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解决了青海的对手,此后再无大敌,为何直至今日还不入侵?”内侍说道:“英明不过陛下,长威伯说,虽说俺答看似统合了草原大部,可内部依旧矛盾重重。他需要一个共同的敌人来促使内部意志统一。”嘉靖帝轻咦一声,“这话……也就是说,俺答用大明作为磨刀石,让内部同仇敌忾。”“是。”嘉靖帝闭上眼,“他可说了,俺答何时会动手?”“奴问了长威伯,他说……”内侍努力回想当时的蒋庆之。少年抖抖烟灰,用那好听的声音,笃定的道:“若是大局不变,两到五年,俺答必然大军南下!”“两到五年……”嘉靖帝突然笑了,“他还真能掐会算?不过这份心思,这些剖析,却强过了许多所谓的知兵之人。”“陛下。”严嵩来了。接着是朱希忠,崔元,陆炳……这就是嘉靖帝身边的心腹群体,大明的大事儿,就是这个群体决断。“大同总兵张达已经在路上了。”陆炳禀告道。“嗯!”嘉靖帝点头,对奶兄弟能体悟自己的意思很满意。严嵩请示,“陛下,大同局势……”今日是不是讨论一下。嘉靖帝点头。严嵩干咳一声,目视崔元。老崔,该伱上了。换掉张达,让仇鸾上位,这是他们的谋划。一旦成功,严嵩一党就在军中有了强力盟友。大同总兵官麾下大军在九边堪称是首屈一指。谁接任,嘉靖帝在决断武事时,将会着重听取此人的建言。仇鸾上位,不容有失!崔元上前,“陛下,大同乃九边重地,不容有失。张达莽撞,臣以为,此人不适合担此重任。”嘉靖帝不置可否,抬眸,从严嵩那里,目光缓缓转动,直至到最后的崔元那里。目光继续移动,直至殿外。谁还要来?嘉靖帝闭上眼。显然,这是在等人。此人不至,嘉靖帝不会开启议题。脚步声传来。严嵩心想,会是哪位大将。崔元在琢磨京城知兵的文官,盘算对己方是否有利。算来算去,都是有利,他不禁微微一笑。陆炳看了朱希忠一眼。朱希忠冲着他比划了一个流氓手势,老纨绔冷笑。脚步声由远及近。明媚的阳光从殿外反射进来。一个身影在阳光中走到殿外。看了里面一眼。撩起袍脚,走了进来。“臣,蒋庆之,见过陛下!”严嵩身体一震。竟然是他!崔元面色铁青。而陆炳则是低下头。他知晓,眼前的少年,终究成了自己的大敌。嘉靖帝睁开眼睛,看了蒋庆之一眼。“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