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其他类型>大汉有活爹> 第161章 (大章)战匈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1章 (大章)战匈奴!(3 / 5)

究煤矿用的技术了,而且这些技术必须有偿使用。

同关煤矿的超级暴利时代过去了。

当然,这只是相对的。

相对于传统行业,这依旧是超级暴利。

不只是同关煤矿,安神铁路修完截止,钢铁厂也要必须盈利了。

因为到目前为止,便宜矿,都被用的差不多了,钢铁厂未来不可能分钱不赚继续给铁路修建赋能了,那样的话,霍海岂不是开着公司不赚钱,还反向抽自己的资金?

刘彻并没有当着群臣的面儿说这件事情。

而是准备和桑弘羊讨论一下。

当刘彻回程时,更多听到消息的长安百姓,来到了铁路两旁围观!

可怜的羽林卫,在中途三个马场换马,把马都给累崩了,刚刚跑到同关,屁股都颠肿了,结果伟大的皇帝陛下又坐着钢铁巨兽返回了!

他们只能又开始往回跑。

幸亏铁路通车了,马上开始就用火车运输煤炭了,要不然几个马场的负责人能骂娘!

这家伙,跑得快的马都被拉崩了,煤矿上还怎麽用马?

幸好有火车用了。

不过话说回来,要不是火车的话,羽林卫也不会拉崩这麽多马。

长安城的百姓,亲眼目睹长的离谱的火车从远方驶来。

然后才发现火车不只是长的离谱,而且也大的离谱,快的离谱!

火车两个字算是出名了!

返程后,刘彻在火车站下车,开心的不得了,直接封火车司机笃为奉车都尉。

当然了,苏武的哥哥依旧是奉车都尉,只是笃这个奉车都尉是奉火车,是专职的。

也就是说以后刘彻要用火车的话,笃就要亲自出马开车了。

甚至,刘彻不只是给笃封了官。

还给笃赐姓!

笃是没有姓氏的,换句话说他既不是黄帝时代百姓贵族的后裔,也不是六国旧贵族的后裔,而是九黎的后裔。

刘彻赐予他黎姓。

黎笃。

正所谓马行顿迟谓之笃,笃本来是沉重迟缓的意思,如今一个叫做笃的人,却成了最快的交通工具火车的第一位司机。

这个事情还是很有纪念意义的。

司马迁甚至回去后专门大写特写,认为独属于贵族的时代过去了,普通黎民也要抛去身上厚重的枷锁,让速度快起来,跟上这个时代的发展。

以后普通人不再以百姓代称,而应该是黎民百姓,大量没有姓氏的普通黎民,是帝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为帝国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甚至还提出了,如果他们有大的功绩,应该让赐姓成为一种常态,成为新商业时代的一种荣耀。

这个提议也让司马迁崭露头角,被很多人所认识。

司马迁甚至为此写了一篇短赋《黎民赋》,水平可以说是接近贾谊,在本朝只输给霍海和司马相如。

刘彻取名的时候就想过,给笃赐姓黎,肯定会有聪明人明白,会加大宣传。

只要出了文章,政治意味就不同了。

但没想到,这个聪明人就在身边,是个史官,是司马谈的儿子,是李广的外孙女婿……

刘彻目前为止,其实早就想跟李广翻脸了,今年没翻脸,完全是因为霍海从中调和。

司马迁崭露头角后,刘彻也对李广下达的命令。

让李广去筹集粮草,屯在同关新修的仓库,准备为来年的战争做准备。

同时还勒令李广必须保持长安的粮价不要有较大波动,否则杀头。

其实,刘彻就是看李广不爽了,要报复一波。

从工业化开始后,李广的野心其实已经落空了,现在刘彻之所以整他是因为他之前不听话,而不是担忧李家吃到西域发展过程中陇西这个地理位置的红利。

让李广破点财,报复一下。

李广能有什麽办法?他从陇西收购了大量的粮食,走水运运到了长安。

这其实已经是个绝杀了。

因为如果刘彻要整死李广,完全可以下令让李广再预备一批粮食,屯在陇西,准备来年从西域方向进兵攻打匈奴用。

同样要求粮价不允许飙升。

李广已经把陇西的馀量搞到长安来,准备打仗用了,陇西现在的粮食只够自己吃,多出来的馀量,最多供不了五万大军。

如果刘彻做绝了,李广就只有自己送上人头了。

这其实就是刘彻在对李广宣泄不满,让李广搞清楚,这一次如果再有差池,他必死无疑!

当然也不是必死。

如果刘彻真这麽下令,李广可以选择造反啊!

但是现在大军准备着打匈奴,关中到处都是军队,造反成功概率不到十万分之一。

那麽李广还有最后一个选择。

找个能接盘的人,把他的土地全收了。

然后他拿钱去蜀地买一批粮,从天水这条线往陇西运送,不惜财力的运粮。

这样勉强也能解围。

也就是说,如果刘彻不放手,李广要不死,要不以全部家产逃过一劫。

这不可谓不霸道。

但……刘彻的羽林卫手里有火枪,比以前更霸道怎麽了?

李广已经明确的感受到地位的大幅下降了。

但李广并没有做出任何让刘彻继续不悦的举动,而是等着刘彻去割他肉。

也就是说,李广表现出了任人宰割的模样,潜台词就是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陛下要是这口恶气出不去,那臣死就死吧。

这个态度让刘彻还是很满意的。

入冬后,百姓们比往年的幸福指数要高得多。

新城的房子,集中供暖,甚至现在在家里,只需要穿单衣就行。

而老城区的房子,也大量进行了改造,至少有火炕和炉灶。

自从火车通车后,在长安到同关路上干车夫的,都转业了。

他们本来就吃得了苦,也忍受得了离开家人,所以进一步往北参与了神木到同关段的铁轨安装工作。

这个本来是非常复杂的重体力活,每天修个几十米都费劲。

但是人多了之后,开始采用了分段式铺装铁轨的工程方法,进度开始飞速提升。

虽然这导致不少地方对接不准,需要返工。

但返工一般贵的是人工是工时。

而铁路上现在不缺人工。

甚至于,霍海为了避免大量伤亡出现,让这条路也白骨皑皑,还专门勒令工地两班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