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议上解决的问题。
“拖。”朱翊钧给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拖,和王家屏在广东装糊涂一样,大明朝廷也装糊涂,也不说行,也不说不行,就硬拖,让朝鲜去猜,猜不出来没关系,大明到时候收拾烂摊子就可以了。
“臣遵旨。”万士和俯首领命。
陛下做事风格从一而终,从来不想做什么四海一统之大君、天可汗、万王之王,陛下就是大明君主,以大明利益优先,大明利益高于一切,朝鲜想道德绑架,白嫖大明军?想都不要想。
其实朝中大臣,对于朝鲜游走在各个部族之间搞出来的攻守同盟非常非常的反感,大明当爹有瘾,给朝鲜当了两百年的爹,给的多了,反而是仇了!
当爹的不给,当儿子的反而开始蹬鼻子上脸,确实该好好训诫一番,让朝鲜王室明白一个真切的道理,大明给的,才是你的,不给,你不能抢。
倭国的军队在集结、对马宗氏在和毛利辉元眉来眼去、大明军从邪马台军港撤军、倭国的船只正在不断地聚集在了毛利辉元的帐下,一切的一切,都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态势在变得紧张。
大明派遣了二十三条三桅夹板舰前往了朝鲜,在经过了长达半个月的时间的寻找下,将所有在朝大明人撤离,战争看起来一触即发。
织田信长对于大明军撤军,是非常非常意外的,其实大明廷臣完全是考虑的太多了,倭国根本就没有那么长远的规划,什么胜负输赢,对于此时的倭国根本不重要,织田信长、毛利辉元、长宗我部元亲、北条氏直、上杉景胜等等倭国主要大名,面临一个二选一的抉择。
因为粮荒,饥荒的危机已经是迫在眉睫,不断地百姓一揆已经搞得所有大名们焦头烂额。
要么选择想办法把武士们消耗掉,一公二民安抚百姓,要么想办法镇压百姓一揆。
在粮价飞涨的同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整个倭国本土,爆发了超过二百次的百姓一揆,这才是所有人能够坐下来谈一谈的基础。
大明是个庞然大物,只要翻一翻身子,就会带来无数的影响,大明开始开海后,倭国沿海地区出现了好多个富裕的港口城市。
这些沿海地区纸醉金迷,消耗着大量的粮食,这也是矛盾的地方,只看这些沿海地区的繁荣,会以为倭国也乘着大明开海东风,扶摇直上九万里了,但分配出现了更严重的问题,吸血的地方多了一个,除了这些沿海地区,其他地方的百姓们已经处于生死边缘。
织田信长以放弃子嗣继承幕府将军为代价,召集了所有大名,在京都共议国是,最终确定了进攻朝鲜的计划,这个计划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打到朝鲜的打算,就邪马台军港一地,就可以消耗足够多的武士了。
织田信长是个很能打的将军,他清楚,邪马台军港,大明不放弃,再多的人填进去,也打不下来。
现在,大明突然就撤军了,而且撤军前还告知了对马宗氏,大明军走了,军备全都带走了,对马宗氏还专门派了二百人进入了军港,确实一个大明军都没有了,撤的干干净净,这意思十分明确了,大明这个裁判离场了,倭国可以放开手脚了。
黑田孝高面色凝重的说道“将军,大明对朝鲜国王的首鼠两端,已经忍无可忍了,因为祖宗成法,不征之国尚在,大明不好直接训诫,才由我们来训诫,将军,这一仗,不能打!”
“为何?”织田信长看向了黑田孝高疑惑的说道“大明军都已经撤离邪马台军港了,你告诉我,不能打?”
航道已经疏通,船帆已经扬帆,号角已经吹响,黑田孝高居然说不能起航。
“因为大明的目的已经昭然若揭、路人皆知了,大明想的是灭倭,而不是束缚。”黑田孝高面沉如水的说道“大明从海上,无法进攻倭国本土,是吸取了当初元世祖的教训,水文让元世祖两次在倭国折戟沉沙,而现在大明要从陆路进攻,朝鲜就是那个脚踏石!”
“一旦我们进攻,就给了大明进入朝鲜的理由,大明实质性的占领了朝鲜,倭国必亡!”
黑田孝高直到现在才搞明白了大明的意图,大明解决倭国问题的从一而终的想法,就是灭倭!
织田信长思索了许久才摇头说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你明白的,能顾眼下已经很不容易了,眼下就是想办法把武士消耗掉,不能让他们在倭国吃粮食了,不是在邪马台军港送死,就是到朝鲜吃粮食,没什么两样。”
“不是吗?蕞尔小国从来没有什么选择的权力,嘉靖中,倭寇频繁入寇,就是生死之仇。”
明白大明的打算又能如何呢?只能在大明的意志下赴死,大明作为天朝上国,缓过劲儿来,这等血仇,不得不报,大明啊,以武立国,建国两百余年,没有一天不是在打仗。
“将军说的是。”黑田孝高思忖了片刻,露出了一个苦笑,他自诩一个聪明人,认为天下万事,都有一条生路,但看来看去,这就是个看似有很多选择,但事事不由己的死局罢了。
大明给倭国的路,就只有死路,唯一破局之道,就是打赢朝鲜,在朝鲜打败大明军,在海上打败大明水师,这是不得不赌的国运!
“大明皇帝其实给了我们另外一条路,那就是大明最近老是谈到的还田令,把土地分给百姓,地主们不得收租过高,田赋降低为一公二民,可倭国的大名们,哪里肯答应呢…而且这还田令,大明都没蹚明白,倭国就更不可能了。”黑田孝高有点无力。
大明皇帝是十分宽仁的,不是没有给生路,可是倭国做不到,别说一个织田信长,就是十个,一百个,一万个织田信长能做到吗?也不可能做到。
“长崎总督府、大阪湾守御千户所,都是什么态度?”织田信长询问着在倭京都地检特搜部的态度。
大明在大阪湾守御千户所驻军,同样在京都有一个衙门叫地检特搜部,守御千户所的军兵一般不会调动,主要是地检特搜部对倭国事进行干涉,在倭京都地检特搜部就像是掌握了兵权的太上皇一样,他们的态度很重要。
“没有态度。”小姓森兰丸俯首说道“总督和守御将军在装糊涂。”
大明的读书人是很擅长装糊涂的,一问就是什么事儿,我不清楚,我给你问问,不明确表态,闯出天大的祸来,跟他们没有关系。
“那就准备进攻吧。”织田信长吐了口浊气,命运的齿轮从这一刻开始转动,他不知道未来会如何,只知道,再拖下去,就真的没有未来了。
黑田孝高没说,