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我觉得我也打得过
张子望和林靖乐不欢而散。
潘筠也不快乐,看到曹业和刘敬,她就不由的想到王振,如鲠在喉。
潘筠想了想,她现在也不能做什麽事,唯有努力修炼。
于是尹松一走她就努力修炼和学习。
那学习的劲头,连各院院主看见了都害怕。
她修为本就比同龄人高出很多,在那天之后,她修为更是蹭蹭蹭的往上涨。
问他们怎麽知道的,当然是她修炼也不走寻常路,除了修炼元力外,她还对剑法十分感兴趣起来。
隔一天她就去找张留贞,据说是跟张留贞学剑法去了;然后一天再上思过崖找成灵子比剑。
张子望好奇的去看过,就看了三次,每一次都能看到潘筠的进步。
而除了功法修炼之外,她的术法也进步神速。
也不知道她那脑子和领悟力是怎麽来的,先生才示范一次,大家都还在记手诀呢,她就已经打出来了。
而且她还总能举一反三,想要弄些只存在于神话传说中的术法和符籙。
虽然不确定能不能做出来,但她敢提,就说明她已经在思考可行性了。
而很多人是连想的这一步都没有。
虽然大人们都不提,但修炼到他们这一步的人都知道,这样的敢想敢做有多难能可贵。
创新啊~~
道家很多年没有新的,能够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出来了。
不论是思想,还是术法。
张子望眼看着她飞速成长,心中五味杂陈,眼中含着说不出来的担忧,尤其她还和张留贞走得这麽近。
林靖乐心里也很复杂,有些酸涩,却还是燃起一股希望。
潘筠是他这麽多年来见过的,唯一一个能和张留贞一样天才的人,不,或许,她要更天才。
张留贞虽然是天生道体,但潘筠的领悟力一点也不比他差,加上她又把精力都放在修炼上,她说不定能在十六岁之前上第一侯,那样,她才是真正的当代道家第一人。
当年张留贞只差一步就可踏入第一侯,差一点点便可成为五百年来第一人,可惜……
潘筠完全不知道他们内心世界如此复杂,她和潘小黑虽然几次察觉有人窥视,但她实在查不出是谁,便知对方修为高于她。
没有察觉到恶意,加上她当时也没干坏事,潘筠就不往心里去了,只当是前世出门做外务作业时开的直播交作业就是了。
对于这种陌生人的窥视目光,她不说习以为常,至少不会以此为怪。
不过,潘筠和潘小黑做事也更加小心了。
目前,整个学宫除了妙真和妙和外,没人知道她的符籙比术法还要好。
这是她给自己留的底牌。
潘筠依旧借着玄妙的名字往外面卖符籙,反正她每隔半个月就要给她们寄东西和钱。
潘筠她们每次都是下山取钱和取东西时顺手卖符籙。
因为潘筠卖的符籙是真的好,与她上交的作业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不管是学宫里的人,还是学宫外的人,都没有怀疑她符籙的来源。
于是,大家都知道,三清山出了一个败家子,把师姐给她修炼保命的符籙拿出来换钱。
潘筠巴不得他们传呢,在这件事上我行我素,目的只为赚钱。
赚来的钱,要麽拿来买资源修炼,做好事攒功德,要麽就悄悄的寄给大同。
没错,在龙虎山站稳脚跟之后,潘筠就又开始了行善之旅。
她能做的也不多,就给街上的乞儿送些温暖,虽然每次都是一点一点的收获,但积少成多,灵境上的金色进度条缓慢向前移动,带动着蓝条也缓慢前移。
别说,积攒功德解开封印的进度可比喂它灵力快多了。
九月,龙虎山热闹起来,有大量的道士跑来龙虎山参加授籙考试。
龙虎山授籙考试是一场不亚于朝廷度牒考试的大考。
对于天下道士而言,获得朝廷度牒,光明正大的以道士的身份行走人间重要;获得天师府授籙,成为行业内承认的道士,同样重要。
此行业内人包括但不限于道士丶佛丶儒丶神丶鬼……
不管是潘筠,还是妙真妙和,都是第一次见识授籙考试。
虽然考试场地设在了天师府,但学宫也住进许多人,他们借宿大上清宫和学宫,还可以趁机和学宫的先生们请教一些问题,增加考试成功的机率。
其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是学宫毕业出去的学生。
潘筠:「读书的时候都没考上,毕业出去闯荡生活了,还能考上吗?」
前世大家不一直都说,自己学识最丰富的时间都在校园里吗?
妙真一凛,一脸严肃道:「所以我们必须要在离校前授籙,朝廷的度牒考试反而可以先缓一缓。」
妙和:「大师兄就是这麽干的。」
授籙考试和度牒考试不能说完全不一样,反正就是毫不相干吧。
基本上度牒考试考的,授籙考试就不会涉及到一点;
而授籙考试会考的,度牒考试根本就不涉及。
完美的让学生两场考试,必须准备两场复习。
考生们明面上不敢说什麽,私底下的抱怨可不少。
人又多,凑在一起便不由越说越激烈,翻出往年的一些旧帐来。
潘筠她们三个就好像瓜田里快乐的猹一样,每次从这些学兄学姐们身边经过,都能听到不一样的八卦。
当然,吃瓜吃得最快乐,最丰富的不是她们三,而是玄璃。
应该说,潘筠和妙真妙和会跑去听八卦,就是玄璃带着的。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中午,大家修炼过后有些疲倦了,玄璃就邀请她们:「我们去找学兄学姐们玩吧。」
潘筠也想了解一下他们的修为武功,以便能更好的衡量自己在江湖中的段位,所以她兴冲冲的去了。
然后她听了一肚子的八卦。
其中最多的就是各院院主的八卦了。
原来九大院院主,除了明远院的薛院主和高深院的袁院主外,其他院主都是这六七年间陆续换的。
「据说是因为大师兄受伤,以前的院主或死或伤,都从院主的位置上退下来,像十华院的张子铭院主,他就是被紧急立为院主,算是矮子群里拔高个,也是因此,他修为不够,最喜欢闭关了。」
潘筠恍然大悟,见缝插针的问道:「除了薛院主和袁院主外,新晋的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