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其他类型>大汉有活爹> 第124章 (超大章合并)没道德怎麽绑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4章 (超大章合并)没道德怎麽绑架?(3 / 4)

,霍海一定不会纵容,一定会更大幅度的退步来保这些奴隶。

石德没想到自己这麽轻松就能拿捏霍海。

石德洋洋得意的时候,听见霍海:「好啊!石德,俗话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你不会反悔吧?」

听到霍海这麽说,石德傻了!

「你……」石德:「你确定你会常年保持水运,一直不停,并且还立刻对外宣传?」

霍海点头:「没问题。」

当然要常年保持水运,这个石德不会真以为修建新长安城的砖头要从同关调过来吧?

要知道黄河渭河的淤积泥沙,就是最好的建筑沙,也是最好的烧砖材料!!!

霍海当然不可能运输砖头,这不大傻子吗?运输费多高啊?

霍海当然是在老的渭河河道采砂烧砖,然后采砂运去工地。

这当然不可能从陆地上穿过。当然是直接走水运,运到驰道,走主干道。

别说其他产物,就光是建材,起码可以持续运送五年以上。

这算长期水运了吧?

更何况,霍海预计,这些贵族恐怕都在偷偷计划在自己的封地搞钱,之后还会送更多丰富的产物来长安赚钱。

特别是送钱来长安!

他们私下造币,走陆路到长安,运送费用都要占据币值的四到七成。

可如果走水运,要便宜非常多。

因为黄河在三门峡的落差太大,水下地形太怪,没法水运,所以东面来的东西,都要下车一次。

而且渭河又难以运输,又要下船一次。

两次下车运输,十分消耗运力。

要知道,比如用粮食作为例子,水运五百公里消耗是百分之四十,而陆运是百分之九十五!

二十车才能送到一车。

虽然只下车运送两段路,也会让消耗暴涨到三倍。

就算粮食产地粮价只有长安三分之一,那运过来也是一文不赚了。

试问哪个商人会做这种慈善?

可如果只下船一次,呢?消耗就只有一倍多。

那从粮价只有长安三分之一的地方运输一船粮食到长安,就得到了一船半粮食的财富!

这还是粮食,其他价格更贵的各种地方产物呢?

虽然一个人不太可能有太多这样的货物。

但是,天下人谁不想赚钱?只要运河一通,天下谁人不来?

一旦古渭河河道修浚成了运河!那货物将会源源不断的运送进来。

所以运河的漕运绝对不会停止,甚至霍海敢保证,这东西可能能持续到地球拥有移民外星球的时候,都还能发挥作用。

毕竟这不是生挖的河道,而是真正的古河道截留大半变成小河道做出来的超级优质运河啊。

事儿少利润大!

这就幸亏现在的首都是长安,换成洛阳,扬州,成都,都没有这种好事儿,只有八水环绕的长安,因为南高北低又拥有多条与渭河同方向小河道的特殊地理环境,才有这好事儿。

石德看霍海满脸自信的点头。

一时之间难住了。

自己话都说出去了,难道不执行?

那传出去,自己别叫石德了,叫失信失德好了。

石德:「好,既然霍大人你同意了,那就这麽做吧,我听说你们现在流行定契书?做契约吧。」

霍海笑了,石德把自己给绕进去了。

他肯定是笃定自己牛皮吹破了不敢接,没想到自己真敢接。

口嗨是病,得治!

没想到,这麽难缠的人,这麽难缠的问题,这麽容易就解决了。

那麽接下来,就该开始疏浚新河道,还有搭建过河的桥了。

霍海签下合约,直接上车赶往码头。

石德看着马车离去,深吸了一口气。

石德依旧笃定,霍海就是口嗨,是放不下面子,咬牙答应的。

「看来霍家赚的钱,比想像中的多,居然愿意为了一个面子,这麽去亏本。」

「不过,下一次见面就不是这里了,而是朝堂上!」

……

车上,商富欲言又止,但还是忍不住了:「公子,听那个石德的意思,我们中出了一个叛徒!」

霍海:「查。」

「查到后,派去蜀地。」

「张骞正在蜀地执行青藏计划,蜀地那边要做的事情不比长安小,需要用人。」

商富愣了一下:「公子,既然成都那边这麽重要,为什麽要派一个查出来的内奸过去做事儿?」

霍海笑了。

当然是把内奸背后的主子的目光,吸引到南进计划上去。

蜀地那边可不比长安这边规划的东西少。

目前蜀地那边已经在搞盐和茶了。

因为有霍去病进言作保,加上煤矿收益的暴涨,刘彻把制盐这事儿放权给了张骞。

霍海就记得蜀郡有两个地方可以制盐,一个是自贡一个是邛崃。

邛崃这个地方,那就是司马相如前老丈人的地盘。

卓王孙本来就是做盐铁发家的,是当地土霸王。

别以为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事儿会影响卓家,当初刘彻收回盐铁权利,而卓家就是干这个的,要不是司马相如,卓家是保不住的。

现在卓家配合张骞,在成都那就是黑白通吃。

他们应该很快就能把卤水探出来。

而且,为了产量,为了迅速打通西南夷,霍海把天然气的事情告诉了张骞!

有天然气烧制精盐,不久之后成都的盐比海边的盐都还好,不只是能送去打通西南诸国的路,开辟出茶马古道探查去天竺的路。

还能送来长安赚钱。

一个茶,一个盐,之后不久就会风行长安。

只要石家不是傻子,到时候得知了成都那边的秘密,一定会把重心转过去,把钱投过去。

这样一来,他们就不可能把钱留在长安和霍海作对。

同时他们去成都赚钱,等于给南进计划帮大忙。

一石三鸟之计。

霍海摆了摆头,提到成都,不知道张骞搞到蜀锦没有。

蜀锦在古代太出名了,特别是蜀绣。

虽然说在现代有四大名绣的说法,蜀绣排第二,但那是因为明清时代苏绣做龙袍的缘故,蜀绣才排到了第二。

在历史上,蜀绣可是直接代替刺绣是整个汉唐的外贸法宝的。

蜀绣两个字在西域在中亚直接就是丝绸两个字的等同代名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