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其他类型>诸天从全真剑法开始> 第一百三十七章 武国立,三国鼎立局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七章 武国立,三国鼎立局面(2 / 3)

高领导人而已,国家又不只是他的。

“行了,诸位请起吧!”

“还有,今后不再行有跪拜之礼仪!”

“凡是跪拜,皆是跪天、跪地、跪父母长辈恩亲!”

“我们关中既然以律法为核心,那就一切以律法来!哪怕是我这个,也没有什么特权!”

许志清找人颁布的律法,他要是不起带头的作用,谁还会把律法放在眼里?

现在的关中,百姓的各种权益基本上都能得到保障。

任何敢触犯关中律法的人,都会被官方惩罚。

他淡淡说完这些,便让这些人起身。

江湖中人本来都没有怎么跪拜,基本上也都是跪拜师傅长辈之类。

到了这王朝中,反而要如此?

许志清不惯着。

他这边从根基上就和南宋和蒙古两方不一样。

在关中这边站久了,将来去南宋、蒙古还会习惯低头跪下?

他把挑选立下王朝名号的日子交给了耶律楚材之后,也就不再多管这些,而是继续议论接下来的关中发展。

国号的事情,许志清并没有等太久太久。

很快就确定了日期,年后,二月初二。

也就是南宋李宗皇帝宝佑三年,二月初二。

耶律楚材名人写书函,发往南宋,蒙古。

想让他们一同庆祝,关中立国。

另外耶律楚材还在想国号的时候,许志清直接定下了武。

以后为武国。

天下各方势力,很快都收到了全真派要立下武国的消息。

全真派上下弟子,同样是无比的欢庆。

他们可是知道,武国的皇帝是他们的首席师兄。

南宋朝廷,他们在收到武国立国的时间后,便派人送上礼物庆祝。

按照他们的想法,有着这个所谓的武国顶在前面,那蒙古国就不会分出精力打他们。

因而他们很愿意支持武国立国。

还有另外的一点,那就是南宋对武国的制度很是嗤之以鼻。

把打来的土地分给那些什么都不懂的百姓?

那些百姓能干什么?

哪里比得上世家?

在南宋当官,身后多多少少都有着自己的势力。

反而是一些清官良将,他们得知武国的政策之后,反而沉默了。

南宋朝廷要是敢学习武国,恐怕南宋皇帝第一个不答应。

还有权相等人,他们以及他们的亲戚,侵占了多少的良田土地。

那政策,简直就是要他们的名。

武国的政策在南宋并不怎么出门。

那是因为南宋对武国的限制。

在南宋腹地那些百姓的心中,根本就没有武国的概念。

反而是两国接触的地方,多多少少有着这种概念。

比如汉中、比如四川等等。

这些地方的百姓,他们听说过武国的一些政策,心中对武国的百姓特别的羡慕。

因为他们有着自己的土地。

武国对外除了分配土地之外,还会相应的开荒。

所有能开荒出来的土地,都归百姓自个耕种。

另外就是关中对百姓没有太多的税收,反而是大力扶持。

准确的说,武国的对民耕种的文件中,有着明确规定。

前面几年税收会稍微重一些,后面则是想对的薄弱一些。

另外就是武国中所有大的行业,都在武国自个把持着。

许志清对一个国家的运转,更多的是依赖着专业的人才。

比如武国的货币,许志清知道货币的体系重要性,因而就让耶律楚材还有一些人找铸造货币的人才。

许志清总是收拢各种人才,种植、养殖等等。

对人才武国是来者不拒。

许志清并非整天都待在大殿中处理事情,他同样有着自个私人的空间。

平日里他私人空间也没有太多,都是陪在小龙女和程佳瑶的身边。

也就是陪两人练练功,种种花草之类。

日子平淡且幸福。

时间一晃来到二月初二。

这一日前,在边关的郭靖、石志磊、耶律晋等人,安排好军务之后,便赶来京兆城。

他们并不担心敌人打进来。

他们解放这几个地方,基本上不怎么费力气。

别说敌人打进来了,边境的敌人都是一副防守的姿态,根本不敢进攻武国。

这一日,许志清黄袍加身,立号武国。

今后没有其余号,以元为最初年,往后则是一年,二年,三年等。

并不是像南宋那般,换一个皇帝之后,就弄个年号。

许志清宣读完武国成立后,并立下二月初二这一日,为国家国庆节日。

按照南宋那边的国家惯例,这种立国都是应该大赦特赦。

在许志清这里,却没有这种。

对任何违反犯罪之人,除非那些表现良好的人才会有着减刑之外,任何人没有特赦。

不过这一日,允许那些犯人多吃两个窝窝头。

许志清立下武国,他称武帝。

并立下各级别职称。

他采用的是国、府、县、镇、乡的级别。

职务分为,正职务、副职务。

他只是先立下级别、职称,但是并没有直接统一实行,而是慢慢的变革。

因为武国从根子地上就和其余的国家不同,武国中的一些官员,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南宋那些官员中的场景。

这些官员出行,武国内的百姓,依旧是跪拜。

因为他们被蒙古统治中就是见了那些官,就要跪下。

跪久了,哪怕告诉他们不用跪了,却也没有人敢不跪。

许志清并没有强求这个,因为官员中还有一些人同样因为怕他,忍不住就对他下跪。

他对此也是慢慢的来,并不着急。

政策都是慢慢的来。

比如他是正武帝,他本想立下耶律楚材为副武帝职称。

当即把耶律楚材吓个半死。

哪怕他皆是是一种职务,耶律楚材干脆直接生病请假待在家里不敢出来。

许志清因而没有再强求。

如果不是太跨步子,他都想直接就搞成共和,把另外一个世界的国家班子,给搬过来。

他没有直接搬,是担心水土不服,武国直接崩溃。

没有直接,但也是在朝另外世界国家追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