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刚刚离开南京大学,短暂的午休过后,左念微启程前往南京第1重型机械厂视察万吨级模锻式水压机的研制情况。
万吨级水压机作为真正的国之重器,是重工业的核心加工工具之1,也是1个国家机械制造业水平的最高体现。
众所周知,金属工件在经过高压的锻造加工以后,因为塑性变形和2次结晶,金属组织更为致密,力学性能会显著提升,而水压机也就是这其中的关键。
按照锻造方式的区别,水压机又分为自由式和模锻式两种:
自由式水压机,简单来说就是周围没有约束器具,直接放上去1块红热的锻件,然后用力施压。这种水压机通常用来锻造大型高强度部件,比如动辄几百吨的舰船螺旋桨的曲轴、战列舰的炮管等等。
而模锻式水压机则有1个模具,里边放进胚料,然后合上模具,施加压力就能把胚料压成想要的形状。
因为有可重复利用的模具,模锻式水压机1般适合加工重量稍小、需求数量较多的0件,例如合金钢板、飞机部件、蒸汽轮机部件等等。
历史上,日本为了建造大和级战列舰,不仅扩建船坞和船台的长度,还给造船工业添置了大量新式设备,其中就包括从德国购买了1座15000吨的水压机和3座70吨平炉来制造大和的460舰炮和优质装甲钢。
而德国人更为生猛,为了航空工业的扩产,制造飞机的铝合金锻件需求量非常大,所以他们研制了7000吨的模锻式水压机,接下来又建造了史无前例的1座30000吨自由式水压机以及3座15000吨模锻式水压机。
除了德国,也就只有英国在大战之前建造了1座12000吨模锻式水压机,其它国家至多只有万吨级自由式水压机。
美国人主要是考虑商业用途,所以选择以量取胜,3十年代前后建造了1百多座中小型模锻式水压机,其中最大的也不过5000吨。
因而,目前全世界超过5000吨的大型水压机不足5十台,而拥有万吨级水压机的国家也不过两手之数。
中国目前统共有7千吨及以上的水压机7座,还有两座半的万吨级自由式水压机:
中国第1座万吨级水压机是1909年自德国德马格工程机械公司订购的,前后历时5年方才完工回国,并1直到1915年末方才在渤海重工集团的锦州机械厂建成,投入使用,河南级及后续战列舰的舰炮制造均有这台水压机参与。
1919年,重工业部递交报告,确定了万吨级自由式水压机的研制工作,前后历时7年,最终于1926年落地,1928年在上海重型机械厂装成,开始生产,期间也是问题频发,好在最后有惊无险,解决了问题,在1929年中宣布了完全成功。
至于说为什么是两座半,还是因为当初在自研自造的过程中,中枢批准了重工业部“两条腿走路”的申请,最终于1928年向德国国营汉诺威机械厂订购了1台15000吨的自由式水压机。
这台水压机在上个月底刚刚建成实验,估摸着要到明年初才能够归国。
而南京第1重型机械厂正在研制的水压机则是11000吨模锻式水压机,是1929年考察了德国新建成的12000吨级模锻式水压机后开始研制的,也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
由于已经有了研发和使用万吨级水压机的经验,并且与德国技术人员进行了1定的交流,整体的研发流程依然比较顺利,相比于之前的摸索要更容易1些。
当然,技术的交流也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尤其是尖端技术,很多看似互惠互利的交易实际上并不能达成。
哪怕是有德国战败这1独特机遇,想要从德国人手中套取尖端技术也不是1件容易的事。
而技术的积累也同样是需要时间的,在1些方面的体现或许更为明显。
战列舰这样的大家伙从某种角度能够确切的反映出这样的问题。
当年的日本,尽管通过仿造外国设计和设备获得了大舰国产的能力,但是老牌工业国家的尖端技术应用和技术的积累却是没有办法“仿造”的。
第2次工业革命在欧美带来的技术爆发在彼时尚没有完全反应到海军舰艇上,而此时在东亚做大做强的日本却已经成为了其他海军列强的潜在对手,即便是对昔日的老师和盟友英国,日本也难以获得比较先进的技术。
这也就意味着日本将不能再依靠外购来获得最先进的技术,而被迫开始走上自行研发的道路,但这对于没有技术积累的日本来说是非常困难的。
日本的舰船工程师和学者为了实现弯道超车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良和优化以期跟上世界先进脚步。
比如为了解决传统英国大口径火炮全长丝紧(缠丝)工艺导致身管形变和不规则抖动的问题,结合衬管自紧技术减少了绕线层厚度的需求,从而成功降低了前部重量。
又比如为了解决vc装甲需要表面渗碳工时过长导致产能不足的问题,通过改变热处理方式(淬火)来形成硬化层的vh(vickers hardened)装甲,解决了大和级战列舰的装甲钢问题。
海军假日期间,日本保持着对海军技术的投入,在2战开始前已经在基础技术上大致追平了自己曾经的老师英国。
但是也正是由于大量海军技术设备源自英国,它只代表了老牌工业列强中的1个分支——尽管是1个很强劲的分支,但同时也是1个比较保守的分支,因此很多其他列强在时间线上平行的技术日本人并没有能够完全掌握,也不像老牌工业列强那样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很多时候都不得不主动或者被迫重新发明轮子。
比如火炮工艺的问题,1战之后各大传统海军列强就只剩英国人还在使用丝紧结构,曾经使用丝紧的意大利人也投靠了没有严重下垂和抖动问题的层紧结构,连英国人本身在1战时期对比了美德两国火炮结构后也决定放弃丝紧。
而日本由于早年从师英国,层紧技术不甚熟练也没有技术储备,也因此走上了对传统英式火炮结构修修改改之路,在设计大和时也认为自身层紧技术不过关风险过高而继续改进长门的改进型丝紧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