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48
程咬金这人,胡搅蛮缠闹着要吃起来,李二陛下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总不能将人打一顿丢回府去吧?
传扬出去,百姓还以为他这个皇帝又穷又抠,连口吃的都舍不得给一国国公呢。
无奈之下,李世民只好捏着鼻子,将兕子额外给他准备的豪华猪脚饭分出来一小份,赐给了程咬金。
糯糯粑粑的猪肘子切成大块,码好在白米饭上,再加两只四点金(猪蹄),舀上几勺酱汁浇注,香味和色泽就叫老程直咽口水了。等不及宫人们再上一轮配菜,程咬金连忙端着大海碗,埋头干饭起来。一干老臣们忍不住腹诽:竞叫这厚脸皮混到了新菜式,闻着就香!前朝难得和谐了片刻,内宫这头,兕子正眉开眼笑,接收着朝臣们不断攀升的好感值。
猪肉好吃是一方面原因,但还不至于叫一帮重臣都晕头转向的。这背后最重要的,是长白猪比起本土长嘴黑毛猪,要具有成百倍的规模养殖效益。
隋唐以来,世人风靡食用羊肉。
这里头,除了附属国每年上贡的数万牛羊外,还少不了朝廷太仆寺专职饲养的功劳。①
就连亲王至五品官员的肉料俸禄中,也多以羊肉为主。②可若是猪肉远远好吃过羊肉,做法丰富,其饲养效益也远超羊肉呢?便是不通太仆寺事务的人,多半也能做出选择来。这是于大唐有百利而无一害之事;
只是取一些好感值,兕子觉得,自己简直都是活菩萨一样好哄啦!小女娘嗷鸣一大口,将排骨上炖得软烂的肉都扯下来,只留下一根光滑的猪骨。
毛团儿在旁边看得眼馋,“汪汪"叫两声,摇着尾巴用小爪子拍拍兕子的鞋面。
松萝盛着毛团的食盘进来,笑道:“小祖宗,你的肉和汤在这儿呢!那么硬的猪骨,可不敢给你吃。”
毛团儿哪管那个,闻着肉香直转圈圈,等松萝蹲身放好,就扑向食盘吃得头都不带抬的。
兕子喝完最后一口汤,摸摸滚圆的肚子,伸个懒腰站起身:“阿耶阿娘那边用的如何了?”
松萝笑答:“皇后娘娘赞不绝口,今日有这几样下饭菜,多用了小半碗米呢。”
“至于前朝那头的事,婢子不敢妄加揣测,只是方才从立政殿过来前,听娘娘身边的槐序说,诸位大人为这推广养殖长白猪一事,正吵的不可开交呢。姐娘要公主行事谨慎些,切莫掺和进去。”
兕子挑了眉梢,耳边是系统机械音的最后播报。【截止当前综合统计,宿主当前朝臣好感值:3518点。】这个数值可不算低。
今日虽是大朝会,能在太极殿外食用廊下食的,却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半日之内,五品以上官员增长了近三千点好感值。也就从侧面证明了,大部分人心底里都是支持广饲猪肉的。
至于为何有些人会不同意,兕子也想得明白。“暂且不提太仆寺职责变更问题,单说民间,以崔氏、裴氏为首的牧场主人,只怕就不愿答应。”
裴氏牧场中,羊倌亲育出的羊都会直接流入各地的酒楼、饭庄,供不应求。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若猪肉日渐抢占了羊肉市场,他们又会为利做到哪一步呢?
兕子双臂倚着窗边,探出半个身子沐浴在暖阳照耀下。“再者说,大唐如今的朝贡往来中,番邦小国都是靠着牛羊来换取更多值钱的物品。无论是大唐的盐巴、茶叶,还是棉布丝帛,西域人都离不开。”因而,他们也定然不乐意看到猪肉的崛起。兕子撑着脑袋,看向院中茂盛的石竹萱草。这里面其实都是利益的冲突;
然而,在阿耶心里,谁的利终究也大不过大唐千万代百姓的利。贞观十四年仲夏,广育长白猪的事情尚未有个定论,高昌之战却就此圆满落幕了。
高昌王鞠智盛在侯君集的利诱威逼下,终于无计可施,开门投降。唐军光明正大入驻都城之后,鞠智盛及其子皆被俘虏。随后,侯君集在没有请示圣人的情况下,私自发配了一批无罪之人,并变本加厉,占据高昌王名下的大量宝物。
他行事从不遮掩,叫手下们看在眼中,也都忘了当初田地城李二陛下发旨责问之事。
一时之间,高昌都城的金银财宝被盗取了大半。等到侯君集回过神来,场面早已失控,他作为带头人,也不好再治罪军中将士们。
直到这时候,侯君集也依然认为自己功勋卓越,深得帝心,不过是取用一些金银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位狂傲的兵部尚书就此带领大军,以及秦善道那数千高昌匠人们,一道踏上了回长安的路。
从高昌回长安,途行十余日。
秦善道找了几次机会想劝侯君集收手,先朝廷一步严惩军中,才能躲过一劫。
然而,侯君集打心眼里瞧不上秦家二郎,笑道:“今日若是李靖在此,有他在军中的威望,我定聆听教诲,任打任罚。可你这小子又能做些什么呢?”秦善道闻言,扬起眉梢笑了笑,完全打消了献策的念头。“侯尚书功名至伟,驭下有方,自然无人可以指摘。是在下冒犯了,见谅。”
回京第二日。
秦善道这小子便写信将侯君集给告了。
大理寺卿当机立断,请奏陛下暂且将侯君集关押,并亲自彻查其罪名。李二陛下正在气头上,自然无有不允。
孟春时节,因为田地城的事儿,朕就已经下旨通批侯君集一顿,希望他引以为戒,就此打住,这样大家都好做。可侯君集呢,反而变本加厉,将朕的告训当作耳旁风。
这是完全不将朕放在眼里啊!
李二陛下越想越不对味,甚至还特意颁了一道诏书,广告朝中官员:兵部尚书侯君集无有君臣,朕给他下大狱了。
很快,针对侯君集的罪名清算火速开展;
不过数日之间,风向就全变了。
有当年李靖对侯君集的预言,此刻,朝中大半文官武将已然站在了侯君集的对立面。
中书侍郎岑文本见状,寻到了两仪殿进言:“陛下,侯尚书说到底是从前秦王府就一路追随的功臣大将,累从征伐,与长孙司空、房相公五人论功第一。有此功劳,无论如何都得给一次机会才是。不然,恐怕会叫老臣们生出旁的想法。
李二陛下听着岑文本的话,望向敞开的殿门外。从这里看不到武德殿,当年之事他却是历历在目。没有这些一心追随他,扶持他的老伙计们,他李世民,恐怕是活不到今日的。
想到这里,念旧的李二陛下缓缓闭目,伸手搓了搓双眼和太阳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