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约定
做完这些后,郑明珠和萧姜二人再次离开院子,在闻府中蹑手蹑脚穿行。一番找寻,总算找到人烟稀少且可出府的角门。远远看去,角门附近的暗影里,似有几道身影。郑明珠脚步放缓,眯眼打量。
不对。
萧谨华。
她拽着萧姜的手,转身便往左侧的园径里奔逃。只可惜晚了一步,萧谨华及其侍卫早发现他们,四处围堵。冬日里,园中花树绿叶稀零,掩不住他们的身影。四五道长戟横亘在身前,尖锋凌厉。郑明珠站在原地,瞪向众侍卫身后。萧谨华轻笑,目光紧紧锁着她,不紧不慢地从树影中走近。“万中数一的精兵甲士都看不住你,也亏得本王,多留了几个心眼。”眼见是跑不掉了,再被捉住肯定严加看管。郑明珠当机立断,说道:“陈王殿下在蜀地如履薄冰,也有心思对付我们吗?”萧谨华面色微变,随即恢复常态。
郑明珠又接着道:“我此言,并非为讥讽陈王殿下。”“我们此行经过江阳,无意间得知一秘辛,正与殿下有关。”“哦?那你倒说来听听。”
花言巧语,萧谨华不相信,只想知道能编出什么谎话。“事关重要,自然是有条件的。“郑明珠视线微垂,不去看对方的眼睛,“我知殿下恨我入骨。但此次若助殿下一臂之力,可否放我们离开,护送我们回长安。话罢,她更别开目光,生怕被萧谨华看出自己在说谎。萧谨华冷笑,反问:“本王,凭何信你?”郑明珠搭上身前冷凉的铁器,示意侍卫放下长载。得到萧谨华的允准后,众侍卫后退几步。
她走近,与萧谨华面对而立,压低了声音:“殿下可知,府中有人要取你性命。”
“就在今晚。”
闻家的人既敢藏兵于府内,是连表面功夫也不愿做,也不怕萧谨华知道。可见蜀中世家嚣张到何种境地。
萧谨华想必也清楚这点。
闻言,萧谨华仍不为所动。他抬手,示意侍卫上前。“听我一言。"心急之下,郑明珠握住男子的手臂。“方才出逃时,我与萧姜撞见闻家的府兵。他们手中拿着的,是乌孙的弯刀。”
“怕是与乌孙人早有勾结。这次,我是真心要与殿下交换条件,不希望乌孙贼子因此得利。”
“殿下若不相信,大可去方才的别院中,看我留下的字条。”提起乌孙贼寇,昔日仇怨暂掩疑心。萧谨华神色微动,命侍卫去方才的院中寻找。
那字条尚在。
果真是在提醒他,莫轻易送命。
“好,本王答应你。说吧,你口中所谓的秘辛。”“既是筹码,又怎能轻易地交出去。“郑明珠又补充,“殿下放心,我必不出尔反尔。”
方才提起江阳时,萧谨华并无反应。可见是真不知邬家私运甲胄。“哼。”
想起往事,萧谨华笑容讥讽。
“瞎子,过来。"郑明珠呼唤不远处的萧姜。男子缓步走近,二人自然而然地环住对方的手臂。她肩膀微微耸动,示意萧姜再补几句。
这时,萧谨华才将注意分散给这位常年默默无闻的四弟。视线落在二人牵撤的手臂上,不由得皱起眉头。
“郑姑娘所言,确有其事。且…此消息与蜀都邬家有关,若殿下得知,有利无害。”
“我们也不过是想早日回到长安,万望殿下成全。“萧姜出言相劝。萧谨华应允了。
之后,郑明珠和萧姜扮作侍女小厮,跟在萧谨华身边,出入闻府各处。期间,郑明珠给周伯等人递了消息回去,只道就此分别。他们此举本意便是与萧谨华周旋,借机逃走,也不会再回去了。入夜,闻氏家主设宴款待萧谨华。藩王上座,闻氏各族人位于其下。帘帐半遮,底下人并未对站在萧谨华身后的男女感到奇怪。借着添酒的动作,郑明珠垂首低语:“你可知这底下,哪个姓刘?”萧谨华指着席位末端的一个中年男子,那男子儒生打扮,留着山羊胡,乍看不显眼,眼睛四处瞟动。
“若他桌上是银酒杯,你今夜无虞。若是金的…”“那些府兵就埋伏在附近,纵然你的侍卫是万众取一的精锐,也难以应付。今夜你本可搪塞过去,却偏要以身犯险。”郑明珠叹了口气,扫视座下众人。
萧谨华愣住,忽而抬眼,与她对视。宴中丝竹声变得朦胧,心神霎时恍惚。「那老单于的刁难,你本可以忍下,为何要以身犯险。就算不顾念自己,不顾念远在长安的亲眷。也不顾念我了吗。」「我们要回长安,一个也不能少,这是约定。」那时是如何回答的?
他记不清了,也不想回忆。只知道这约定成了天大的笑话。“这些人既起杀意,也不是一味躲避能解决的。"萧姜亦俯身添酒,辛辣的浊酒尽数倾进汤羹中。
萧谨华蹙眉,攘开在他耳侧咕咕唧唧的二人。这时,堂下的闻氏族人开口祝愿酒:“殿下初到乐元,臣等倍感欢欣。“君臣同心,不必多礼。”
“本王来此,是听闻乌孙贼子近来频频动乱,故来巡视。”“回殿下,确有其事。臣等已命人严加看守,若有异动,定立即禀报。“座下一位武将模样的人说道。
萧谨华点头,直言:“李将军于武阳关镇守,听闻此事亦颇为担忧。此前特调兵五百,驻在平沛北郊三十里外。”
“若诸位发觉贼子有异心,自可前去求援。”此话一出,座下众人骤然禁声。
只闻丝竹管弦幽幽绕梁。
平沛毗邻乐元,若兵马脚程快,不到半日便能赶过来。确能及时支援,却也能把闻家上下杀个片甲不留。
座席末端的山羊胡环顾左右,不动声色掏出个银酒杯置于案上。留有后手,却不告诉他们?
郑明珠瞪了萧谨华一眼,随后侧身与萧姜交谈。还是找个时机快跑吧。
“殿下思虑周全,臣等为乐元百姓,多谢殿口口恤。”闻氏家主面上的假笑几乎挂不住。
不过,这本就是谈判,尚有周旋的余地。
点破这层窗户纸,双方都没了兴致,宴会没持续太久。不到戌时,便各自散去。
闻家人自不敢在明面上刁难萧谨华,安排了上等的客厢。郑明珠和萧姜本想趁机溜走,可惜那几个铁面侍卫紧紧盯着,没有出逃的机会。
“殿下,这二人如何看管?”
眼看着萧谨华要进门,侍卫们拿不定主意,更是怕这两人又跑走要担责。闻言,萧谨华定住脚步。他回过身,目光在二人间徘徊,随后定在少女身上。
“把她带过来。”
“是。”
郑明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