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都市言情>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522章 赶不上趟又不甘心的姜记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2章 赶不上趟又不甘心的姜记者(2 / 3)

骑着自行车去给老丈人家说去了。

李龙这边按部就班天天开着拖拉机去收割麦子。队里不少人家乾脆就不割了,就等着李龙过去给割了然后捆。

谁都知道割麦辛苦,队里人因为李龙去年和今年搞出来的几个大活,加上本身土地面积比较多,所以相对而言比其他村里人要有钱一些。

因此每亩地两块钱的收割费在他们看来并不算贵,能省下不少时间,还能不用那麽辛苦,何乐而不为呢?

只有一些老人骂用了收割机的孩子和亲戚是败家子,才吃上几天饱饭就开始想着偷懒了,想想他们当年是如何如何的辛苦。

这样的话传到李建国耳朵里后,李建国在麦场上就骂开了:

「辛苦个捶子!当初这队是我们建起来的,地是我们开出来的,井是我们打出来的。最初的地窝子也是我们挖出来的,就连条田梗子丶农渠也是我们组织挖出来的。

这帮老家伙别看年纪大,大多来的都晚,辛苦啥?老家有这麽多地吗?那一亩三分地还用着着辛苦?又不是在上面绣花!一个个倚老卖老,看看敢不敢当着我面说这些话?」当然是不敢的。毕竟李建国是实实在在的真的队里的元老,建村的那些人和他关系都不错,知道李龙搞收割机,这些人也乐意帮忙。

他们是真正的建村的先行者,所以对于队里有多少土地丶能开垦出多少土地心里很清楚,也非常明白,以后机械化种地是大趋势,不然就凭队里这三百多号人,要纯用手去种几千亩地,那不得累死?

看不透这一点的就是老古董,以后慢慢跟不上时代,就只能跟在后面捡别人剩下的吃,反正想挣大钱肯定是挣不到,毕竟没那个敏感性。

第二天下午,李龙去给杨苹苹娘家割麦子的时候,乡里的宣传干事姜至瑜骑着自行车追到了地里。她是先去的四小队,找到李家,得知李龙去了三小队杨家割麦子,便又赶到了杨家,然后由杨苹苹的妈带着到了地里。

杨苹苹的父亲杨勇和大哥杨新平在地里准备捆麦子,这边李龙已经割了七八亩,拖拉机不停的在地里来回收割着。

附近三小队其他人家在麦地里手工割麦的时候,偶尔会直起腰看个新奇。

毕竟这玩意儿真就是个新鲜事物,从来没见过。更先进的联合收割机康麦英他们见过,但基本上没怎麽用过,这收割机比那个小,感觉更亲民一些。

姜至瑜是主动向乡里申请过来采访的。上次李龙的民族团结的事迹见报后,她后悔极了。明明是自己乡里的人,怎麽就没能把握住这一点,进入深入挖掘呢?

毕竟先前她采写李龙进行特种养殖的时候,其实那时候李龙已经提了一嘴和山里的牧民兄弟的关系。

只是当时姜至瑜并没有特别的关注——民族团结教育月去年是头一年开展,她的重视程度不够,把这件事情就给忽略过去了,直到李龙见报,受县和自治区表彰,姜至瑜才感觉有些后悔。

所以这边麦收一开始,她得知李龙搞了个收割机割麦子,便立刻给乡里申请了一下,下来采访了。

杨家的五十亩麦地并不在一块,一边三十五亩一片,一边是十五亩一边。三小队的地没有四小队那麽多,但在整个乡里来算也不少,现在有一千多亩,后面还有不少可以继续开垦。

李龙现在割的是十五亩这块地,姜至瑜过来等了不到半个小时,李龙就把这块地收割完,然后准备转场。

姜至瑜就把他拦了下来。

和姜至瑜有一面之交,李龙也不好不给乡宣传干事的面子,正好也给拖拉机加水加油休息一下,便先停了下来。

在这个时候,附近麦田里就有人过来打问收割机的收割价钱。

「两块钱一亩,给钱也行,麦子下来用麦子顶也行。」李龙现在知道变通了,「要麽一亩地两块钱,要麽给十五公斤麦子,任选。」

「不贵。」姜至瑜点点头,在小本本上记了一下。

「能便宜点不?」那人看了姜至瑜一眼,然后看向李龙,「我和你们村队长许成军是战友,一批兵过去的,看面子给个便宜价。」

「不好意思,已经很便宜了。」李龙摆手,「这杨叔女婿是我铁哥们,我都没给便宜,所有人一个价,不讲。」

那个人想想说道:「那行,我这里有三十亩地,啥时候能割?」

「后天。」李龙掏出个小本说道,「现在我们村的人也在排队,你看看如果能接受后天割呢,那我就记下,如果不能的话,那你自己割也行。」

「后天……」那个人看了看自己家的地,才割了个地头,咬咬牙说道:「行,后天就后天,后天肯定能来吧?」

「能。」李龙笑着登记起来,「老哥,叫啥名?你自己写还是我给你写?地就是这里这块是吧?既然要割,那得说一下,提前把地里的梗子给平了,不然拖拉机过不去,到时压着了麦子,浪费的是你们的。」

「行,我知道了。我叫柴进宝。」那个人把自己的名字写了下来,然后过去招呼人平梗子了。他家这块地不少,就两个劳力,人工割的话后天也割不完,还不如等着。

等这人离开后,姜至瑜才继续采访。

「你怎麽想着弄这个收割机的?」姜至瑜打算从最开始问起,「这收割机是哪里产的?这边没见过啊。」

「是我设计的。」李龙也不掩饰,直接说道,「我把收割机的设计思路讲给石城拖拉机厂,那边没兴趣,然后我就另找了一个农机厂生产的。那厂子的厂长是懂技术的,听了我设计思路,觉得可行,就生产出来了。」

「你竟然还能设计农具?」姜至瑜感觉自己又挖掘出来一块新的新闻宝藏,「除了这个你还设计什麽了吗?」

「有点播器,已经生产出来了,这个小点儿,应用范围不广,家用就行,大田普及不起来。」李龙形容了一下,姜至瑜立刻就明白了。毕竟她也是在农村呆过的,了解。

姜至瑜立刻就抛出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来,主要还是希望把李龙塑造成一个带头致富的年轻人,头脑灵活,接受新思想比较快,对机械化农业种植有想法。

在聊天过程中知道李家还种了打瓜这种经济作物后,姜至瑜觉得自己是真的来对了。

李龙还要收割,她便骑着自行车去了四小队。种植打瓜的事情她打算先不报导,要等到收获的时候才放。这时候种植经济作物还是件稀罕事。

毕竟分田到家,包产到户,土地承包后,大家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