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黄教授觉得这个小伙子面熟,但有点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了。毕竟自到学院后,见过的学生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以上了。
「黄教授你好,我是在种子公司卖打瓜种子的李龙。」李龙急忙自我介绍,「这次过来是想向您请教种植打瓜种植的一些问题。」
有两个女学生并肩从旁边经过,听李龙说是过来请教种植打瓜的问题,两个人一起笑出了声。
「我想起来了,你就是当时把种子公司里所有的打瓜种子全都买了的那个小伙子啊。好好好,走,去我办公室吧。」黄教授笑着说道,「下面我没课了,咱们可以详细说一说。」
李龙便伸手去接她的书说道:
「教授,我来拿书吧。」
「不用不用,我还没老到需要别人帮我拿教材的地步。」黄教授笑着说,「打瓜种了吧?现在长势怎麽样?」????李龙虽然对打瓜的种植管理没怎麽参与,但来之前专门回了一趟村里,去地里看了看,同时也和大哥好好的交流一下,现在对打瓜的种植长势情况基本上还是了解的。他便把从泡种开始一直讲到了现在打瓜拖蔓即将开花。
「你们用的是人工点播?你说你弄了个点播的工具?呆会给我画一下看看,我挺好奇的。」没想到黄淑仪对李龙搞出来的那个点播器挺感兴趣,专门问了一句。然后才开始讲打瓜的种植问题。
「现在既然已经开始拖蔓,那麽接下来就要适量浇水,注意防病虫害。平时适当的观看长势情况,如果发现长势不好,发黄,必要的时候是需要喷洒叶面肥的……」
边讲边走到办公室。黄教授的办公室目前还是平房,不大,好在是一个人一间,进去后黄教授让李龙坐。
办公室里有一个柜子,能看到里面摆满了书和纸质资料。办公桌上也有不少书,李龙坐的木质沙发上也有厚厚一沓油印的资料。
「我这里有点乱,你别介意。」黄教授给李龙倒了一杯水,笑着说道:
「来,详细的说一说吧。对了,能不能把那个点播器给画出来?」
李龙要来纸笔,很快就把点播器给画了出来,因为画功一般,他就边画边讲。
「不错不错,是个不错的创意,这个其实是可以推广开的……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建个厂子生产这个。其实我觉得这种点播器在咱们农村是有很大的市场的。」
黄教授很快就明白了这个点播器的原理,然后感慨着,果然是实践出真知。
李龙有些惭愧,便继续讲打瓜的种植到现在的情况。
在知道打瓜目前长势良好,且已经有开花的迹象时,黄教授皱着眉头想了想,说道:
「现在开花是有点早了。我看不到长势,但不排除有可能肥力不足提前开花。我的建议是要把叶面肥和底肥一起上一下。」
李龙急忙问具体上什麽肥。黄教授给李龙提供了几种选择,毕竟哪种能买到还要看县农资公司的情况。同样的,关于病虫害的防治,黄教授也讲的比较详细。
「病虫害的防治主要还是以预防为主,合理施肥,提高瓜秧的抗病能力。特别是注意氮磷钾肥配合使用,防止偏施氮。下雨之后,要及时排队大沟里的积水,防止泡秧,提高抗病能力。病虫害高发阶段及时喷药,重点防治枯蔓病丶炭疽病丶白粉病丶蚜虫,也要及时观察防止其他病虫……」
黄教授边说边给李龙讲哪种病需要用什麽药防治,李龙手里有纸笔,一样样记了下来。
「差不多就是这样了。」大致上讲的差不多,黄教授说道,「你回去后按情况观察着看,有什麽情况及时应对。如果出现了我没说到的地方,可以过来找我。学院给我分配了房子,我放假的时候也是在这里面住着的。」
李龙记完后把纸拆好认真的装进了挎包里。他还要说感谢的话,黄教授笑笑说:
「这回不需要说什麽感谢的话,你记得到时有什麽情况过来和我说一说,如果没有的话,最后打瓜收完抽空过来给我说一下情况也好。我能了解一下种植过程,总的数据,对我的教学研究也有好处。上一次你留下来的那块玉非常错,不过以后这样的事情就别再搞了。你能给我提供数据,比放那块玉对我来说有价值的多。」
李龙有些不好意思。
黄教授这才问起李龙这趟是过来干嘛的。
「我不能是专程过来请教打瓜种植的吗?」
「这不太可能。如果你专程过来的话,应该是打瓜的种植出现了什麽问题后你才有可能专程过来。」黄教授笑着说道,「从你的讲述中可以看出来,你们对打瓜的管理还是挺严格的,打瓜并没有出什麽问题,你来问我也主要是防患于未然,那麽只有一个可能,你是顺路过来的。」
「黄教授厉害。」李龙由衷的赞叹着,「我是参加自治区的民族团结表彰会过来的。」
「你受表彰了?挺厉害啊。」黄教授倒是有些意外,「来,给我说一说。」
李龙便简要的说了说情况。这不是第一次说了,所以他说的也挺顺。
「不错不错,石榴籽,你说我们这些研究农业的对石榴一点也不陌生,但就没想到把民族团结和这个联系在一起,真是研究的有点死了……」
「不是不是。你们研究的石榴生长,我这个只是有感而发。你们是智者千虑有一失,我是愚者千虑才有这麽一得……」
「能说出这麽句话,你就不可能是愚者。」黄教授摇了摇头,「小伙子,能保持着初心,你这样挺好的。你们之间的关系也挺让人羡慕的。我带的班里有汉族学生也有民族学生,我可以把你的事情给他们讲吗?」
「可以啊。」李龙点点头,「如果能有点帮助,那我很荣幸。」
「嘿,你这麽说话,很难让人把你和一个没怎麽上过学的农民联系在一起啊。」黄教授调侃起李龙来。
李龙其实是准备了一块玉的,只是黄教授这麽一说,他还真不好意思放下了。
从八一农学院离开,太阳还没落,李龙转乘公交车去了玉器厂。
侧门那里依然开着,让李龙有些意外的是,竟然有人在这里和里面的人说着什麽,看样子是要买玉器。
刘工生意好起来了吗?
李龙走了过去,看到里面依然是刘工,气色比以前好了一些,面色也红润了不少,看来生活有了一些改善。
刘工正给这个顾客展示着手里的一个玉佛,说着它的特点,馀光看到李龙后,愣了一下,随即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