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盛唐挽歌> 第156章 拯救大兵郑叔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6章 拯救大兵郑叔清(2 / 3)

。只是方重勇不在长安不知道而已。

“所以是圣人让你这个京兆府尹伴驾,然后确认了有人要谋逆?”

方重勇一脸疑惑问道,有点搞不懂郑叔清这是唱的哪一出。

“屁话!现在谁敢谋反!你到底是在想什么!”

郑叔清忍不住大声呵斥了一句,随即哀叹道:

“你是真不懂么?

圣人这是知道左相右相斗得太厉害,所以他就带着皇子们离开长安数十里,然后在终南山脚下,一边修养一边看着朝堂恶斗呗!

这次是右相监国!左相打理长安禁军日常!”

郑叔清没好气的说道。

方重勇微微点头,他也听说了一些事。

自从当年打退吐蕃人之后,张守珪因为军功得宠的关系,收编了很多之前被李林甫拆得七零八落的边缘人物,地方上又有义子安禄山打配合,现在势力颇有些膨胀!

特别是,还收编了张九龄从前在朝中的党羽,已经强壮到可以跟李林甫掰手腕了。

但是左相右相斗权的事情有两面性,因为大唐毕竟是基哥的,而不是左相右相的。

左相说要做什么,右相就说不能做,类似情况耽误办正事,每件事都得基哥来拍板甚至协调矛盾,这就有点让懒于政务的基哥感觉讨嫌了。

而前段时间就是这种状况,张守珪说要开“恩科”,也就是额外招生;但李林甫说没必要开,只是劳民伤财没啥鸟用。

二者斗了一个多月,最后还是李林甫妥协了,在今年基哥寿辰之后开科举,特招一批进士。

杜甫等人进京赶考,便是源自于此,要不然考试还得等明年春天。

这让基哥又回忆起张说在开元初年,跟宇文融争斗得你死我活的往事。斗得厉害不要紧,但是不能影响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基哥的政务原则很清晰。

而现在,精通理财(捞钱)的李林甫类比当年财政类官员宇文融;而精通兵事会打仗的张守珪,又类比当年整顿边镇颇有成效的张说。

类似情况,让李隆基无比厌烦。

基哥弄两只狗来当“首领”,是让他们来办事,并且管理其他狗,并让彼此间互相制约的。

绝不是让这两只狗带着一群狗,来“遛”他这个主人的!

所以基哥的办法也简单:

你们不是喜欢斗么?OK,那我走行不行,让你们斗个痛快吧!

让李林甫掌控大局,但分一部分权给张守珪,让他们两个组队开一局!堪称是“势均力敌”!

基哥不在了,左相右相这两人一定会斗。

只要是斗起来了,最后总有吃亏的,然后等基哥回来以后,再来主持大局就行了。

该打板子的就打板子,该嘉奖的就嘉奖。打累了,就会老老实实办事,至少会老实一段时间了。

平心而论,基哥的谋划,不可谓不妙,虽然有点缺德就是了。

想明白这一茬后,方重勇也不禁感慨:基哥虽然很坏,但在政务上确实是个老手,经验丰富。尤其是在跟宰相斗权的经验上,有着不小的优势!

“所以你送这么厚的礼给我,是为了什么呢?”

方重勇无奈询问道。他当然知道那一对黄金面具不可能便宜,按河西那边的价格,少说也是一万匹上好绢帛一枚。

这个价格,指的是那种“孤本”,只有一枚的那种。

而成对的面具,一般都是男式女式各一枚,且都出自同一个工匠。

价格绝不是两万匹绢可以搞定的!

这是属于西亚那边的顶尖艺术品,可遇不可求。在行家眼里,已经无法估量其价格,全看想要的人开价开多少!

西域跟河西走廊那边,基本上没有人会买这种东西。如果不能拿到长安来卖,那么就做无本买卖,抢到就是赚到,被人杀死就是学艺不精!

作风务实的河西人,没有哪个大冤种会搞这种东西。

方重勇很明白,礼下于人必有所求!郑叔清开出这样的价码,所遇到的麻烦,一定不会很小。

他不可能贸然答应。

“右相已经得到确切消息。左相那边,准备报邢氏被抄家的一箭之仇!而预计的突破口,就是问题最多的京兆府!确切的说,就是某!”

郑叔清亦是无可奈何的叹息答道。

京兆府尹,是一个“狗官辈出”的职务。

但是,它也是中枢朝政的一个重要风向标!

通常,哪个派系的人担任京兆府尹,那么哪个派系就会在朝局中占优。这个道理也好说,京兆府本身就是什么都管,却什么也管不好的机构。

京兆府就像是预警的铃铛一样,虽然不能抓贼,却能很容易看出长安和周边郡县的状态,以及政务运转的好坏。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这四年来,政局相对稳定。李林甫的马仔,也就是郑叔清,稳稳坐在京兆府尹的位置上不挪动,也象征着政局的平衡!

基哥没有换人,也不知道要换谁更合适,李林甫也一直在权利斗争中占据微弱优势!

如今,长安的政局也已经到了“由稳到乱”的临界点了。张守珪为首的左相派系,就是想通过弄掉属于李林甫阵营的京兆府尹,从而打破政局的平衡。

郑叔清只是个开始,也是张守珪那边所有人集火的第一个目标!后续还有什么计划,那不是方重勇这种身份该操心的问题。

总而言之,如果让左相的势力把郑叔清打爆的话,那么到那个时候,估计也是基哥返回长安,并调整宰相权限的时候了。

张守珪变成右相,李林甫反而被贬为左相,然后基哥将他们手里的各种权力拆分以后再重新组合,其实很符合李隆基的心理预期,以及政治斗争的基本规律。

并不会打破这位大唐天子长期营造的权力构架。

也就是说,李林甫或许在这次争斗中,只是会挨上一闷棍,还不至于说伤筋动骨;但作为当事人的郑叔清,却很有可能被人一棍子打死!

更何况老郑这次,还率先干掉了左相那边的鸿胪寺少卿邢璹,“一不小心”成为了拉开政治斗争序幕的急先锋。率先出头率先死,这历来都是各种斗争都适用的铁律。

真要说的话,还算是方重勇把郑叔清拖下水的!

如果要用斗兽棋做类比的话,那么等同于昨日李林甫手里的老虎(郑叔清)吃掉了张守珪的豹子(邢璹)。

现在对方先损了一颗棋子,但也从明转暗,获得了战略主动,而且再也没有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