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没了主心骨,你难道就不心动!”
老僧摇摇头,笑道:
“以佛祖之位,凝聚无穷香火念力,成就混元道果,是世尊,弥勒,金蝉子他们的道路,不是我的,
我之所愿,不过是地狱无魔,我的道在脚下,不在灵山!”
“佛门有难了!”
那圣兽似有所觉,摇头晃脑的说了一句。
“只是金蝉子的劫数而已,非是佛之劫数。”
老僧双手合十,无悲无喜:
“金蝉子毕竟不是大乘佛教之主,
弥勒佛祖也不是佛主,无论是大乘佛教还是小乘佛教都是佛门.”
“门户之见。”
圣兽摇头。
这诸多量劫以来,佛门都早已不复当年盛况,还扯什么大乘佛法与小乘佛法的门户之见。
老僧开口纠正:
“此乃道争,他们争得并非权位,是混元之道!他们走的道路,唯有坐上那个位置,才能一窥混元道果…”
圣兽不再开口,混元之道,可不是它能评价!
无尽量劫之前,佛门还不叫佛门,而叫西方教,也被成为小乘佛门。
世尊如来,也只是大乘佛门之祖,而不是佛主。
就如同如今的弥勒,也只是小乘佛门之祖。
诸如地藏,毗婆尸,药师佛等等上古佛,皆是小乘佛门。
“阿弥陀佛!”
老僧双手合十,无边佛光迸发而出照耀幽冥十八重,亿万重虚空次元尽皆响起无边佛音:
“善哉!善哉!
我历无量量劫。
过十万亿佛土。
我历无量量劫。
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我历无量量劫。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我历无量量劫。
无上甚深圆满正等觉!
善哉,善哉!
礼赞旃檀功德佛!”
灵山业火燃烧了七七四十九天,灵山为旃檀功德佛送葬的佛光禅唱也进行了四十九天。
三界血雨瓢泼,灵山异象吸引了一尊又一尊大能的目光。
便是那三十三重天之上,都似有眸光垂下。
“阿弥陀佛!”
从三界外世界边陲赶回灵山的世尊弥勒看到了禅林中那染血的僧袍袈裟,口中不由的低念一声佛号。
“阿弥陀佛!”
弥勒身前,一位老僧盘转着念珠,面色浮现一抹忧虑:“世尊,有些麻烦了…”
老僧乃是小乘佛教的上古毗婆尸佛,乃是佛门七位上古佛之一,也是接引、准提创立西方教时就有的佛门尊者。
当初多宝如来化西方教为佛教,诸位上古佛归隐,
接引、准提也端坐天外天静思天地奥秘,眦婆尸佛自此少在佛门中露面。
但是毗婆尸佛的身份地位放在那里,
灵山之中,除了世尊如来和燃灯古佛外,其他佛陀在资历上都比他小了太多,就连弥勒这位世尊也是如此。
佛门净土,众佛平等,所谓的资历、资格、修为、境界之类,也只是凡人所做的比较,
但是也可见毗婆尸佛的地位和实力如何。
当初世尊如来转世渡劫,其中涉及到上古佛门隐秘,
毗婆尸佛和诸多上古佛也各自出了一份力。
世尊归来所需的古佛舍利便有毗婆尸佛贡献的三颗。
二圣前往混沌海追寻大道,毗婆尸佛并没有同去,而是被二圣留在了灵山坐镇。
如今弥勒为灵山世尊,这位小乘佛教眦婆尸佛也出山相助!
“灵山出了这等事情,是小僧无能!”
弥勒面皮一抽,似乎想起了什么。
“大乘佛门虽然支持旃檀功德佛,可他修为还需打磨,我算定,五十六亿年内,他不能与我相争!
我原本是打算让旃檀功德佛以未来佛之位统帅大乘佛门,哪里想到他突然遭此劫数.”
弥勒佛祖这话并没有压低声音,灵山各处的佛寺,禅院之内的佛陀,菩萨皆能听到他这肺腑之言。
这也是弥勒在为自己证明,不然恐会埋下灵山分裂之祸。
“敢在灵山圣地谋害旃檀功德佛,此贼修为恐不下当年的紧那罗!世尊法眼遍查三界,可推算出此人跟脚来历!”
一尊佛陀合十朝着弥勒行礼,虚心求教道。
弥勒叹息一声:“旃檀功德佛寂灭之时,混沌潮汐波及阎浮大界,我不得不赶往世界边陲,怎料被人钻了空子!
刚刚我遍查三界,并未找到杀害旃檀功德佛的凶手!”
“阿弥佛陀!”那佛陀双手合十。
混沌潮汐之灾他自然知道厉害,也分的清轻重缓急。
“此贼凶恶,恐怕是冲着我佛门而来。”
眦婆尸佛并没有收敛面上的忧虑,缓缓说道。
两位圣人不在,即便是有弥勒这个半只脚踏进混元的佛祖坐镇。
眦婆尸佛心中也有些隐隐不安,那魔头胆敢在灵山行凶,肯定所图甚大。
毗婆尸佛心中也不免心中有些忧虑。
难道又是一个紧那罗不成。
当年紧那罗叛佛入魔那件事,背后也有他们这些上古诸佛的影子。
当年紧那罗强势归来,一战击溃五大明王,迫多宝如来遁逃转世,其强横霸道,毗婆尸佛还是记忆犹新。
就是因为担心紧那罗找他们了结当年因果,他们这些上古诸佛才贡献出苦修的金身舍利,助多宝这个大乘佛门之主一臂之力!
“古佛说的是,不过古佛放心,佛法无边,灵山岂会是一个区区魔头所能撼动.”
世尊弥勒面色和蔼,心情却是差到极点。
要知晓,为了坐上这世尊之位,借助这灵山世尊果位突破混元。
自多宝成佛之日,他在这未来佛的佛位之上苦熬了多少无量量劫。
好不容易多宝寂灭,他成了灵山世尊,屁股还没坐热,一口大黑锅就当头扣下。
若非他心境了得,此时只怕都要生出无名火,化身差怒明王了。
…………
灵山有四万八千丈之宽,高也是四万八千丈,
有七层,每一丈悬都有舍利,佛光普照,无日无夜,照得整个净土都是一片通明。
灵山之巅大雄宝殿之内,四大金刚值守殿外。
突然一片祥音佛光,值守金刚一看,却是一金身罗汉从净土远处而来,到了灵山之下,便拜了几拜,一步一步上了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