吕氏眼露担忧。

清秋心有所感,即刻望向殿门前那身影,那人着绀色劲装,墨发高束,年方二十左右,眼下一颗红痣格外别致。

是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