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大秦:始皇帝是我亲哥> 第69章 不为王,我为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9章 不为王,我为帝(1 / 2)

蒙骜说道,心中却在暗自思量,赢天此举,是否别有深意。

赢天笑了笑,摇了摇头,没有解释什么。

他看着蒙恬,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

“蒙恬你自己去玩吧!我和你祖父还有事情要谈。”

蒙恬闻言,恭敬地向赢天行了一礼,然后兴奋地拿着唐刀跑出了书房,留下赢天、诸葛亮和蒙骜两人。

书房内,气氛一时变得有些凝重。

赢天见状道:“蒙恬,我很看好他,未来他的成就一定会在你之上的。”

蒙骜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但很快恢复了平静。

“但愿如此,恬儿若有成就,也是我蒙家之幸。”

赢天点了点头,转向蒙骜。

继续说道:“回到正题,我让蒙将军担任主帅,确实有我的考虑。”

“楚系将领在军中势力不小,若能在战时削弱他们,对我秦国内部的隐患会大大减少。”

“老将军也不必在说什么推辞!”

“这里也没有其它人,我就坦白的告诉你。”

“天下纷争战乱数百年,百姓民不聊生。”

“我赢天此生,不为王,我为帝。”

“我要一统六国,结束这无休止的战乱。”

蒙骜闻言,目光中闪烁出震撼的光芒,他看着赢天,心中对这位公子的敬畏更甚。

赢天的野心并未让他感到恐惧,反而让他看到了一个可能带来和平。

结束这乱世的“一代帝王”。

蒙骜暗道:“或许这个少年真的可以做到。”

想到这的蒙骜不禁惊出一身冷汗,敬畏地看着赢天。

“公子之志,令人惊叹!”

蒙骜深吸一口气,心中的震撼难以言表。

“若公子真能一统六国,蒙骜愿誓死追随,助公子成就帝业!”

他的语气坚定,充满了对赢天的坚定信念。

赢天微微一笑,目光中透露出无比的自信和决心。

“我相信,我们能共同创造一个新的时代。”

他的话语中蕴含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蒙将军,我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将领,而是一个能与我共同实现这个愿景的盟友。”

赢天的话语让书房中的气氛再次升温,充满了决心和期待。

他看着蒙骜,等待着他的回应!

这份期待不仅仅是对于战争的准备,更是对于共同创造历史的渴望。

蒙骜沉吟片刻,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公子,蒙骜愿以余生之能,共绘这盛世宏图,哪怕是刀山火海,也绝不退缩!”

蒙骜的承诺如同重锤敲击在书房中,回荡着坚定的誓言。

赢天闻言大笑道:“有蒙将军和王将军的支持,何怕大事不成!”

蒙骜闻言惊讶了!

“王翦也参与进来了。”

赢天点了点头,“王将军是我秦军的另一位支柱。”

他自然也想看到那“六王毕、四海一”的盛况。

蒙骜闻言,口中喃喃道:“六王毕、四海一。”

他的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由他们共同创造的盛世。

蒙骜随即单膝跪地在赢天的面前,严肃着说道!

“末将蒙骜,愿听从公子调遣。”

赢天伸出手,扶起了蒙骜,目光中充满了对这位老将军的尊重和信任。

“蒙将军,我们之间无需如此客套。

“现在,我们是一条船上的人,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使命。”

赢天的话语让蒙骜心中涌起一股热血,他紧握双拳,心中的决心更加坚定。

“公子,蒙骜的命就是秦的命,从今日起,我蒙骜的剑,只为公子指向的那片天!”

蒙骜的话语掷地有声,充满了军人的豪情与忠诚。

赢天听后,眼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他拍了拍蒙骜的肩膀,以示鼓励。

“蒙将军,你的忠诚和勇猛,我丝毫不怀疑。”

“未来我为帝,必许你蒙家一个彻候之位。”

蒙骜闻言,大喜道:“谢公子!”

他自然知道这彻候之位是给谁的。

“蒙恬,蒙恬,这个名字将会被历史铭记。”

赢天的目光转向窗外,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战场,看到了蒙恬在那战场上挥刀斩敌的英姿。

“我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场战争的胜利。”

“我需要的是一个全新的秩序,一个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的国家。”

“蒙将军,你和王将军,就是我实现这个愿景的重要伙伴。”

“我期待着那一天,当秦国的旗帜插遍六国,当所有的百姓都能在和平的阳光下生活。”

蒙骜紧握拳头,心中的热血沸腾。

见状赢天也不再说什么了,他怕蒙骜太兴奋一下抽过去。

“蒙将军,今日之事就是这些!”

“你等待消息即可,届时你应该知道怎么做。”

蒙骜点头,深吸一口气,压制住内心的激动。

随后赢天带着诸葛亮离开了蒙府,回玄龙渊。

马车上。诸葛亮询问道!

“公子,蒙将军还真是老当益壮啊!还是那么热血。”

赢天笑了笑,目光中闪烁着深思。

“是啊,蒙将军的忠诚和勇猛,让人敬佩。”

“他今年已经六十多了,我怕我再说下去,还没等上战场,他就兴奋过去了。”

诸葛亮闻言笑道:“公子这张嘴,也是无人能敌啊!”

赢天哈哈大笑,笑声在马车中回荡。

“先生啊!我告诉你,我这个叫做‘嘴遁’,就像你当年气死周瑜那样!”

诸葛亮摇了摇头,轻笑道:“公子谬赞,我哪里有这等本事,周瑜之死,实乃他自身气量不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