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便等同于皇帝的命令,在中枢朝廷内部转了一圈后,跟节度使这边的专人对接上了。这样就不会出现边镇出事,皇帝找不到责任人的情况。
不管边镇有什么幺蛾子,皇帝直接找进奏院的专人即可。而边镇一旦出事,传递消息的,同样也是进奏院的负责人。其他人无论怎么传,无论说什么,那都不是“官方消息”。
方重勇的建议,便是请朝廷在长安城内选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先开河西节度使进奏院。
如果试点效果好,那便继续开其他九个节度使的进奏院,推广河西经验。
若是效果不好,撤销这个机构,也不至于大动干戈。
同时,这样操作的话,可以使得各节度使防区内的消息相对保密。更进一步说,皇帝亦是可以绕开中书门下省,直接跟进奏院对接,以此巩固皇权。
不得不说,方重勇这一条建议确实是针砭时弊,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岑参以他从政多年的经验看,这份奏折被采纳的可能性很大。
只是其中会有些不好明言的问题:进奏院的官员,究竟是听节度使的,还是听朝廷的?
如果听朝廷的,在长安为官倒是无所谓。但节度使岂会甘心被人多一道枷锁掐住脖子?必定会百般刁难进奏院的相关官员,从缺钱缺粮,到阳奉阴违,这样进奏院的模式压根就不可持续。
如果不听朝廷,而听节度使的。那进奏院自然是可以得到地方上的全力支持,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可这样一个地方节度使的眼线机构,在长安大摇大摆的活动,朝廷能忍得下去?
当然了,地方节度使坐大虽然是长期趋势,眼睛不瞎的人都能看出来。但目前来看,朝廷调换节度使非常频繁,倒还不至于有这个担忧。
起码目前为止,地方节度使还算不上是军阀,边军将领甚至节度使本人,都可以被朝廷随意调度。
“岑御史很适合在长安担任河西进奏院的进奏使,某会向朝廷举荐。当然了,监察御史之职就没办法担任了。
不过究竟何去何从,还请岑御史自己考虑,某不会强求。”
方重勇不以为意的说道。
“进奏院,是要为节帅办一些机密之事吧?”
岑参不动声色询问道。
“确实如此。”
方重勇微微点头,没有说破更没有否认。
“方节帅,下官有些私密话,要跟方国忠说,但又不能让河西节度使方节帅知道。
您说下官要怎么开口呢?”
岑参压低声音询问道。
“但说无妨,这里没有方节帅。出了这个门,某就不记得岑御史说过什么了。”
方重勇轻轻摆手说道。
“这是颖王李璬交给下官的亲笔信,想给方节帅保个媒。说妻家有女年方十六,很爱慕节帅年轻有为,自愿为妾室给节帅暖床。
便让下官给节帅带个话。
下官不敢怠慢此事,又怕朝廷追究,便提前拆开信看过信了,并无其他要害之事。就算万一有事,某也能替节帅顶罪。
此女乃是独孤礼的十三女独孤氏。
值得一提的是,李璬之妻,乃是独孤礼的十二女。换句话说,就是李璬妻妹。
除此以外,李璬派来的人,也没对下官说什么其他的事情。”
岑参从袖口掏出一封信,交给方重勇,信封已经被拆开了。
方重勇接过信,一目十行的看完,顿时明白李璬到底想干啥了。
有个未出阁的世家贵女爱慕你,你高不高兴,欢不欢喜?
人家不求名不求利,就是看上你了,要跟你上床,你接不接受?
要的话,很好,以后你跟我颖王李璬就是连襟了,那咱们不得亲近亲近?
不要的话,你个渣男不识抬举!你是给脸不要脸,别怪自己名声坏了!
“真是会玩啊!”
看完信,方重勇忍不住感慨叹息了一句。
他原本很好奇当初推裴秀上床的时候,对方居然一点都不反抗。现在看来,跪求被他推倒的世家女,那都要排队啊!裴秀又怎么可能反抗呢!
这年头,世家女不是稀缺资源,年轻的节度使才是!
“岑判官是想跟某说什么呢?”
方重勇一脸无奈询问道。
“节帅,圣人如今的年纪已经很大了。一旦圣人驾崩……天下大乱便在顷刻之间了。”
岑参压低声音说道。
方重勇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岑参说这话,只能证明他的政治素养是合格的,因为这一条不仅他看到了,大唐中枢很多人都看到了。基哥驾崩之日,便是诸多皇子各自联合边军将领,起兵夺嫡之时!
天下岂能不乱?
“不错,岑御史目光如炬。”
方重勇微微点头,没有表态。
“节帅如今身居高位,看似圣眷无边。但圣人一旦不在,那节帅岂不是失去了最大的靠山?
将来节帅要如何自处呢?”
岑参继续询问道。
方重勇沉默不语。
事实上,安史之乱虽然爆发得很突然,但大唐矛盾积压将要内乱,却又是众多臣子的共识。
如果基哥早死几年,大唐也一样会来一场夺嫡之战。皇子勾结边镇节度使“勤王”的戏码,对于大唐子民来说,接受程度比安禄山头铁造反要高多了,到时候至少北方的这些节度使都会参与进来。
而且还很可能一个皇子得到一路边镇支持,一路人马成功夺取长安后,其他各路人马该站队的站队,该挨打的挨打,权力重新洗牌。
“岑御史想说什么呢,别绕弯子了。”
方重勇叹了口气说道。
“下官以为,方节帅要早做准备,有备则无患。
进奏院,恰好是一个可以提前布局的机会。下官能力有限,并不擅长这些,所以还是留在节帅身边办事为好。
李璬的小伎俩,节帅不必理会,可以货比三家再来定夺。
独孤家的小娘子,也不见得是最美的,节帅当然要好好瞧瞧再说。”
岑参壮着胆子建议道,脸上露出暧昧的笑容。他相信方重勇一定明白自己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他们这样的官员,如果站出来造反砸李唐的摊子,则一定没这个意愿和胆量。
但若是有机会混个从龙之功,这些人则跑得比谁都快,比谁都积极!
基哥刁民害朕思维的根源便在于:唐朝自上而下,都不觉得换皇帝是什么大逆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