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玄幻魔法>从下乡支医开始重走人生路> 第一百三十五章 疑点多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五章 疑点多多(2 / 3)

两个是死定了,这点没得说,但是苏科长,咱俩今天在这儿打开天窗说亮话,你觉得就凭他俩,能拉拢腐蚀还安排那么多人吗?几乎各行各业都有。”

没等苏孝同说什么,老许就自问自答道:“反正我个人觉得,这不是他们俩就能办到的。

你那边齐继林我不太清楚他的具体情况,就拿孙以德来说,没错,他现在是淀海的主任,但他是去年年初才从第一热电厂出来当这个主任的。

他之前还在热电厂上班的时候,怎么可能有那么大的能力安排外边那些人的工作。

怎么还能去拉拢那些职位本就不比他低的人,按照调查资料来看,这里边很多人和他在生活以及工作中,根本产生不了任何交集,他又是怎么认识这些人的。

我个人觉得,他们这个组织里应该还有一个,甚至几个重要人物并没有暴露,而这几个之所以被抓后交代的这么痛快,就是在给剩下的人打掩护,想让咱们赶紧结案。

然后那些人就可以趁着咱们放松警惕的档口,再去搞破坏。

至于他们的目标,我觉得应该没有变,依然还是仪器厂,也就是说,这个组织剩下没暴露的人里,最少还有一个人,应该是能轻松跟仪器厂接触,更或者说就是仪器厂的内部人。”

听完老许的分析,苏孝同眯着眼睛抽了几口烟后,才缓缓的点点头:“处长,您说的跟我想的差不多,有一点不同就是您最后说的这点。

我倒是觉得他们还没暴露的人应该不在仪器厂内部,而是在外边,不过他们中肯定有人能轻松的跟里边人接触。”

“哦?说说你这么判断的原因。”

“处长您可能不知道,上次我们抓到的那个负责执行任务的人,就是头部中枪那个。”

“嗯,我知道这个人,最后是言诚出手才让他在临死前交代了些东西,也才让咱们这个案子当时没有彻底断线。”

“对,就是他。”苏孝同点点头,抬起手又抽了口烟。

“抓住他虽然有些机缘巧合,但也让我们把目光重点放到了仪器厂内部,现在厂里的保卫工作已经由局里保卫处接手了。

这些天像过筛子一样的把所有人重新又过了两遍,凡是发现一丁点疑点的,都全部先调离出仪器厂,然后再继续调查。

我觉得,仪器厂内部现在应该是没什么问题,最大的可能还是在外边,重点关注的应该是那些能随时跟仪器厂联系的。”

“苏科长,你觉得保卫处会不会……”

“这话我不敢说,但我就觉得,如果保卫处里某个人有问题,那咱们现在也不会坐在这里,更大的可能是他们应该已经得手了。”

苏孝同的话让老许的呼吸一滞,随即他就笑着摇摇头,自己也真是多虑了,这么浅显的道理怎么就想不明白呢。

“是我想差了。对了苏科长,齐继林有没有交代他昨晚上为什么要冒死去找李言诚。”

“这点我问了。”提起这个,苏孝同的脸色变的凝重起来。

“这也是我怀疑他们这个组织,还有人没暴露的一个重要原因。

他之所以找言诚,就是想亲口问问言诚到底是怎么解他们那个毒药的,他想知道,这种解法还有没有人会,齐继林的最终目的就是打算和言诚同归于尽。

另外我判断,到底是用枪打,还是引爆爆炸物,应该也是他们最终一个传递信号的方法,而这两种方法应该是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含义。”

说到这里苏孝同停了下来,又缓缓的摇摇头:“处长,最后这句只是我个人的直觉和猜想,并不是齐继林交代的,您可以不用考虑这个。”

“不,证据重要,但我们具体办案人员有时的灵光一闪更重要,我现在倒是考虑,是否需要让言诚再在孙以德和齐继林身上,过一遍他那个特殊的审讯方法。”

“言诚跟我说过,他的这种方法其实并不是在每个人身上都能起到作用,有些原本就信念坚定之人,以及接受过特殊训练的人,他的那个方法可能就很难奏效。

您想啊处长,孙以德和齐继林二人为了他们的任务,可是连死都不怕,说真的,虽然阵营不同,但我还真有点佩服他们。”

老许沉默了,那俩人此番的行为确实也让他感觉到了一丝心悸。

假如……假如那个组织里都是这种将个人生死抛之身外,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完成所谓的任务的话,他们的工作还真的会十分艰难。

当然可以提前部署一些防守手段,但敌在暗我在明,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时间长了的话,是个人都会有掉以轻心的时候。

而往往这时候就是敌人行动的时候。

唉,还是得把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干踏实了才行啊。

“走吧苏科长,继续审讯,他们是别有用心也好,还是怎么也罢,该走的流程给他走完,既然咱们已经有所怀疑了,那就看看他们这场戏到底要怎么唱下去。”

“好”

……

星期六下午李言诚还专门跑第一医院领了自己这个月的工资。

因为技术等级提升,这个月他领到手的工资是九十一块钱,称得上是一笔巨款了。

唯一让他不爽的一点是,医院这边发福利竟然没他的了,像夏日的降温品,以及劳保用品。

原因就是他现在去进修了没上班,医院的惯例一直就是这样。

给他差点没气个好歹。

倒不是他稀罕那点绿豆和黄糖,还有一条毛巾一块肥皂以及几双线手套。

好吧好吧,他确实挺稀罕的。

现在不给他发了,让他实在是有点恼火。

如果那边也不给发的话,那他也太吃亏了吧?

降温品一年只发一次,劳保可是每个季度都发的,要是两边都没他的,那真的得亏死。

带着这个问题,星期一早上刚到单位,他就急忙跑去办公室咨询。

这一问才知道,他们这种单位压根就没有降温品这一说,劳保倒是有,但是一年只发一次,问原因就是单位没钱,跟医院还有各工厂可没法比。

李言诚这才反应过来为什么现在的人都喜欢去企业上班,而不喜欢进行政事业单位。

这种情况要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末,直到企业改革开始,才算是扭转了这种态势。

因为到那时大家才发现,原来企业是可以破产的,而大家手中的铁饭碗是可以被打破的。

也是这时候大家才意识到,原来在行政事业单位上班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