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其他类型>大汉有活爹> 第125章 (合并大章)你匈奴王懂个屁匈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5章 (合并大章)你匈奴王懂个屁匈奴(3 / 4)

存在感。

搁在以前,雷林这样的富人多低调啊,就算出门,也是以司马相如的老丈人自居。

司马相如虽然文名盛,但近年也只是小官罢了,所以雷林出门的姿态摆的很低。

但现在呢?

雷林现在可是出了大名了,就算是只参加了同关煤矿股东大会的人,那在长安现在都是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

雷林还是董事会成员,这可以说是声望巨大了。

同关煤矿股东大会的一员,意味着一年中你有一天可以接触到皇帝陛下。

就算是封疆大吏,在各部州的刺史,各郡的太守,都没有完全的把握说自己一年能见一次陛下。

这就已经是风云人物了。

而董事会成员意味着什麽?意味着此人随时都可能接受皇帝陛下的召见,甚至主动发起会议,邀请皇帝陛下参与。

这几乎已经等于是朝中重臣了。

大家不只是盯着同关煤矿,所有人也在盯着,哪一家企业能变成第二个同关煤矿!

既然有了这种路子,所有人都在拼命地发展,而要投资,就得露富。

露富,就等于自己宣告所有人,我是个富人。

如果有一天,霍海倒台了,这些富人如何自处?

暴露了财富,又没法往上爬,又没法守住财富的富人怎麽办?

项绪意识到,长安城所有出来做生意的非贵族富人,全部都已经自然地站在了公子的大车上。

项绪本来每天都很头疼如何发展商业的。丶

虽然霍氏产业链巨大,都是霍海提出的,但是具体实施到和哪些人进行中等以下的小规模合作,合作什麽,什麽时间开放什麽合作,具体要拿多少利润,放出多少利润给别人。

这都是要项绪来思考的。

但想通这一点后,这些问题突然不是问题了。

「所有人都是自己人?」

项绪猛然间意识到了这一点,再回头去看稳坐沙发上的公子,突然有了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原来,从头到尾,一切都在公子的掌握之中!

霍海:「驾车看路。」

项绪回过头去盯着道路。

走着走着项绪还是询问到:「公子,您是不是担心,有人发现时局的问题,而利用这些东西针对您。」

霍海:「时局有什麽不对?很对啊。」

项绪突然想起了刚刚霍海面对石德时候的表现,深吸了一口气。

公子,和高祖皇帝太像了。

虽然坊间经常有人说高祖皇帝是个流氓混混,但项绪读了这麽多书,明白了这麽多道理,难道还不知道背后的真相麽?

高祖的能力,那简直是突破天际的强。

而所有人都不喜欢一个强大的人赢得了胜利这个说法,因为这没有传奇意味,也没有代入感。

试想一下,一个武水准之上,文时代巅峰的人,击败了霸王项羽这个文水准之上武时代巅峰的人,有问题吗?

谁赢都正常,刘邦利用局势驾驭局势,制造了于自己有利的局势,最后赢得了胜利,太正常了。

可谁喜欢讲这样一个故事。

假如有人讲,一个和我一样的小瘪三,一个四十多岁游手好闲一事无成的人,战胜了楚霸王!

这样就很有代入感了,这个故事的传奇感就成了。

但,就是因为这样的缘由,把刘邦最强的一点,给掩盖了。

刘邦最强的地方是,道德底线很灵活。

很多人把道德底线很灵活理解为,道德有问题,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不对,那不叫道德底线很灵活,那叫道德底线极低。

道德底线灵活的意思是,面对道德圣人时,就是道德圣人,面对小地痞时,就是小地痞,面对大流氓时,就是大流氓。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格魅力爆棚。

因为他面对任何人时,都能平等对待。

所有人面对刘邦时,都没法说刘邦不公平,不实在,不道德,不对。都只能认了,还得服气喊一声『沛公』。

人家都把自己跟你拉到同一条水平线上然后赢了你了,你还能说什麽?

真以为刘邦跟项羽说『分我一碗我爹做的羹』是因为他素质奇低不孝?

错。

刘邦之所以这麽说,是因为他在反讽项羽。

『你项羽我了解,我认定你是个英雄,所以当初才认你这个兄弟。英雄是不会干用兄弟家人威胁兄弟这种事儿的。如果你干了,算我刘邦看错了人,那我刘邦也认了,到时候肉羹分我一碗,算我瞎了眼。』

刘邦赌的不是项羽不敢杀人。

刘邦其实是在用自己的爹赌项羽还是个人。

这才是项羽从话里面听出来的东西。

听到这种话,项羽还会伤害刘邦他爹麽?反而没法儿下手了。

此时的霍海,就跟彼时的高祖皇帝一样。

甚至更胜一筹!

谁跟他比素质低,他素质比你还低!

你要跟他比道德高,他能让你看到圣光怀疑人生!

项绪驾车驾着驾着突然一句:「公子,在下越来越佩服您了,敬仰之情犹如涛涛渭河连绵不绝……」

霍海接茬:「犹如黄河之水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

项绪:「公子就是公子,拍马屁都高人一筹,张嘴就来,哈哈哈!」

「难怪陛下那麽器重公子。」

霍海:「等回去了你找人放出话去,就说我要在渭河上疏浚河道,修建堤坝,整修水利,让渭河变清澈,未来供给全长安的人饮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会让渭河河道断流,需要大量招募工人。」

这话前半截项绪理解,后半句给项绪听傻了。

自己刚说渭河涛涛连绵不绝呢,现在公子就要让渭河断流?

这是人能办到的事儿?

这靠谱吗?

再说,就算这事儿真能做到,这要多少工人啊?

这要多少人命搭进去啊?!

自从大汉建立以来,黄河泛滥了两次,两次修补河道,那都是死了不知道多少人的。

如今渭河没有泛滥,突然要修河道,就算是花钱招工,真的有多少人敢来吗?

其实霍海大可以把实情公布出来的,毕竟土地已经拿下来了,现在公布要让渭河改道就行了。

只要所有人明白,现在的古河道即将枯水,自然明白古河道会枯涸。

枯涸的河道重新疏浚,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