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求娶(2 / 3)

如早些收手,不去肖想不属于你的东西。”

果真是孟家的人吗?

“如果,殿下夜半而来,只为了说这些话,那便请回吧。”郑明珠不想听这些,几日后自会水落石出。

“你不想知道真凶是谁?”萧谨华问。

郑明珠犹豫了片刻,还是站起身。

“现在要去追寻幕后之人?我同你一起去。”自己前后态度转变极大,她丝毫不觉尴尬。

孟家若真是幕后真凶,那么其目的,必然与未来皇帝人选息息相关。

郑明珠不能不上心。

来到官署外,郑明珠另寻了一匹马,朝着萧谨华部署的方位去。

昭狱中的几位刺客,都是死士,口中挖不出半点线索。甚至有一个趁狱卒不备,咬舌自尽了。

只有其中一名刺客,年纪最小,畏畏缩缩。交代出一些可有可无的话。

之后没再用刑,而是佯装狱卒失察,将人放走。而后派人跟着。

两人跟着那名被放走的刺客,竟是来到长安城外的一处私宅。

“这是哪?”

身后的侍卫认出,这是太仓丞刘大人前年在长安城外置办的宅邸。

刘大人主管运输粮草,与孟太仆在公务上交际甚为密切。且早年间这两人似乎同在豫州共事,乃是旧交。

眼瞧那小刺客未走正门,翻墙而入。这些刺客在行动前,家中亲人大多会被扣押在一处。事成之后,无论刺客死活,皆许亲族远走他乡,荣华富贵。

年纪小,还留着天真,以为自己回去能活着带家人离开。

“现在要去拿人吗?”身后的侍卫询问。

“不,再等。”

不知过了多久,郑明珠盯的眼睛都酸了,也没见里头出现什么动静。

忽地,马蹄声响起,有两名男子自宅内出来,低声交谈些什么。

其中一位青年的声音十分熟悉。

“抓住他,他曾与鸿胪寺卿共同密谋此事!”郑明珠认出这声响,立刻言道。

“动手!”

萧谨华话音才落,埋伏在宅邸周边的侍卫纷纷齐上,呈包围之势捉捕那青年。

那青年似乎身怀武功,乍闻动静,迅速提剑打马奔逃。

郑明珠自知前去未必能帮着抓住那人,便待在原地,看着众人远去的背影。

夜晚视线不佳,她隐约瞧见,萧谨华与青年缠斗过程中,被刺伤了手臂。

没料想,萧谨华没有停。

像是疯了一般,势必要抓住唯一的线索。

郑明珠眉头一拧,打马绕路回到鸿胪寺。

此事,就算只查到太仓丞刘大人的头上,也足以证明萧谨华和李家的清白,这人又何必拼了命去追捕,倒好似邀功心切。

郑明珠心中装着心事,回去后翻来覆去几个时辰也没睡着,天亮方才合眼。

第二日晨起,陈王萧谨华追捕到此次行刺幕后真凶的消息便传到官署内,人已送去廷尉昭狱。

那青年,名叫孟值。是孟太仆祖上同宗的分支,家族势力盘踞在西北,与长安城的孟氏不同。

就算再疏远,终究同气连枝。此番必有牵扯。

恰好鸿胪寺内有关使臣来朝的事务处理完毕,萧玉殊亦不能常居宫外。郑明珠便随着他一同回到皇城,同行的还有萧姜,另外两个郑氏的姐妹。

在宫里住了几年,俨然习惯了这种日复一日的无聊生活。这次出宫十几日,郑明珠再回来,心中竟生了些自己都察觉不到的抗拒。

日后若成为皇后,便得待上一辈子。

下了马车,换坐宫中轿撵。

郑明珠、郑兰和郑竹预备着去面见皇后。恰逢陛下今日神似思清明,要召见萧玉殊,了解鸿胪寺刺杀一事。

皇后正侍奉在侧,几人又重新一道去。

甘露殿内。

老皇帝虽清醒,身子却孱弱不堪,无法起身,半卧在软席前。侍奉汤药的,是一位面生的夫人。

皇后则坐在一旁,念着奏疏与皇帝听。

读过最后一则使臣来朝的礼单贺表后,郑明珠等人跪在大殿中央,行礼问安。

皇帝随口询问了前两日刺杀一事,似乎并不大在意。

谈话间,守在外殿的大监庞春忽然来报。

“陛下,娘娘。陈王殿下与廷尉大人在外求见,说是案子已有了结。”

“让陈王进来。”

“是。”

萧谨华,廷尉及属官进入大殿后并未多言,第一时间将刺杀详情道出。

“拜见陛下。”

“昨日,陈王殿下佯诈刺客,顺藤摸瓜找到了安排刺客的人,太仓丞刘忠。”

“以及颍州都尉孟关的弟弟孟值。”

“鸿胪寺卿亲口招供,是孟值指使,吩咐他减弱鸿胪寺官署防线,这才招致月氏使臣被刺客所伤。”

“刺客,也是孟值所派。”

西北孟氏,为官宦者稀少,财力却通天雄厚,有养死士的实力。

老皇帝点点头,没有第一时间决断。

“就是不知,孟值所作所为,是否有长安的接应。否则,不可能躲过城防军的视线。”廷尉又道。这一句,就差没把怀疑孟太仆是真凶摆在明面上。

刺杀兹事体大,是抄家的死罪。

长安孟氏和西北孟氏,同气连枝,若说半点嫌疑没有,无人相信。

可在郑家在朝中只手遮天的当口,对孟太仆,皇帝也不能直接决断。

“朕近来,心神憔悴。又需处理各国使臣的岁贡,贺表。此事便交给郑太尉和郭丞相处理。”老皇帝说完,咳了几声。

郑家支持萧玉殊为储君,孟太仆的族人孟值又搞出这一桩案子,要诬陷晋王。

怎么看,都适合放手,任由郑氏和孟氏狗咬狗。便放这两家内斗去吧。

“…..陈王,很好。”老皇帝歇着口气,“此次你立功不小,也算是给了月氏使臣一个交代。说吧,想要什么赏赐。”

郑明珠看向大殿前方的萧谨华,这人昨夜被孟值刺了一剑,伤了左臂。像是不知道疼一般,追过去。今日倒要看看,他是想向圣上讨要些什么。

“回禀父皇,儿臣年过弱冠,未曾娶妻。一月后,便要前往蜀地就封,故而今日便请父皇做主,在此求娶郑氏女,郑明珠。”萧谨华音声洪亮,掷地如石。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看向郑明珠。

什么?

郑明珠愣住,一时间是怀疑自己耳朵出了毛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